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指,科學家利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進行實驗,成功短暫將鉛原子轉化為金原子,形成點石成金的現象。
LHC為巨型粒子加速器,可使用超高速將原子碰撞在一起。科學家成功找出方法,可從鉛原子中分離出三種稱為質子的微小粒子,將它們變成金原子。
科學家團隊觀察到鉛轉化為金的真實過程,發現轉變並非來自直接碰撞,而是原子周圍強大的電磁場會導致它們變成不同元素。
團隊在2015年至2018年的實驗期間,創造大約860億個金原子。但如果把所有金原子加起來,重量只有約29皮克,不到萬億分之一克。
按上述產量計算,人們即使要製作一件微小珠寶也需要數萬億倍的材料。
機器每秒可產生約8.9萬個金原子,但每個原子僅存在極短時間就會分裂。這台機器最近經過升級,產出的黃金數量幾乎增加了一倍,但要投入實際用途仍有一段距離。
而且這些金原子的壽命極短。由於金原子的能量極大,會立即撞擊LHC的束管或準直儀等部分部件,幾乎立即分解成質子、中子和其他粒子。因此黃金的存在時間可謂轉瞬即逝。
不過團隊發言人Marco Vanuwen指,探測器可處理產生數千個粒子的正面碰撞,亦可處理一次只產生少量粒子的小型碰撞,形容上述發現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