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會見逾40位跨國企業領袖: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包括「鱷王」達利奧、滙豐渣打CEO

  • 習近平會見40多名國際工商界代表
  • 習近平重申: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出席外商包括美資FedEx舵手、鱷王達利奧,英資滙豐和渣打CEO,以至沙特阿美、日立、SK海力士等亞洲企業領袖
新華社報道,3月2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並於下午1時多發稿指,出席習近平會面的代表包括40多位外資企業。當中,美國聯邦快遞(FedEx)總裁芮思博、德國梅賽德斯-奔馳(港稱平治,Mercedes-Benz)主席康林松、法國賽諾菲(Sanofi)首席執行官韓保羅、英國滙豐行政總裁艾橋智、日本日立制作所會長東原敏昭、韓國SK海力士社長郭魯正、沙特阿美總裁納瑟爾等先後發言。

新華社引用習近平指,對外開放是中國基本國策,開放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不會變,中國具有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蘊含著巨大投資與消費潛力。習近平稱:

中國事業舞台大,市場前景廣,政策預期穩,安全情勢好,正是有利於外資企業投資興業的一方沃土。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會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另據外電報道,其他參與習近平會面的外商,尚包括對沖基金巨頭橋水創辦人達利奧(Ray Dalio)、渣打集團 (02888) 行政總裁溫拓思(Bill Winters )、黑石集團行政總裁蘇世民(Steve Schwarzman)。

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千方百計穩外資穩外貿

全國商務工作會議1月11日至12日在京召開,強調大力提振消費,千方百計穩外貿穩外資。

會議指出,全國商務系統要立足商務工作「三個重要」定位,大力提振消費,千方百計穩外貿穩外資,深化產供鏈國際合作,防範化解風險和外部衝擊,加快商務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會議強調,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一是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發展數字消費,加快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

二是全力以赴穩外貿,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拓展跨境電商,發展綠色貿易,推動貿易數碼化。多措並舉支持企業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積極擴大進口。創新提升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數字貿易。

三是促進吸引外資穩存量擴增量,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發揮國家級經開區引資載體效應,強化外資企業服務保障。

四是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高水平建設開放平台。推動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和擴大改革任務授權,優化開放平台功能,推動展會質效提升。

五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六是加強務實經貿合作,七是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加強多雙邊區域經貿合作。全面參與世貿組織改革,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深化雙邊經貿關係。八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堅決維護國家安全。

富蘭克林鄧普頓:中國踏出與世界重新連繫第一步 「若你未有投資中國,現在是時候參與」

環球股市今年大幅震盪,富蘭克林鄧普頓環球投資總監Manraj Sekhon認為,環球金融市場流動性趨緊,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導致今年股市充滿挑戰,但明年市況將與今年不同,而可見度最高的區域為新興市場,相信隨中國放寬防疫政策,他建議「若你未有投資中國,現在是時候參與」。

Sekhon接受訪問時表示,12個月前你不能想像會爆發俄烏戰爭、能源及食品危機,也未預示到美元會單邊走強,以及聯儲局等環球央行會大幅收緊貨幣政策,但慶幸的是無論是銀行、企業或消費者的財政均相當穩健,故即使短綫市場依然波動,長綫仍看好股市前景。

中國已啟動走出疫情的第一步
他指,現時中資股市場的投資情緒相當極端,而中國領導層更迭、共同富裕政策、防疫措施等,均為市場製造不確定,但相信過去20年建立的中國故事未有大變,而且中國自封城差不多3年後,已啟動走出疫情的第一步,開始逐步放寬防疫措施,與世界再次聯繫,當中積壓的需求將會釋放。

「中國股市早前經歷一段困難時期,雖然目前尚未完全走出泥沼,市場亦對其仍存在不少疑問,包括防疫措施、經濟前景、監管政策等,導致過去數月出現部分外資撤退情況,但從長綫角度來看,個別中資股前景依然吸引,包括電動車、可再生能源及個別消費升級受惠股等。」

現時重新買入中資股仍未算遲
最近兩周中港股市大幅反彈,Sekhon指,現時重新買入中資股仍未算遲,因市場仍遍布估值偏低的股份,惟基於短期內中資股盈利難以完全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故建議選股時要保持審慎。他預期,中國在放寬防疫措施問題上,必然採取相當謹慎的步伐,不會一蹴而就,同時行業監管政策仍是重要關注點,但從下而上看,中資股長綫仍充滿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