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濤:美極限施壓 盡頭未必是人民幣貶值

人民幣中間價報7.2110,較上日下調23點,續創逾19個月新低。中國國家外滙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前司長管濤認為,美國極限施壓的盡頭未必是人民幣貶值,反倒可能成為人民幣的拐點。

管濤強調,外滙市場對於超預期的重大風險事件重新定價,引發近期人民幣快速回調,但特朗普新政貿易政策激進且善變,正在傷害美元國際信譽,投資者或加速逃離美元資產。

另外,若美國經濟「硬著陸」,美國聯儲局勢必大幅減息,美元有可能趨勢性走弱,這可能意味著人民幣的拐點來臨。美元與人民幣滙率存在「蹺蹺板效應」,只要美元大幅走弱,人民幣對美元就有可能升值。若人民幣升值,或引起企業和居民減持外滙資產。

管濤還指,中美關稅衝突進展至此,且中國已明確表示不跟了,下一步中美很可能重啟經貿磋商。如果中美由對抗轉入對話模式,也將緩解市場恐慌情緒,利好人民幣滙率。但不必過於擔心人民幣升值,因為在美元弱勢情況下,人民幣屬於被動升值。

他又稱,為應對美滙指數和人民幣滙率可能的調整,一方面,除了繼續支持和鼓勵境內企業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外,還要引導其外幣計價結算幣種的多元化,減少對美元的過度依賴。另一方面,要引導境內企業改變過去形成的思維定式,強化風險中性意識。因為從多邊滙率、實際滙率的角度講,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雖不一定影響出口競爭力,但鑑於中國企業外幣結算中美元佔比仍高達九成,故仍須警惕人民幣升值對企業可能造成的財務衝擊。

中美爆發全面貿易戰前 離岸人民幣創新低 跌穿7.4

市場憂慮中美全面爆發貿易戰,中國回應特朗普4月8日撤回反制措施的威脅時表示,將奉陪到底,而特朗普晚上再在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發文,指等待中國打電話來,以啟動貿易談判,反映中美仍未接洽,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率先下跌1.1%,低見7.4290,創歷史新低。

國務院總理李強表示,中國有充足的政策工具來「完全對沖」外部不利影響,並重申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25年的成長持樂觀態度。

據新華社報道,李強周二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通話時表示,中國今年的宏觀政策充分考慮了各種不確定因素。李強稱,中國對保持自身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充滿信心。

李強批評美國對所有貿易夥伴「濫施關稅」,稱這是「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行徑」。他補充說,中方採取的堅決措施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是為了捍衛國際貿易規則。

李強說:「保護主義沒有出路,開放合作才是人間正道。」

報道稱,李強還表示,中歐雙方應加強溝通,擴大相互開放,推動新一次中歐戰略、經貿、綠色、數字領域高層對話儘早舉行。

人幣在岸價低見7.3319 分析料短期難擺脫頹勢

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CNY)周三早盤小幅高開後再度刷新16個月低點,距交易區間下限不足10點;中間價小跌8點觸逾一周新低,和預測偏離擴至近1,550點,為近七個月最大。路透稱,監管在內外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仍極力維穩,若中間價續持穩,市場價已無下跌空間。

在岸價盤中最低觸及7.3319,創2023年9月11日以來新低。

市場人士表示,國有大行繼續在境內投放美元流動性,助力匯市穩定,另外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依舊非常緊,借此擠出人民幣空頭,避免離、在岸即期匯價的價差進一步拉大;短期人民幣貶值趨勢料難改,且待周五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的關鍵指引。

瑞銀最新觀點認為,人民幣的貶值壓力不僅僅是加徵關稅,還有美元大幅走強的大背景,當然政府還是有決心和能力去管理人民幣匯率,預計上半年可以控制在7.4附近;如果加徵關稅消息出來可能下探至7.6附近,到年底接近7.6也是不到5%的貶值空間。

建行金融市場部匯率交易團隊最新月度展望提到,監管繼續強化預期引導,防止形成單邊一致性預期並自我實現,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預計人民幣在7.3及7.35的位置仍將面臨較大阻力。

在岸人民幣逼近7.3關 創逾一年低

美聯儲一如預期減息0.25厘,並暗示明年減息步伐放緩。美元走強,在岸人民幣(CNY)跌穿7.29,離岸人民幣(CNH)更一度跌穿7.32,兩者均創2023年11月以來新低。

離岸人民幣曾低見7.3254,現倒升120點子至7.3113。在岸人民幣低見7.2996,現跌140點子,至7.2988。

官方今日開出的中間價報7.1911,較上日下調31點子,亦創半個月新低,與路透預測偏離擴至1250點,顯示監管維穩決心堅定。

路透引述市場人士指出,美聯儲政策立場鷹派助力美元指數大漲,但中間價持穩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收緊表明監管的維穩態度,而且國有大行在境內市場提供美元助穩匯價,短期料限制人民幣跌幅。

受疫情緩和及資本流入助力 節後首日在岸人民幣收升逾200點

春節假期後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在岸價(CNY)收報6.7514,較上日漲226點。A股亦錄開門紅,三大指數均收升,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一萬億元,為2022年12月9日以來首次。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報6.7514,較上一交易日上漲226點。截至16時52分,離岸價(CNH)報6.7513,日內一度升破6.74,之後回吐漲幅。

交易員稱,春節期間中國消費恢復強勁,疫情未見明顯反彈,資本市場持續回暖等均助力人民幣反彈。

A股方面,截至收市,滬指報3269點,漲0.14%;深成指報12097點,漲0.98%;創指報2613點,漲1.08%。總體來看,個股漲多跌少,超3600股飄紅,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一萬億元,為2022年12月9日以來首次。

從板塊上看,語音技術、一體化壓鑄、教育板塊漲幅居前,機場航運、景點及旅游、煤炭開采加工板塊跌幅居前。

人民幣跌371點 春節前結匯需求減

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CNY)跌371點,收報6.7652,日內一度跌破6.77關口;離岸價(CNH)截至發稿在6.77左右徘徊。中間價報6.7222,下調87點。

交易員稱,市場對中國去年四季度經濟數據相對悲觀,另外春節臨近結匯趨於下降,而出行購匯需求則漸增,這對匯市也有不小擾動,預計節前人民幣將在6.75附近寬幅震盪。市場人士並稱,去年四季度經濟數據的影響相對有限,不過市場對中國接下來經濟表現較為樂觀,人民幣短期震盪不改中期向好趨勢。

瑞穗銀行亞洲首席策略師張建泰認為,中國去年四季度經濟數據表現好於預期,或反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沒那麼嚴重,但也可能是存在統計誤差;「估計數據影響短暫,人民幣在短期內將更多地受到美元走勢的影響」。

摩根士丹利則預計人民幣匯率年底將收在6.65,此前預估為6.80。

人民幣在岸離岸均收復6.7 中間價創逾半年新高

美元指數跌至2022年6月以來最低,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CNY)和離岸價(CNH)均升值,收復6.70關口。中間價報6.7135,創2022年7月11日以來新高,春節前市場仍偏結匯,另外,美指偏弱亦助力中間價回升。

截至上午9:51,在岸價報6.6990;離岸價報6.7073。官方開出的中間價報6.7135,創2022年7月11日以來新高。

興業研究最新觀點認為,美國通脹走低和弱勢美元加深了人民幣匯率短線升值幅度,目前人民幣相對「美元錨」高估約1.7%。維持春節後人民幣匯率可能重啟修復高估觀點,本輪人民幣趨勢性升值尚未開啟。「春節後的美元結匯敞口需保持定力」。

中金公司宏觀團隊預計,美聯儲將進一步放緩加息步伐,但並不等於貨幣政策轉向寬鬆,由於服務通脹仍有韌性,美聯儲抗通脹的立場不會很快軟化。

人民幣兌美元重返6.8 料延續波動回升態勢

新年伊始,人民幣兌美元連日上調,重返6.8水平。週五中間價報6.8912,較上日調升14點子。分析指,人民幣匯率上漲的原因包括情緒面改善,市場信心增強;交易面、政策面亦有提振效應。專家預計,人民幣匯率後續將延續波動回升態勢。

防疫措施優化 企業年底結匯增加 助人民幣升值

繼去年年末人民幣匯率反彈回升,並於12月奪回7.0關口後,人民幣的上漲態勢一直延續至2023年。對此,多方分析認為,近期人民幣匯率上漲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表示,人民幣匯率上漲的原因之一是情緒面改善。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漸優化,預計疫情對經濟復甦的影響將減弱,經濟社會生活將逐漸回歸正軌,市場對2023年經濟增長信心更強。

王有鑫指出,匯率上漲得益於交易面的支撐。年底前後,出於流動性需要,企業結匯有所增加。境外機構對中國經濟加快復甦的預期強化,紛紛看多人民幣資產,跨境資本流入也在增加。

不僅如此,政策面的提振效應也在增強。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12月30日發布公告稱,自2023年1月3日起,銀行間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時間延長至北京時間次日3:00,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及浮動幅度、做市商報價等市場管理制度適用時間相應延長。同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還調整了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和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貨幣籃子權重,美元、歐元、日元的權重均有所下降。

王有鑫表示,銀行間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時段的延長、貨幣籃子權重的調整以及美元權重的下調,進一步優化了匯率形成機制,拓展了外匯市場深度和廣度,為全球投資者投資人民幣資產以及進行風險對衝提供了更多便利。「人民幣匯率受發達經濟體貨幣影響減弱,匯率形成的獨立性和自主權提高,進一步強化了市場信心,使得匯率快速走高。」

美元料持續回落 對人民幣的制約效應減弱

至於人民幣匯率後續,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整體看,2023年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修復和溫和通脹,將有利於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綜合經濟基本面與國際收支面考慮,預計2023年人民幣匯率整體將呈現雙向波動、溫和回升、逐步趨近長期合理區間的走勢。

王有鑫亦認為,2023年預計人民幣匯率將延續波動回升態勢。隨著各地疫情形勢逐漸接近達峰並好轉,人員流動、交通、餐飲、消費等領域活動將逐漸恢復,市場信心將進一步增強。而歐美等經濟體經濟增長壓力將加快顯現,貨幣政策放緩或轉向的討論將逐漸升溫,美元大概率持續回落,對人民幣的制約效應減弱。

人民幣早盤創逾四個月新高 經濟復甦預期等因素助力反彈

2023年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在岸價早盤大幅高開後一路震盪上行,盤中匯價升破6.88,較上日大漲逾700點。與離岸價均創逾四個月新高。中間價報6.9475,較前一交易日上調171點,創近三週新高。

截至中午12:30,在岸價報6.8819,離岸價報6.8845。

交易員表示,元旦期間中國旅行數據表現較好,各方對經濟復甦的預期持續發酵;春節臨近,剛需結匯需求也推高人民幣需求,助力人民幣反彈。此外,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時間進一步延長,這也有利於人民幣市場情緒,預計春節前人民幣進一步上行。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最新觀點則認為,新的一年,中國在疫情管控逐步放開後經濟或先面臨陣痛,然後逐步企穩。預計年初人民幣匯率難大幅反彈,震盪或衝高回落的概率較大,下半年表現或更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