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據報將收儲鈷、銅等金屬 充實國家戰略儲備

彭博社引述消息指,中國計劃今年增加對關鍵工業金屬的戰略儲備,在能源轉型需求增加、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之際,此舉意在確保關鍵礦物供應的可靠性。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計劃收儲的金屬中包括鈷、銅、鎳和鋰。中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已對部分金屬品種進行詢價及招標。

發改委沒有回覆彭博社查詢。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本月早些時候在向全國人大會議提交的報告中提到了這一計劃,稱中國將「加快落實戰略物資增儲年度任務」。

中國政府的收儲主要着眼於在供應短缺時有能力滿足需求,不過儲備庫存也可用於調節供應和穩定價格。雖然政府偶爾會宣布一些收儲計劃,但時間和數量等細節通常不對外公開。

另外,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周四(20日)簽署行政命令,動用緊急權限以提高國內廣泛使用的關鍵礦物乃至煤的產量,降低進口依賴兼抗衡中國幾乎壟斷這個產業的地位。

報道指,這是特朗普為增加美國能源和礦物產量採取的最新舉措。

外媒:鋰成為澳大利亞「新黃金」

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2022年12月31日報道稱,鋰已成為人類社會向清潔能源轉型的重要原料。它被用於製造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以及家庭備用電源,或在風能、太陽能發電廠中儲存過剩電能的固定電池。澳大利亞是當今世界最大的鋰來源國:它是全球鋰開採量最多的國家和第一大出口國。

報道稱,鋰是一種越來越珍貴的資源,並且正在成為澳大利亞的「新黃金」。

在澳大利亞工業、科技部發布的一份關於原料和自然資源貿易情況的報告中,澳大利亞政府詳細介紹了鋰(及其他原料)市場的現狀和前景。該報告指出,2022/2023財年澳大利亞鋰出口收入將超過160億美元,是上一年出口額的3倍多,幾乎是2020/2021財年出口額的15倍。

鋰已成為該國出口中第六重要的原料,出口額超過原油,位於黃金(出口額約為267億美元)之後。

報道稱,着眼未來幾年的預期顯示,澳大利亞的鋰出口額將超過黃金。在本財年,鋰將佔澳大利亞商品出口總額的3.5%。

報道指出,澳大利亞2023年的黃金出口預期將有所下降,回落到與2021年相近的水平。與此同時,由於對鋰電池的需求不斷增長,鋰出口將繼續增長(儘管增速將低於今年)。

澳大利亞預計,未來兩年,鋰需求將增長40%以上,2024年將達到109.1萬噸碳酸鋰當量(L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