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今年GDP目標增長5%以上 推進大灣區建設 對接北部都會區

廣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今日(12日)開幕,省長王偉中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預計2022年全年廣東GDP增長2%左右,並提出今年GDP目標增長5%以上。報告還提出,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明確將出台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

今年GDP目標增長5%以上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廣東過去五年的工作,預計2022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12.8萬億元,2022年全年廣東GDP增長2%左右。

報告劃定了今年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進出口總額增長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糧食產量1268萬噸以上。

較2022年的實際增速,今年的目標增速有所提高,不過低於上年的目標增速0.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目標也下調了0.5個百分點,其他增長目標與上年基本一致。

推進大灣區建設 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

廣東省在部署今年重點工作時將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高水平建設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放在首位。包括要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加快推動「港車北上」等。要探索「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廣東」,「居住在廣東、工作在灣區」等引才用才模式,推進建設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

同時還強調,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製造業當家,加快建設製造強省、質量強省,將提質壯大現有8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加快推動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等產業成為新的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加快打造若干5000億元級的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個轉企、小升規、規轉股、股上市」市場主體培育計劃,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汽車零部件產業強鏈工程。

針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廣東省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作出安排,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等大宗消費,加大餐飲、文旅、養老、育幼等服務消費促進力度,全年安排省重點建設項目1530個,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等具體安排。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也被寫入今年廣東政府工作報告,並明確將出台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

多措並舉助港青灣區就業 2.7萬就業及實習崗位等你來

廣東省政府近日發函答覆《關於鼓勵和支持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創業和工作的提案》明確,助力香港高校畢業生拓展就業空間,增強創新創業能力。其中,搭建港澳青年就業創業服務和信息對接平台,創新採用「先摸清需求、後開發配崗」工作模式,5年內將為港澳青少年提供2.7萬個實習及就業崗位。同時,建設38家「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家園」,並積極出台政策為港澳青年提供住房保障,服務香港青年融入大灣區城市發展。

此外,廣東省於年中出台的《支持港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創業的實施細則》,其中明確實施「大灣區職場導師計劃」,支持各地招募一批有內地職場經驗和生活經歷的港澳籍人士作為職場導師,為有意向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就業創業的港澳青年提供服務。

如何了解內地就業資訊?赴內地就業港青有何途徑解決住房問題?參加「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能否獲得生活補貼?大公文匯全媒體為你詳細整理多項舉措,助你灣區就業無憂!

開拓大灣區 港商有哪3大挑戰與優勢

不少港商有意到大灣區發展,開拓市場。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聯合發布調查研究「通過香港商貿平台拓展大灣區疫後商機」,發現港商面對低價競爭、不諳內地法規、融資及客戶信貸問題等3大挑戰。

然而,機遇亦不少,港企在大灣區市場亦具相當的獨特優勢,包括香港品牌聲譽及善於引進外國優質產品等。港商如能制訂精準的業務策略,可有效拓展大灣區的內銷市場。

對深圳廣州東莞 最感興趣

香港貿發局於本年第3季,向413家已經或有意開展大灣區內銷業務的香港貿易商和製造商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超過95%受訪企業面臨各種挑戰,特別是疫情影響供應鏈及生產/採購活動,以及通關問題影響業務營運等。此外,海外市場定單不足、成本上升等也影響業務發展。

調查亦發現,港商最感興趣的大灣區城市包括深圳(73.8%)、廣州(68.8%)和東莞(43.6%)。他們主要計劃在大灣區銷售在內地自行生產或採購的產品,與進口從外地採購的產品,以進一步拓展內銷市場。

不少企業表示,內地市場充斥低價產品(36.8%),並且不熟悉內地的法律法規、產品標準(35.8%)等。此外,在管理內銷的應收帳款方面,與內地放帳的商業習慣不同,最多港商會要求買方預付貨款(57.9%),或選擇自行承擔風險(43.6%),也有部分港商會購買信用保險(14.0%)。

倘有需要時 外求專業服務

報告指出,無論是從事內銷或出口,企業均要面對一定的市場和客戶信貸風險。港商須做好相應的風險管理,並在有需要時向外尋求專業服務;也可考慮利用信用保險等工具,平衡市場拓展與風險控制之間的不同需要。

近4成香港及大灣區企業有意在港投資 醫藥協會促與内地制度互通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今(23日)公布《香港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研究》主要數據 ,探討業界應如何發揮優勢、整合資源。

生產力局於7月至9月開展《香港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研究》,共訪問330家企業,香港企業佔273家、其他大灣區企業57家。

藥物和材料佔比最高

報告顯示,香港生命健康產業分布主要有9大類別:藥物和材料(28%)、醫療和診斷設備(26%)、中藥(11%)、保健食品(11%)、醫療服務(8%)、基因和幹細胞(3%)、人工智能醫療(3%)、再生醫學(2%)及其他(8%)。

38%受訪香港企業有意在港投資 ,當中有意投資研發(84%)、試產(65%)和生產(67%)。37%其他大灣區企業亦有意在港投資,當中100%有意投資研發工作。

最缺市場學人才

研究又提到,生命健康產業在科技成果商品化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缺乏多元人才。

受訪的香港企業表示,未來1年最需要的5類人才依次為市場學、資訊科技統計學/數據分析、產品檢測及認證、企業管理、製造/工業工程;當中需要製造/工業工程人才的企業中有超過60%認爲本地供應不足。

因此,協會對產業提出4大建議:

第一:集中發展醫療和診斷設備、中藥及保健食品3大具優勢產業;

第二:加速發展基因和幹細胞新興產業;

第三:培育Bio+多元人才;

第四:加大内地與香港制度互通 ,例如藥物/醫療器材/專利/臨床數據互認、科研樣本/實驗試劑/遺傳資源進出

兩名內地中醫專家抵港交流 將研究治療新冠重症病人中西醫協作模式

醫院管理局今日(16日)宣布,「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計劃」的兩位內地資深中醫專家已經抵港,並已取得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的有限制註冊,會以「訪問學者」身分,首階段於伊利沙伯醫院及瑪嘉烈醫院研究治療新冠重症病人的中西醫協作模式,並為培訓本港中醫師提供臨床指導。

有關項目計劃為期約1年。內地有關單位早前已提名3位中醫專家,現時先行派出重症醫學科的主任醫師謝東平和副主任醫師吳廣平到港,他們均曾於年初隨同內地援港醫療隊來港協助香港醫護抗疫。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今日與兩位專家會面,他說,兩位醫師都是治療新冠病人的專家,對使用中醫藥治療重症病人特別有經驗,期望今次交流可進一步提升本港中醫師在治療新冠重症方面的臨床水平和能力,並為醫管局在發展中西醫協作服務的方向提供經驗。他又表示,醫管局會繼續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加強香港和內地醫療服務的融合。

醫管局指,目前正努力籌備其他交流項目,包括「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和「大灣區放射技師交流計劃」,預計有關計劃將會在今年底至明年初陸續展開。

李家超:明年試行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

2022西麗湖論壇在深圳大學城國際會議中心開幕。開幕式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進行致辭,其表示香港與深圳一直保持緊密溝通,共同推動兩地科創合作,「香港會繼續發揮好『一國兩制』優勢,匯聚海內外創新資源,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聯手合作、優勢互補,發揮協同效應,增強區域發展動能,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為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譜寫新篇章。」

據悉,今年的西麗湖論壇以「開放·融合·未來」為主題,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協同創新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其中一個平行論壇將在香港舉辦,突顯了港深兩地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緊密合作關係。

加快新田科技城發展

在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建設上,李家超表示,為更好推動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引擎功能,特區政府會研究加快發展港方園區,在「一區兩園」的基礎上與深圳研究在合作區試行專屬跨境政策,進一步暢通人流、物流、資金流、數據流等創科要素的跨境流動。特區政府也正與內地有關部門研究促進內地數據向香港流通的特定便利安排,以及於明年在大灣區推出數據跨境流動試行計劃。

另一方面,在深圳科創園區的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預計明年上半年啟用。香港科技園公司的大灣區創科飛躍學院和大灣區創科快線已在今年7月啟用,未來會與在大灣區設立分校的香港高校合作,建立孵化中心網絡,協助初創企業在大灣區發展。同時,特區政府會積極探索創新發展模式,加快北部都會區新田科技城的發展,為推動香港科技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同時打造港深口岸經濟帶,進一步帶動港深雙城發展。

香港仍為大灣區旅客首選地 逾8成人愛來港購物

隨着香港及內地放寬隔離政策,大灣區消費者的旅遊及消費預期逐漸增加,本港商家需做好準備迎接商機。最新研究發現,逾8成灣區消費者有意在邊境重新開放時出遊,5成2人更表示香港仍然是最喜歡的旅遊目的地。

國際巿場調查公司YouGov發佈有關內地9個大灣區城巿、約1,500名消費者的調查,瞭解他們在疫後的旅遊及消費預期,包括對旅游景點、消費項目及金額等的預算,為本地商家迎接商機做好準備。

調查發現,大部分大灣區消費者有意在邊境重新開放時出遊(84%)。香港仍然是他們最喜歡的旅遊目的地(52%),其次是日本(45%),第三是內地(40%)。反映在內地的隔離政策下,即使邊境重新開放,大灣區消費者仍會考慮國內游(40%)。

千禧一代喜歡到海灘

消費活動方面,大灣區遊客仍然首選在港購物,尤其是對Z世代而言(82%);而千禧一代則更喜歡進行不同的活動,例如到海灘或觀看賽馬活動。

報告亦提到,雖然迪士尼樂園(75%)和海洋公園(57%)仍然是大灣區遊客的首選景點;疫情期間新開放的景點,包括海​​洋公園的水上樂園(54%)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37%)也甚受歡迎;而於2021年底開幕的M+博物館,在所有景點中排名最低。

電子支付偏好甚高

此外,大灣區消費者在香港購物時對電子支付的偏好甚高(89%),這意味著零售商需要量身定制更具體的促銷活動,以吸引顧客。

對於企業應如何吸引大灣區消費者,YouGov香港總經理陳嘉狄建議,香港有潛力在奢侈品和其他高增值值行業,吸引更高質量的消費者,零售商、金融科技和品牌保持在創新的前沿至關重要,並需要提供更多的電子支付及客製化選項。

鄧炳強:已加強在囚青少年更生工作 包括會安排到大灣區工作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指,施政報告重視在囚人士更生發展安排,談及有數以百計年輕人因反修例事件入獄,當局已加強在囚青少年更生工作,包括與都會大學簽備忘錄,亦會安排他們到大灣區工作。

鄧炳強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政府已跟都會大學簽訂備忘錄,認證其他大學的學分,又會安排導師到院所輔導,在囚人士日後出獄之後,可安排入讀全日制課程等。

他又指:「有不少年輕人希望有機會回內地,甚或去工作,所以我們在就業輔導方面亦多得商界的幫忙,比以往會闊了很多,以往可能是基層工作。因應院所朋友的背景不同,甚至有商界朋友希望請他們到大灣區工作,或者有實習機會。」

對於政府早前修訂今年立法議程,不再包括《基本法》23條立法工作,鄧炳強表示,相關工作未曾停止,但過去一年國際形勢有變,《港區國安法》案件亦陸續有判決,要再研究。

另外,「逆向隔離」方面,鄧炳強表示,正聯同醫務衞生局與內地積極探討,局方將會接收位於落馬洲的檢疫設施,會按以往管理社區隔離設施的經驗,安排保安、維修及清潔等工作。被問及農曆新年前可否啟用時,他僅回應指,仍有很多事項需要商討。

大灣區青年基金舉行大抽獎 鼓勵港青北上發展

為了宣傳大灣區的發展潛力,吸引香港年輕人才北上發展,近期有大量大大小小的活動及講座,甚至有大抽獎活動。「灣區新活新里程」大抽獎,昨日抽出了521名得獎者。

活動由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舉辦,於今年4月至9月推出。目的是持香港青年於大灣區發展。據悉是次大抽獎活動吸引不少年滿18至45歲、持有效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並為大灣區青年基金YO PLACE 會員及持有大灣區青年卡的香港青年參加。大灣區青年基金在0月25日於YO PLACE即場抽出了521名得獎者。

1位大獎得主:獲得由黃廷方慈善基金贊助位於大灣區中山市「越秀.天樾灣」建築面積105平方米3+1房連精裝修的住宅單位一套,價值約港幣250萬元
20位二獎得主:每人可獲港幣20000元灣區生活簽賬額
500名三獎得主:每人可獲港幣1000元灣區生活簽賬額
未獲抽中者:每人獲100元的灣區交通津貼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

國家及香港特區政府都十分重視香港青年在大灣區的發展,上星期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中亦宣佈將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以推進、督導跨局工作,加強與內地機構溝通,及深化與其他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從而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大灣區建設策略。在此機遇下,基金將繼續舉辦多元化活動,鼓勵香港青年利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於灣區更大的舞台成就夢想,為國家及香港發展作出貢獻。

發改委:始終把支持港澳作為大灣區建設著力點

二十大新聞中心今日(17日)上午舉辦首場記者招待會,國家發改委稱,大灣區建設在過去5年來取得明顯成效,中央始終把支持港澳作為重要的著力點。

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在會上回應關於大灣區建設的提問,他指,中央所作的「1+N」的規劃政策體系正逐步構建,橫琴、南沙、前海及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在深入推進,國際科技中心建設穩步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速提質,規則銜接機制不斷加強,港澳居民在內地生活更加便利。

中央始終把支持香港、澳門作為重要的著力點,不斷優化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發改委將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聚焦科技創新、產業協同、民生改善等一些重點領域,把南沙、前海等重大合作平台作引領,為加快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中心建設,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發展,把大灣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

中央將全力支持香港、澳門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鞏固國際競爭優勢,讓港澳從國家發展大局中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