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中美關係緊張對股市直接影響料有限 限制高端芯片發展將窒礙中國半導體行業升級

美國早前更新售賣侵權產品的2022年「惡名市場」名單,微信及淘寶均上榜。摩根士丹利報告指,中美關係趨緊張,或會引起短期市場波動,但對股市的直接影響料有限,故該行未有改變對中國股市的樂觀看法。

大摩稱,中資股估值相對新興市場股市仍然吸引,而且中國疫後經濟復甦料可帶動今年企業盈利有逾15%增長,而且未來6至12個月中美關係趨穩定的可見度高,故短線市場波動影響不大。

美國潛在的投資禁令,對中國資本結構短線只有輕微影響,因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投資,於2018至2021年只佔中國外商直接投資(FDI)約0.5%,長遠中國可通過利用其製造業生態系統(如電動車及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力及持續結構性舉措,抵銷生產力下降的溢出效應

大摩認為,投資海外的禁令是保障科技領導地位的主要防禦政策,相信中美兩國的行業競爭將會擴大,而供應鏈分散的趨勢意味資本開支將呈結構性增加。

中國以外的亞洲科技企業將因此受惠

從下而上的投資策略來看,中美關係緊張的影響有限,但限制高端芯片發展將窒礙中國半導體行業升級,意味投資回報率將下降,而中國以外的亞洲科技企業將因此受惠,特別是存儲空間(memory space),因資本密集度降低、可持續回報更高及競爭減少帶來股票重新估值的機會。

隨本土化加速,內地軟件行業也可能受益。現時美國禁令未有涉及醫療保健及汽車行業,但基於美國在相關行業的投資相對大,故兩大行業亦值得關注。

英國學者用《三體》比喻中美 達沃斯主持人也聽得懂

中國科幻《三體》有幾出名?外國人也一講就知!英國歷史學者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以劉慈欣名著《三體》內的來形容中美關係,稱美國正試圖阻止中國發展科技。對於弗格森引用《三體》,旁邊達沃斯論壇主持人似乎也一聽就懂,附和起來。

《中國日報》微信公眾號文章稱,日前達沃斯論壇上,弗格森借中國科幻小說《三體》來形容中美關係,稱美國對華技術遏制「類似於三體人想阻止地球人技術進步」。

弗格森稱,世界正在經歷「第二次冷戰」,「美國有一個技術遏制戰略」,「有點像《三體》中三體人試圖阻止地球的技術進步」,「這正是美國試圖對中國做的事情」。

(…the United States has a strategy of technological containment. It’s a bit like in the Three Body Problem where the Trisolarans try to hold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 of Earth. That’s exactly what the US is trying to do to China.)

《三體》書中,三體文明利用「智子」封鎖了地球基礎物理前進之路,試圖以此阻止人類發展,以便最終佔領地球。

弗格森旁邊的主持人顯然也知道《三體》:「《三體》是年度中國科幻小說」。弗格森也推薦:「所有人都應該看。」

另外,弗格森還進一步指出,「第二次冷戰」將變得越來越清楚和真實,全球未來在硬件領域劃分為兩個區塊,一個是歐亞大陸區塊,而西方對俄制裁正加速這一區塊的形成,另一個是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區塊。

《三體》是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長篇小說,2006年開始在內地《科幻世界》雜誌連載,2008年正式集結成書出版。兩部續作《三體II:黑暗森林》及《三體III:死神永生》亦分別於2008及2010年出版。三部曲其後全部翻譯成英文在國內出版。

《三體》除了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在2015年也曾拿下「科幻奧斯卡」,美國雨果最佳小說獎。劉慈欣因此被喻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提升至世界級高度。《三體》改編內地電視劇目前正在播出,Netflix版本的《三體》劇集預料今年亦會播出。

劉鶴耶倫會談 內媒:展現中美關係被忽視的這些部分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周三(18日)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瑞士蘇黎世達沃斯論壇期間舉行會談。新華社指,雙方圍繞落實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重要共識,就全球和兩國宏觀經濟金融形勢、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等進行了專業、深入、坦誠、務實的交流,會談富有建設性。《環球時報》認為,是次劉鶴與耶倫會談,傳遞出了中美需在金融經貿領域合作的明確信號,展現了在美國當前的對華「競爭」敘事中,被刻意忽視或者輕描淡寫的部分。

耶倫今次在訪問非洲前,繞道瑞士,與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劉鶴會談。這是兩人在先後3次視頻通話後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也是新年以來中美高官首次會晤。另據美媒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準備於2月5日訪問中國,會成為美國近5年來首位訪華國務卿。

劉鶴與耶倫會談期間,雙方認為,加強宏觀政策溝通協調,共同應對經濟金融等領域的挑戰,有利於中美兩國和整個世界。中方表達了對美國對華經貿和技術政策的關切,希望美方重視這些政策對雙方的影響。耶倫也表示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訪問中國,中方則對此表示歡迎。

《環球時報》社評稱,中美在新年伊始呈現出相對積極新面貌,對於陰雲密佈的2023年世界經濟與安全形勢來說,就像一場及時雨。

環時指出,耶倫跟劉鶴此次會面,傳遞出雙方需要在金融經貿領域合作的明確信號,也展現了在美國當前的對華「競爭」敘事中,被刻意忽視或者輕描淡寫的部分;事實上,儘管雙邊關係遭遇巨大的困難,但2022年依然成為中美貿易額創紀錄的年份,而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加強經濟金融政策的協調,推進兩國經貿領域合作,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責無旁貸,這也是中美兩個大國肩頭上沉甸甸的一份責任。

文章稱,美國大部分民眾對地緣政治競爭無感或冷感,因為說到底,不管哪兒的老百姓都要過日子;美國仍沒有擺脫高通脹的挑戰,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中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後,正將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拼經濟上來;如果不摻雜政治因素,中美的互利合作面不僅沒有變小,反而變大了。

文章表示,有的時候,我們也能感受到美方有想改善對華關係的意願,但還沒等到它拿出什麽實質性行動,就可能從華盛頓跳出一個人或者搞出一件事,把雙方好不容易達成的相關緩和又給拽回去了;盤踞在華盛頓的激進政治力量,已經成為中美關係面臨的巨大不確定性;中美關係處在一個僵局點,不能再往後退,那裏是可怕衝突的萬丈懸崖,但往前走又受阻於華盛頓的意願強度和行動能力;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對於雙邊貿易額超過7000億美元的中美關係來說,不能滿足於只要不打仗就行,華盛頓需要也應該做的,還有很多。

副外長謝鋒談中美關係:中美應相互尊重 努力使合作清單越拉越長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今日(16日)在一場論壇上談及中美關係時說,和平共處是中美必須堅守的底線。中美應彼此承認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不同,應相互尊重,而不是試圖改變對方制度,雙方應努力使合作清單越拉越長。

謝鋒今日在2023宏觀形勢年度論壇暨第四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談到中美關係時,他說,中美合則兩利、世界受益;鬥則俱傷、全球遭殃。

他表示,相互尊重是中美交往互動的前提。中美應承認彼此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不同,尊重這種不同,而不是試圖去改變甚至顛覆對方的制度。

謝鋒強調,和平共處是中美必須堅守的底線。中美一旦衝突對抗,無論是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科技戰,最終將損害中美兩國和世界各國利益。把中國定義為「最重大的地緣政治威脅」,搞針對中國的「小圈子」,效仿當年遏制前蘇聯那套來打壓中國,通過「印太戰略」等地緣政治來圍堵中國,注定是徒勞的。

謝鋒談及合作時說,合作共贏是雙方應當爭取的目標。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在雙多邊領域存在廣泛共同利益,可以合作、應該合作的事情很多,雙方應努力使合作清單越拉越長,而不是越縮越短。

謝鋒還說,元首外交是中美關係的「指南針」和「定盤星」,對兩國關係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戰略引領作用。2021年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已6次會晤、通話。中美要全面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習近平在深刻總結歷史發展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指明了中美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他還表示,拜登多次向習近平重申,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工具遏制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阻止中國科技進步,無意圍堵中國。中方重視這些表態,要求美方付諸行動、落到實處。

秦剛撰文華盛頓郵報:中美關係穩定攸關星球命運

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卸任,奉調回國接替王毅出任外交部長之際,在美國《華盛頓郵報》撰文,指出中美關係穩定攸關我們這個星球命運。秦剛提及,自己駐美期間遊走22州,美國人民令他印象深刻,自己在新崗位上仍會堅持推動中美關係發展。秦剛表示,中美不能讓偏見和錯誤認知,導致兩國偉大人民對抗衝突,雙方應在兩國元首戰略指引下,找到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繁榮的正確相處之道。

秦剛以中國外長身份,美國時間周三(4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穩定的中美關係攸關我們星球的前途命運》(The planet’s future depends on a stable China-U.S. relationship)署名文章。全文譯文如下:

美國詩人艾略特(T.S. Eliot)曾經寫道,終點即是我們的起點。我於本周離開美國,開始人生新征程,然而時時縈繞在我腦海裏的仍然是在美工作生活的幅幅畫面。

我走訪了美國22個州,發現了華盛頓之外不一樣的美國。在播撒希望的春天裏,我到訪習近平主席2012年曾訪問過的艾奧瓦州金伯利農場,試駕農業拖拉機,品嚐當地農產品。在收獲果實的秋天裏,我又走進密蘇里州大豆和玉米農場田間地頭,在那裏,美國農民的質樸和好客深深打動了我。我也感受到中美農業合作不僅有利於兩國,也有利於減少全球糧食供應的不穩定性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沉浸式中文學校,我客串了一把中文老師,該校一名學生最近還獲得「漢語橋」(Chinese Bridge)世界小學生中文秀全球總冠軍。在俄亥俄和加州的工廠裏,美國工人告訴我這些中國投資的企業為他們創造了就業,他們及其家人的生活有了可靠保障。在加州長灘港和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港,我看到了堆積如山的往來中美的集裝箱,切身體會到中美經貿高度依存,「脫鉤斷鏈」並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在聖路易斯市紅雀隊主場,我為棒球比賽開球,紀念南京和聖路易斯建立第一對中美友好城市43周年。我還與美國朋友們一起慶祝大熊貓抵美50周年。

這樣美好、生動的場景還有很多很多。駐美經歷是我作為一名外交官的難忘記憶,也將是我一生的寶貴財富。在新的崗位上,推動中美關係發展仍將是我的重要使命之一。

在我赴任中國駐美大使之時,中美關係面臨複雜困難局面,兩國對話交流機制幾乎全部中斷停擺,中國企業被無理制裁打壓,加上疫情的影響,雙方人文交流受到嚴重阻礙。中國常被視為美「最嚴峻競爭者」。

作為駐美大使,我的使命就是促進中美各領域交流合作,努力推動雙邊關係穩定、改善和發展。推進關係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我與美聯邦政府官員坦誠溝通,保持順暢的工作關係,妥善處理包括台灣問題在內的棘手難題,推動重要領域交往合作取得進展。

我與80多位美國會參眾議員會面晤談,相互傾聽、表達各自的立場和關切,哪怕對方是知名的對華「鷹派」。我與美戰略界深入交流,希望共同思考、推動重構一個穩定、可預期、建設性的中美關係框架。我廣泛會見美工商界代表,深切感受到他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和對華合作的願望。我造訪美國各大學,並幫助因疫情受阻的美國學生回到中國。我多次接受美國媒體採訪,雖然時有交鋒,但我感謝他們願意傾聽中國大使的聲音,了解中方的立場和主張。

我離開美國時更加堅信,中美關係的大門已經打開,就不會關上。我也更加堅信,美國人民和中國人民一樣,都是心胸寬廣、勤勞友善的人民,而一個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攸關兩國人民和我們星球的前途命運。

中美關係不應該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寬廣的地球足夠容下中國和美國各自發展、共同繁榮。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非挑戰。我們不能讓偏見和錯誤的認知導致兩國偉大人民之間的對抗衝突。雙方應在兩國元首的戰略指引下,找到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繁榮的正確相處之道。

這並非坦途,需要中美兩國各界共同不懈努力,但歷史將證明我們今天的努力和付出是必須而且值得的。

回國之際,我將珍藏在美的珍貴回憶。詩人艾略特還曾寫道,抵達終點意味著新的出發。我相信,中美關係也終將回歸正途並不斷前行。

秦剛與布林肯通電話 討論中美關係及保持開放溝通渠道

新任中國外交部部長秦剛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秦剛表示,期待與布林肯繼續保持密切的工作關係,促進中美關係的發展。

秦剛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很高興在任職駐美大使期間,與布林肯舉行了幾次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會談,「期待與他繼續保持密切的工作關係,促進中美關係發展。」

布林肯也在社交平台表示,與即將離開華盛頓的秦剛通電話,雙方討論了中美關係,以及維持開放溝通渠道的議題。

現年56歲的秦剛上周五(12月30日)獲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任命,接替王毅出任外交部部長。

他在外交部網站致辭說,將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全力保障中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權益。

王毅:中美之間脫不了鈎 尋求合作是必需不是選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5日指出,事實一再說明,中美之間脫不了鈎,斷不了鏈。新形勢下,中美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渲染競爭有百弊而無一利,尋求合作是必需而不是選擇。他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不可逾越的紅線。展望2023年中國外交,王毅表示,要落實中美元首達成的共識,爭取中美關係校準並重回正確航向。

25日上午,王毅以視頻形式出席2022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並發表演講。談及反對陣營對抗和零和博弈,維護大國關係戰略穩定時,他表示,世界要好起來,大國要作表率。大國如何相處,攸關人類前途。中國從對世界、對歷史負責的高度,積極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格局。

堅決抵制美錯誤對華政策

王毅說,我們堅決抵制美錯誤對華政策,推動探索中美兩個大國正確相處之道。面對美方執意對華圍堵打壓挑釁,致使中美關係陷入嚴重困難,中方採取堅決行動,反制強權霸凌,同時開誠布公溝通,指明正確方向。習近平主席兩次應約同拜登總統通話,在巴厘島舉行三年來中美元首首次面對面會晤,剖析中美關係實質,劃出中方底線紅線,強調應摒棄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思維,確立對話而非對抗、雙贏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調,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正軌。兩國元首進行的坦誠深入溝通富有建設性戰略性,雙方都重視中美關係的世界性意義,都強調探索確立中美關係指導原則的重要性,都希望雙邊關係盡快止跌回穩,都同意有效管控分歧、推進務實合作。拜登總統再次重申「四不一無意」承諾,並進一步表示美方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工具遏制中國,美方也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鈎」,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

中美共同利益不是減少而是更多

王毅強調,事實一再證明,中美之間脫不了鈎,斷不了鏈。新形勢下,中美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渲染競爭有百弊而無一利,尋求合作是必需而不是選擇。我們敦促美方信守承諾,把拜登總統所作積極表態付諸行動,停止對華遏制打壓,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我們要求美方改弦更張,樹立客觀理性的對華認知,奉行積極務實的對華政策,共同為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搭建「四樑八柱」,夯實「堅實地基」。

中國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

王毅指出,中國不畏強權霸凌,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他說,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不可逾越的紅線。針對美國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嚴正警告,執意竄訪中國台灣地區,我們堅決鬥爭、堅定反制,有力打擊美國反華分子和「台獨」分裂勢力氣焰,充分彰顯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的堅定意志。1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支持認同。100多個國家的政府、政黨、議會和多個國際組織公開表態,理解支持中方維護國家主權的舉措。佔世界人口80%以上的國家同中國站在一起,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更加鞏固。

2023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六大任務

一要更好服務保障元首外交和中心工作

◆緊密對標黨和國家中心任務,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全力防範化解重大外部風險挑戰。

二要統籌拓展全方位外交布局

◆夯實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爭取中美關係校準並重回正確航向,推動中歐關係行穩致遠,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

三要不斷匯聚全球治理最大公約數

◆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大力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為依託,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為全球發展和安全事業形成更多共識、匯聚更大力量、採取更多行動。

四要積極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

◆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總結成就、擘畫藍圖,讓這條造福世界的「發展帶」和「幸福路」更加寬廣。因應疫情防控新形勢,為中外人員往來提供更多便利,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

五要築牢捍衛國家利益堅強防線

◆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同一切企圖遲滯甚至阻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勢力開展堅決鬥爭,牢牢掌握我國發展和安全的戰略主動權。

六要提升國際傳播力和話語權

◆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故事,不斷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道路理念制度的理解認同。

談中國外交熱點問題

中俄關係堅如磐石

◆中俄兩國深化睦鄰友好合作,全面戰略協作更加成熟堅韌。一年來,中俄堅定支持彼此維護核心利益,政治和戰略互信更加鞏固。面對個別國家重拾冷戰思維,製造「民主對抗威權」的偽命題,中俄同各國一道,堅定不移推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堅定不移反對霸權、抵制新冷戰。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上的中俄關係堅如磐石,不受干擾挑撥,無懼風雲變幻。

堅持中歐友好合作

◆中歐合作關乎全球格局穩定和亞歐大陸繁榮。友好是中國對歐政策的主基調,合作是中國對歐政策的總目標。我們樂見歐洲加強戰略自主,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期望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中歐貿易投資逆勢增長,一系列重大項目相繼建成,充分說明中歐是夥伴不是對手,是機遇不是威脅。我們願同歐方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基礎上繼續妥處矛盾和分歧,加強戰略對表和務實合作,攜手打造亞歐大陸穩定錨、發展繁榮新高地。

危難之際祖國一定接你回家

◆烏克蘭局勢突變之際,黨中央、國務院高度牽掛在烏同胞安危。習近平主席多次過問,要求全力確保中國公民的安全。外交部第一時間啟動領保應急機制,實施緊急撤僑行動,在戰火紛飛中安全轉移5,200多名中國公民。我們妥善應對了世界上一系列緊急事態,及時發布安全提醒,撤離高風險地區僑民,全力營救遭綁架人員。我們用實際行動告訴身在海外的每一位同胞,縱有萬里歸途,危難之際祖國一定接你回家。

王毅談2023外交六大任務:積極對外開放 維護供應鏈穩定暢通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今日(25日)表示,明年要統籌拓展全方位外交佈局,深化中俄戰略互信和互利合作,爭取中美關係校準並重回正確航向,亦提到為中外人員往來提供更多便利,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據澎湃新聞,王毅在2022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上表示,2023年是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確立的方針,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格局。

他提到,要更好服務保障元首外交和中心工作。明年元首外交將掀起新高潮,主場外交也將亮點紛呈。

爭取中美關係校準

要統籌拓展全方位外交佈局。深化中俄戰略互信和互利合作,夯實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落實中美元首達成的共識,爭取中美關係校準並重回正確航向。密切中歐高層往來和戰略溝通,推動中歐關係行穩致遠。

要不斷匯聚全球治理最大公約數;積極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

他提到,疫情防控在取得重大成果基礎上,面臨新形勢,進入新階段,有必要為中外人員往來提供更多便利,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培育全球發展的新動能。

提到「堅決鬥爭」

要持續築牢捍衛國家利益堅強防線。旗幟鮮明反對一切霸權霸凌霸道,抵制任何單邊保護行徑,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同一切企圖遲滯甚至阻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勢力開展堅決鬥爭,牢牢掌握中國發展和安全的戰略主動權。

最後,要着力提升國際傳播力和話語權,不斷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道路理念制度的理解認同。適應數碼化、全媒體的新發展,讓真相傳得更廣,讓謊言無處遁形。

「六四」後修復中美關係 求同存異成主調

「六四」事件是江澤民政治生涯的轉捩點,他因執政上海時有平息示威的經驗而被任命為總書記。但他上任後即面臨嚴峻的外部危機——如何修復瀕臨破裂的中美關係?江任內5次訪美,也接待過到訪的克林頓和小布殊,使處理分歧、求同存異、「鬥而不破」逐漸成為中美交往的主調。

中美關係的修復緩慢且困難,從最惠國待遇到人權,從貿易逆差,到知識產權,從地區安全到核不擴散,從西藏及台灣問題,雙方爭論不斷。直到克林頓1993年入主宮,雙方在這些問題上,才逐漸形成鬥爭但不對抗的共識,江當年年底首次訪美,與克林頓在西雅圖的正式會晤,也是六四後的中美領導人首次晤談,江提出不應干涉別國內致、各國有權符合本國情況的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這次交流被認為坦誠,且具建設性,一定程度打破了雙方的隔閡。

翌年,克林頓就簽署了行政命令,宣布延長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並提議將貿易與人權問題脫鉤。他還表示與中國擴大交往、擴大貿易、擴大在國際上的合作,攜手建立一個長期的戰略關系。同年年底,兩人又在印尼的APEC峰會上再次會晤,江提出共同確立指導中美關係的五項原則,包括著眼於世界大局,以更長遠的觀點處理兩國關係、充分利用各自經濟的優勢和特點,在平等互利基礎上推動合作,以及加強兩國在國際事務、國際組織中的磋商與合作等。

然而,中美關係在1995年後者同意邀請李登輝訪美後再亮起紅燈,台海一時戰雲密佈,中美雙方也首次互相召回使節。江與克林頓舉行了第3次會晤,表明了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問題,不希望兩國關係受此干擾。克林頓同意穩定、開放的中國,符合美國的利益。此事也成為中國入世的契機。

在經歷台海危機的動蕩後,1997年中美關係整體上出現了明顯改善勢頭,江在談到箇中曲折時指,雙方經歷了一些挫折,但總的來說還是向前發展的。 他特別強調出現兩個「明顯」—兩國關係的氣氛明顯改善,發展兩國關係的有利條件明顯增多。之後,兩國領導人展開了幾次互訪,而互訪活動亦走向正常化。

兩國關係在克林頓後期及2001年小布殊上台後進入了「調整期」,這期間發生了轟動全球的炸館和撞機事件,但兩國以有智慧的方式化解了危機,並延續著競爭中帶合作的相處模式。江當年年底在上海接待了到訪的小布殊,就雙邊關係、反恐達成一系列共識,他也再次提出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的主張。翌年,雙方又以工作訪問的形式進行了互訪,布殊在家中親自招待江澤民夫婦,舉行了一次被外界稱為「促膝談心」般的正式會晤。

江澤民在修復中美關係上的建樹,既令中國走出面臨西方制裁封鎖的局面,也奠定了兩國長時間合作的基調,直接促成了改革開放成功和中國經濟的起飛。

中國外交部:鼓勵擴大中美兩國各領域人員交往

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後,兩國各方面交流出現回暖跡象,中國外交部稱,願促進兩國人文交流和民間往來,為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築牢民意基礎。

據澎湃新聞報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今日(24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美人文交流十分重要,要鼓勵擴大兩國各領域人員交往,這是中美兩國元首在峇厘島會晤時達成的重要共識。

她說自己注意到,曾參與中美乒乓外交的美國運動員在活動中表示,希望人們交流和民間往來繼續為兩國關係發展增添正能量。猶他州楊百翰大學藝術團的團員也表示,與中國和中國人民之間不斷延續的友誼已經成為生命中最珍貴的部分。

毛寧指出,中美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但這不是兩國人民相互信任、構築友誼的障礙,更不是中美關係發展的障礙。中方願同美方一道努力落實好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促進人文交流和民間往來,為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築牢民意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