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多地流感新冠肆虐 英國爆搶藥潮

因應疫情變化,不少香港市民近期大量購入退燒止痛類藥物,導致部分藥房缺貨。在其他歐美國家,其實也出現類似情況,據《金融時報》報道,隨着流感等季節性疾病個案近期在英國激增,加上新冠疫情仍然嚴峻,導致非處方藥物的需求明顯上升,生產相關藥物的企業銷售額大增。

早前從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分拆出來的大型醫療保健品牌Haleon,是全球最大型的非處方藥製造商之一,生產感冒藥Theraflu、止咳藥Robitussin、鼻腔噴霧劑Flonase,以及減充血劑Otrivin和Contac。該公司表示在去年第三季度,其呼吸道治療藥物的銷售額按年增長30%。公司財務總監赫斯特勒表示,「我們經歷了一個強烈而漫長的感冒和流感季節,感冒和流感發病率增加,加上新冠症狀,提振了產品的銷量,這種情況甚至在冬天到來之前已發生。」Haleon為此於去年11月上調2023年收入增長預測。

行動限制降低民眾免疫力

醫護人員將感冒和流感病例增加,歸咎於放寬防疫限制後,人們更多地在室內接觸。醫療保健企業利潔時(Reckitt Benckiser)首席醫療官查爾斯沃思表示,由於過去的行動限制,所有人群的「免疫力都降低了」。

利潔時生產的消毒劑在疫情早期大賣,近期銷量則有所下降,但季節性疾病迅速蔓延,令公司的非處方藥業務顯著上升,彌補消毒劑銷量的下降。該公司非處方藥業務主管杜利亞表示,家庭也在使用非處方藥來應對新冠病毒,這種病毒對接種疫苗人士的影響不那麼嚴重,近期毒株的症狀與感冒和流感相似。

自我保健減醫療系統負擔

杜利亞還說,去年的非處方藥銷量一直強勁,但新冠疫情使人們更難預測呼吸道疾病在本季餘下時間及以後的發展趨勢,「隨着新冠病毒與感冒和流感症狀之間的界限愈來愈模糊,我們仍在試圖弄清楚一切是如何發展。」

利潔時等企業一直積極發展消費者保健業務,原因是預計人口老齡化和陷入困境的國家衞生系統,將推動更多消費者購買不需要處方的藥物。查爾斯沃思說,「預防和自我保健的作用,對於保護已不堪重負的醫療系統至關重要。」他補充說,人們還應該接種流感疫苗。

根據英國數據分析和品牌諮詢公司Kantar的數據,在截至去年11月27日的一年間,英國感冒藥和流感藥物銷售額按年增長28%,至2.885億英鎊(約27.2億港元)。隨着感染病例增加,一些國家出現抗生素短缺情況,但杜利亞表示,其公司的供應鏈能夠跟上非處方藥的需求。

3病毒夾擊醫生難預約 英爆搶藥潮

英國在流感、甲型鏈球菌和新冠病毒三重夾擊下,不少人在市面上搶購感冒和流感成藥,導致Lemsip和Day and Night Nurse等被廣泛使用的藥物近兩星期出現短缺。

藥劑師找不到常用感冒藥

一名女網民上月底在社交媒體表示,她自聖誕節前已走訪8間店舖找尋Lemsip,但貨架上的成藥已被搶空。另外,倫敦和劍橋等地亦有網民報稱出現藥物短缺,藥架上的貨物同樣被搶購一空。

英國獨立藥劑協會表示關注藥物短缺情況,連藥劑師也找不到最常用的感冒和流感藥物。

英國的家庭醫生數目持續下降,在求診人數不斷增加下,許多病人都無法預約家庭醫生求診。在野自由民主黨近期委託進行的民調發現,近四分之一受訪者稱他們感到不適時,只能自行在網上或到藥房購買非處方藥物治療。調查訪問2,061名英國成年人,當中19%表示因無法預約家庭醫生,故此會前往醫院急症室求醫;另有16%的人則稱,會向藥房職員等非醫療專業人士求助;11%受訪者表示會自費向私家醫生求診。

自由民主黨領袖戴維表示,民眾難以向家庭醫生求診,被迫自行尋求治療方法或購買藥物,情況令人感到痛心,形容是「國家醜聞」。他歸咎歷屆保守黨政府忽視國家醫療服務(NHS),高官未有履行承諾擴大家庭醫生數目。

英國醫生協會家庭醫生委員會副主席梅萊爾茨表示,若病人因難以預約家庭醫生,而被迫採取不恰當方法醫治,情況確實令人憂慮。不過對於自由民主黨稱病人有權在1小時內見醫生,梅萊爾茨坦言除非家庭醫生數目不再減少,否則不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