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形容通關安排來得正好 目標短時間內全面通關

今日(8日)是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首日,行政長官李家超與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和海關關長何珮珊,一同巡視落馬洲支線口岸於早上的運作情況。

李家超指,整體出入境情況暢順,市民都能順利和有序過關到內地。他表示,能夠看到市民生活逐漸回復至疫情前的正常生活,「感到非常欣喜」。

農曆新年將至,李家超形容今天通關的安排「來得正好」。在他巡視口岸期間,亦有向出境市民了解他們對通關安排的看法,知道他們整體感覺是愉快和暢順。他稱:

出行市民臉上的笑容,對我和一眾連日來為通關作準備的同事而言,實在是一種莫大的鼓舞。

李家超表示,非常感謝廣東省與深圳市政府和口岸辦的全力支持,亦十分感謝團隊和政府各部門的同事,連日來馬不停蹄準備通關事宜,令第一階段通關得以順利展開。他指當局將會持續審視各個口岸的通關安排,並適時作出檢討,目標是:「逐步、有序地於短時間內,達至全面通關!讓市民生活回復豐盛!」

港府最快今公布通關安排 港商冀能助振本港經濟

據悉,港府最快今日(4日)公布中港兩地通關安排,消息指落馬洲口岸將於首階段通關率先開放,港澳碼頭、中港城碼頭、文錦渡客運口岸亦可能納入首階段通關之列,惟羅湖口岸、高鐵西九龍站則可能於稍後才重新開放。通關初期或採取「北上南下」機制,每日各設最多5萬個配額,以先到先得方式在網上進行登記。

商界大多對通關表示期盼,疫情前以內地人為目標顧客的港企在疫情期間業務幾乎停擺,惟兩地通關後,消費能力和意慾都強的內地客戶群或現「報復式旅遊」。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常務會董許華傑明言,本地餐飲、零售、旅遊、酒店業等將首先獲益。

從事葡萄酒銷售生意的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會長麥美儀亦稱,儘管通關會為香港帶來未能預計的醫療負擔,惟飽受疫情煎熬的港企「目前最想、最先要的是生意」,因此希望政府「先救我們」。麥預計通關後她的業務在2023年會有2至3成的按年增長。

香港工業總會回覆本報查詢時指,通關能讓港商親身到內地經營業務和靈活調配人手,讓企業強化內地業務和發展內銷市場,且希望在通關後,重啟讓兩地商界人士能夠親身出席和交流的活動。許華傑亦表示,疫情期間本港會展業雖然能透過「虛擬展覽」(Virtual Exhibition)與世界各地的商界代表交流,惟不論任何行業,「實體、能親身眼見當然最好」。

港府據報最快周三交代中港通關安排 傳首階段或開放落馬洲口岸、惟高鐵無份

港府爭取1月8日與內地通關。據本地傳媒引述消息指,政府最快周三(4日)交代通關安排,首階段僅開放部份岸,傳傾向開放落馬洲口岸。據指,高鐵及接駁落馬洲至皇崗的皇巴士不包括在內。

報道指,羅湖則因重建工程未完成,未必趕及中港開通首日運作。而其他口岸,包括深圳灣、文錦渡、港珠澳大橋往珠海等的直通巴士安排仍在討論中。

報道指,港府傾向稍後逐步有序開通高鐵,主因內地將迎來春運,開放高鐵涉及內地多個省巿車站,售票安排較為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