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恒指高低波幅達一萬點,中資股經歷中概股除牌風波、內房寒冬以至疫情防控政策逆轉,股價大起大跌。香港經濟雖然陷入衰退、樓價首11個月累跌14%,但大型港資企業經營環境仍較穩定,港資地產股股價相對穩定之下,香港地產傳統大孖沙今年身家變幅齊齊跑贏樓價和恒指大市。
「新香港富豪」身家大縮水 傳統大孖沙抗跌力強
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的實時估算數據,寧德時代(深:300750)曾毓群仍被歸類為香港首富。電動車股投資熱潮冷卻,執掌全球電動車電池龍頭的曾毓群也難逃財富縮水,年內身家跌39%,為香港十大富豪之中,受傷最深,但依然能以325億美元,續任「香港首富」。
十大富豪榜上,另一位「新香港人」代表的邁瑞醫療(深:300760)行政總裁徐航財富縮水逾兩成。
傳統香港富豪之中,地產大孖沙年內財富變化不大,李嘉誠家族以244億美元續排第二,年內身家跌幅只有3%。新世界 (00017) 鄭家純、恒地 (00012) 創辦人李兆基、九倉置業 (01997) 吳光正、新地 (00016) 郭炳聯和新炳江雖然財富都有縮水,但跌幅都少於今年首11個月樓價跌13%。
呂志和成大贏家 加息拖累嘉道理
澳門今年雖然爆發3年來最嚴峻疫情,賭場一度停業,但年末賭牌成功續期,憧憬中國重新開放,銀娛 (00027) 主席呂志和成為大贏家,估算身家增加18%。
米高嘉道理則成為年內身家跌幅較深的傳統香港富豪,估算身家跌16%,其旗艦企業中電 (00002) 年內受加息和海外業務拖累,股價累跌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