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着對歷史的興趣,浸大歷史系高級講師范永聰自初中已自發讀人物傳記和通史等,從教科書以外認識歷史的不同面向。他又以「歷史人」身份,勸勉必修中史的初中生,指任何學習都有乏味的地方,但希望學生能夠從中尋找及「放大」自己感興趣之處。
寄語歷史人 抱尋覓真相精神
范永聰對歷史的興趣萌芽於左派思想的親人,「我好細個就讀馬列,係我爸爸俾中譯本我睇」;升上中一,范永聰因為中史、世史兩科考試不合格,燃起他的鬥心,「強迫自己去圖書館睇書」,包括閱讀每個皇帝的人物傳記,以及西方神話故事等,從而培養興趣。他提及翻閱過其中一本通史,運用有趣筆法,是以「人名」而非「廟號」來稱呼君主,並揭示中國文化黑暗面,令他開始建立對中史的「另一看法」。
對於現時初中生也要「被迫」讀中史,范永聰借其任教科目的教學語言近兩年一律轉用英文為例,就連中史也要轉用英文,他也大惑不解,但他也會向學生解釋,「世界唔會圍住你一個人轉」,舉例如將來不會遇到「100%想做的工作」,「例如我對中史好有興趣,但我覺得製造史好乏味,但製造史都係其中一樣要讀嘅嘢,你克服到就會去到另一個境界。」
范永聰亦自言是一個很簡單的歷史人,只想知道事件是否曾經發生過、如何發生及有何影響等,「我用『中學教科書模式』讀歷史,但我唔相信一本教科書畀嘅答案係唯一答案。」現時強調「正面」教育的環境下,他直言歷史人應抱持尋覓真相的精神,「唔好忘記留意歷史嘅黑暗面,隨時保持心態,明白、理解並確定個世界有污糟邋遢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