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中國經濟二季度起將急劇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Gita Gopinath指,根據目前在解除大部分防疫措施後引發的感染趨勢,中國經濟增長預計將從二季度起急劇復甦。

Gita Gopinath周三(18日)在達沃斯經濟論壇場邊接受路透社訪問,她讚揚中國的重新開放發出了積極信號,顯示北京已準備好重新參與世界活動,「我們期待中國的經濟增長出現反彈,從目前的感染趨勢來看,如果感染率持續,我們將在今年第一季度之後看到非常快速的復甦」。

她提到,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能達到4%以上,將意味著全球通脹壓力已被需求放緩所抵消。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更強勁,石油和能源價格將出現一波上漲。

路透社專訪多名經濟學家,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中位數約在4.9%,部分經濟學家近期將預測值調高至5.5%。

李克強:中國經濟將加快恢復和回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日(18日)在北京會見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並座談交流時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調整,相信中國經濟將加快恢復和回升;歡迎更多外國人才來華工作,將進一步優化工作許可、人才簽證和停留政策。

李克強指出,過去一年,面對疫情等境內外超預期因素相加衝擊,中國經濟在應對挑戰、克服困難中前行。全年經濟實現合理增長,高於疫情突如其來的2020年。

李克強提到,去年城鎮新增就業好於預期、達1200多萬人,12月末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居民消費價格在世界高通脹背景下僅上漲2%。得益於這幾年合理把握宏觀政策,沒有持續大幅增加赤字,也沒有超發貨幣。

他強調,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不動搖,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更好保護外商投資權益,提振民營經濟信心。

李克強補充說,願學習借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繼續同各國開展廣泛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中國政府歡迎更多外國人才來華工作,將進一步優化工作許可、人才簽證和停居留政策,完善落實稅收、購匯、社保、醫療、子女入學等政策,為外國人才安心在華工作提供保障。

劉鶴:中國經濟將整體性好轉 房地產仍是重要支柱產業

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相隔三年再次恢復實體會議,出席的副總理劉鶴表示,2023年中國經濟將會實現整體性的好轉。此外,房地產仍是重要支柱產業,中國仍處於城市化較快發展階段,巨大的需求潛力將為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劉鶴在論壇上表示,中國疫情防控轉型總體平穩順利,相信2023年中國經濟會實現整體性的好轉,經濟增速達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事件,預期今年中國進口會明顯增加,企業投資會大幅度增加,居民消費會回歸常態。

對於有人說中國要搞計劃經濟,劉鶴說,「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國要保護競爭、反對壟斷,保護產權,全面弘揚企業家精神。

他又指出,中國金融體系總體保持穩健,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而房地產是中國重要的支柱產業,當局高度重視房地產價格和銷售急劇下降,將通過保護契約和產權,穩定市場預期,並放鬆一些房地產管制舉措,從而有效擴大需求,使房地產公司具備造血功能。針對最近市場對中國房地產業所持的悲觀論調,劉鶴認為,從未來看,中國仍處於城市化較快發展階段,巨大的需求潛力將為房地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另外,劉鶴表示,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希望推動經濟實現再全球化,而共同富裕是要避免兩極分化,絕不搞平均主義、福利主義。在推動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包括外商在內的企業家將發揮發動機的作用,並需要放棄冷戰思維。

他續稱,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平衡好治理通脹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關係。需要注意本輪通脹是複合性通脹、成因比較複雜,並呼籲大國在加息同時,應當高度重視對新興市場國家可能產生的外溢影響,防止加重債務和金融風險。

外交部:中國將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更多信心和力量

1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國際專業機構普遍看好中國經濟的相關問題提問。

汪文斌說,我們注意到相關報道,也注意到越來越多的國際專業機構認為,中方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將為世界經濟復甦帶來重大利好。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布倫德日前表示,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將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有助於全球經濟復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2023年中國經濟將穩步增長,成為世界經濟的最大積極因素。

汪文斌表示,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團、滙豐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法國外貿銀行等多家國際投行和金融機構紛紛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中國政府因時因勢主動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是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確之舉。隨着中國疫情形勢整體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正常,中國經濟社會活力和潛能將充分釋放,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更多信心和力量。

人大智庫報告預測:2030年中國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

人民大學金融研究院今日(16日)發布《劫后重啟︰后疫情時代的世界經濟和中國未來》報告指出,中國經濟有望在2030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報告指出,疫情後的世界面臨很多新舊挑戰,相比疫情前,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中期開看,經濟增長下行和通脹壓力較大,世界經濟增長會出現「K」字型走勢,不同的經濟體會因各自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拉開距離。長期來看,世界的經濟前景取決於世界和平的維持,若是美國聯手盟友打擊競爭對手,世界經濟將會倒退。

報告認為,盡管2022年中國經濟短暫放緩,但未來增速潛力依然可觀。數據指出,中國40年來經濟年均增張為4%至6%。即使在疫情下中國經濟依然保持4.4%的年均增長,雖然近期增速低於印度、越南和印尼等經濟體,但依舊保持高於新興經濟的增速,這將會使中國經濟在2030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報告還指出,中國正利用前沿科技來佈局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的經濟結構正在從工業大國轉變為工業強國。區域城市群將推進內地城鎮化的進程,疫情後持續的新興城市群將會是新的方向。

報告最後強調,中國將繼續推動全球治理改革,反對霸權,推進國際合作。中國將保持和平、合作的發展理念,繼續推動全球體系更加公平公正發展,改善全球發展不平衡問題。

中科院料2023年中國經濟呈倒U形增長 全年約6%

中國科學院今日(12日)發表預測報告指,2023年中國經濟將呈現前後低、中間高的倒U形走趨,穩中有進、逐步恢復,全年GDP增速料約6.0%。

新發表的《2023年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報告指,消費、投資和淨出口對今年GDP增速的拉動分別為3.5、1.5和1.0個百分點。預計全年經濟增長將呈倒U形,第一季度為4.2%左右,第二季度受2022年低基數的影響,增速將高達9.3%,而第三、第四季度分別5.5%及5.4%左右。

報告亦對今年各項經濟數據作出預測,PPI跌0.4%;CPI總體溫和上升約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6.8%;固投增速為5.5%;消費增速4.1%至5.0%。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的實質性調整,經濟循環將有效加速,整體持續穩定恢復,國際收支將總體保持平穩,最終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另外,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速將呈現波浪形下降的走勢,但仍高於同等發展水平的國家。

中科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翠紅指,今年經濟增長將呈現穩中有進、逐步恢復的趨勢,尤其是服務業的消費,聚集性的消費,「我們很期待疫情防控政策的放鬆,多項政策措施的出台,居民消費預期的恢復,也會使今年消費將會上升為第一推動力」。

大摩上調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測至5.7% 外資行短時間內齊調高預測

中國通關後,多間大行上調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摩根士丹利表示,中國在清零政策完結後重啟加速,加上房地產支持措施及科網監管鬆綁,故該行決定將全年中國GDP增長預測由5.4%上調至5.7%。

大摩指,迅速重新開放帶來的短期痛苦可能通過更早和更強勁的恢復來彌補。該行相信,GDP增長及消費在今年下半年會有較大的增長趨勢。

該行指。經濟、監管和防控政策四年來首次保持一致,從現有和即將到來的寬鬆政策中,可能導致更強的溢出效應。

人民幣方面,大摩預期,人民幣在今年上半年將會更加穩健,故將人民幣滙價12個月目標調整至6.65。

高盛日前將今年中國GDP增長預測由4.5%調高至5.2%。此前,摩通亦上調中國GDP估計至4.4%。

IMF料全球三分一世界經濟將陷衰退 中國經濟40年來首次無法跑贏全球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警告,由於中國、美國和歐洲增長同步放緩,2023年的全球經濟將比往年更加艱難,三分之一世界經濟體恐怕將陷入衰退。她補充說,即使是那些沒有陷入衰退,「數以億計」人口生活人民也將「感覺是經濟衰退」。

格奧爾基耶娃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時說,雖然美國最終可能會避免經濟衰退,但歐洲的情況看起來更加暗淡,因為歐洲受到了烏克蘭戰爭的嚴重打擊。她認為:「一半的歐盟國家將處於衰退之中。」

她認為,美國經濟最具韌性,當地勞工市場仍維持強勁,或能成功避免衰退,惟這猶如一把雙刃劍,聯儲局不得不拉長收緊貨幣政策的時間,以令通脹回落。

至於中國,她說,中國經濟減速對全球產生嚴重影響。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2022年急劇變弱,「清零」政策使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脫節,擾亂了供應鏈,破壞了貿易和投資的流動。她又透露,上月底曾到訪內地一個「清了零」地區,惟相信當地的感染狀況在民眾開始自由流動後便不復存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國疫情狀況將日益艱難。

格奧爾基耶娃:未來數月中國疫情狀況將日益艱難
她預期,內地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將在未來數月如「山林大火」般蔓延,病例上升將繼續打擊當地經濟,並拖累地區和全球經濟增長,強調去年內地經濟增長很大機會低於或僅與全球經濟增長同步,為40年來首次。

她說:「40年來,中國2022年的增長可能首次達到或低於全球增長。」「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國曾提供34%、35%、40%的全球增長。現在已經不行了。」這對其他亞洲經濟體來說是一個「相當有壓力的」的時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目前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為2.7%,比2022年的3.2%有所放緩。

習近平2023新年賀詞 回顧中國經濟科創成就 欣慰香港將由治及興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今日(31日)發表2023年新年賀詞,他指,今天的中國充滿生機活力,經濟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基本面不變。他提到香港,稱他訪港時看到香港將由治及興,十分欣慰,強調堅定不移落實好「一國兩制」,港澳必將長期繁榮穩定。他還回顧了中國2022年在經濟、科創等各領域的成就。

賀詞全文:

大家好! 2023年即將到來,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美好的新年祝福!

2022年,我們勝利召開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

我國繼續保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經濟穩健發展,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超過120萬億元。 面對全球糧食危機,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了。 我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採取減稅降費等系列措施為企業紓難解困,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防控,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醫務人員、基層工作者不畏艱辛、勇毅堅守。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們戰勝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每個人都不容易。 目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仍是吃勁的時候,大家都在堅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頭。 大家再加把勁,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勝利。

2022年,江澤民同志離開了我們。 我們深切緬懷他的豐功偉績和崇高風範,珍惜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 我們要繼承他的遺志,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歷史長河波瀾壯闊,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創造了今天的中國。

今天的中國,是夢想接連實現的中國。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冰雪健兒馳騁賽場,取得了驕人成績。 神舟十三號、十四號、十五號接力騰飛,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我們的「太空之家」遨遊蒼穹。 人民軍隊迎來95歲生日,廣大官兵在強軍偉業征程上昂揚奮進。 第三艘航母「福建號」下水,首架C919大飛機正式交付,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 這一切,凝結著無數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點點星火,彙聚成炬,這就是中國力量!

今天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 各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蓬勃興起,沿海地區踴躍創新,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東北振興蓄勢待發,邊疆地區興邊富民。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 只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 今年我去了香港,看到香港將由治及興十分欣慰。 堅定不移落實好「一國兩制」,香港、澳門必將長期繁榮穩定。

今天的中國,是賡續民族精神的中國。 這一年發生的地震、洪水、乾旱、山火等自然災害和一些安全事故,讓人揪心,令人難過,但一幕幕捨生取義、守望相助的場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蹟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每當辭舊迎新,總會念及中華民族千年傳承的浩然之氣,倍增前行信心。

今天的中國,是緊密聯繫世界的中國。 這一年,我在北京迎接了不少新老朋友,也走出國門講述中國主張。 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並不太平。 我們始終如一珍視和平和發展,始終如一珍惜朋友和夥伴,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黨的二十大後我和同事們一起去了延安,重溫黨中央在延安時期戰勝世所罕見困難的光輝歲月,感悟老一輩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 我常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中國共產黨百年櫛風沐雨、披荊斬棘,歷程何其艱辛又何其偉大。 我們要一往無前、頑強拼搏,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

明天的中國,奮鬥創造奇跡。 蘇轼有句話:「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意思是說「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 路雖遠,行則將至; 事雖難,做則必成。 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

明天的中國,力量源於團結。 中國這麼大,不同人會有不同訴求,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看法,這很正常,要通過溝通協商凝聚共識。 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幹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 海峽兩岸一家親。 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

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 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 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 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鬥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

此時此刻,許多人還在辛苦忙碌,大家辛苦了!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懷著對未來的美好嚮往,共同迎接2023年的第一縷陽光。

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祝願世界和平美好、幸福安寧! 祝願大家新年快樂、皆得所願!

謝謝!

英智庫料中國至少延到2036年才超越美國成世界最大經濟體 比預期遲6年

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表示,各地央行為了應對通脹而採取的加息措施,會導致許多經濟體萎縮,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將面臨衰退,而更預計中國至少要到2036年才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比預期晚了6年。

CEBR在年度世界經濟排行榜報告中表示,2022年全球經濟體量首次超過100萬億美元,但由於央行將繼續努力應對物價飛漲,2023年經濟增長恐將停滯。CEBR的主管兼預測負責人Kay Daniel Neufeld表示,「由於通脹上升導致利率抬高,世界經濟明年可能面臨衰退」。

Neufeld又指,抗擊通脹的鬥爭尚未勝利,預計儘管會產生經濟成本,但央行行長還是會在2023年堅持抗通脹。若要將通膨率降至更能接受的水平,未來幾年的成長前景將會變差。

CEBR的調查結果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更為悲觀。IMF此前在10月份警告指,明年三分之一的全球經濟將會萎縮,全球GDP增速低於2%的概率為25%。

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料較預期遲6年
即使如此,該中心預計到2037年,隨著發展中經濟體趕上發達經濟體,全球GDP將成長一倍。經濟發展格局轉變的同時,到2037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佔全球產出的比例將超過三分之一,而歐洲比重將降至不到五分之一。CEBR的基礎數據來自IMF的世界經濟展望,通過內部模型來預測成長、通脹和匯率。

CEBR表示,中國預計至少要到2036年才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比預期晚了六年,主要是中國動態清零政策、以及與西方的貿易緊張局勢升溫的影響。該中心表示,中國和西方經濟戰的後果將比俄烏戰爭嚴重幾倍,幾乎肯定會出現世界經濟急劇衰退和通膨回升,但對中國的傷害會大很多倍,引領世界經濟的希望也會被打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