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團隊研發全水相微型機器人 有望用作人體標靶藥物遞輸工程

香港大學與美國勞倫斯伯克萊國家實驗室共同研發出全水相微型機器人,機器人全體內外均由水構成。研究團隊希望全水相機器人能引領生物醫學落地應用,包括人體標靶藥物遞輸及組織工程。研究已在《ACS NANO》發表。

目前絕大部分軟體機器人由硅膠或橡膠等具彈性的軟固體材料製造而成,變形幅度為一個主要局限,難以對應其自然生物系統。港大機械工程系岑浩璋與美國勞倫斯伯克萊國家實驗室的教授Thomas P Russell 團隊,結合全液體三維打印技術和雙水相界面自組裝技術,研發出微米級類血管結構的全水相微型機器人「Aquabots」,可突破目前研發軟體機器人所面對的技術瓶頸。

研究團隊指出,有關構想是通過材料組裝在界面上來鎖住液體的形狀;液體的形狀可通過外力任意塑造,或以全液體三維打印,在空間上排佈組裝體。全水相分離可產生微米級多分區的類生物結構,而隔膜表面,可結合酶、具催化作用或磁性的納米微粒等,令機器人功能化,並可將藥物應用於人體內。

團隊指出,機器人全體內外均由水構成,較易於功能化實現生物相容性,有望應用於生物體內。而機器人具超軟特性,可穿越狹窄彎曲的幽閉空間,實現特定化學功能化,以利於獲取和遞送材料。

研究團隊相信全水相機器人能引領生物醫學落地應用,包括人體標靶藥物遞輸及組織工程,目正嘗試將水凝膠自組織到全水相機器人以實現完全可逆的形狀變化。」岑浩璋和Russell補充,接下來會尋找全水相機器人體系中可具體實踐的額外功能與重要特徵,正採用水溶性導電高分子,組裝以電子導電的全水相機器人,其技術可結合應用於其他微流控和機器加工方式,例如構建生物電子電路和邏輯離子篩選管道。

內地女博士生臉部及眼角膜遭化學灼傷 港大理學院檢討實驗室指引

香港大學實驗室發生化學灼傷事故,據社交媒體帖文指,上周二(6日)1名港大化學系博士生涉及「實驗失當」令一個燒瓶炸開,瓶中化學物料濺傷在場1名內地女博士生臉部,造成嚴重化學灼傷,恐面臨「永久性視力受損和毀容」。港大回應時證實學生眼角膜受損,多處皮膚一級灼傷,但澄清其視力無受損;而理學院會檢討實驗室指引。

據Instagram「hkuchem.injury」帖文指,事發當日在港大化學樓4樓實驗室,1名蔣姓內地博士生進行實驗期間,導致一個裝有高濃度氫化鈉的燒瓶炸開,化學品料噴灑至2、3米外,擊中旁邊1名女博士生臉部,帖文描述傷者頸部以上範圍「嚴重化學灼傷」,眼角膜受損流膿,需要最少1年康復期,甚或面臨「永久性視力受損和毀容」。帖文更以「化學部主管C姓教授」疑似影射港大化學系系主任支志明,指他試圖隱瞞事件,沒有上報學校。

港大今日(12日)回覆時證實當日有博士生在實驗室被化學物料濺傷,港大理學院對事件高度重視,惟指帖文多處失實,澄清化學系已按機制呈報及調查事故,絕無隱瞞事件;理學院及化學系會檢討實驗室指引及加強使用者安全意識培訓,避免同類事件發生。

學系亦一直密切跟進傷者治療及復健,包括在事發當日安排職員到急症室,並引述醫生指傷者視力無受損,職員隨後陪同她到專科跟進治療,並請其他學生協助照顧傷者生活需要,期間指導教授請她毋須擔心經濟及學業問題;涉事同學也曾在研究小組成員陪同下探望傷者並致歉。校方指,傷者已聯絡其指導教授稱對帖文感困擾,指其瞳孔無恙,但眼角膜受損,加上臉、頸有幾個部份及右耳有一級灼傷,需時康復,盼外界不要就事件揣測,讓她專心養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