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和集團在本月初宣佈,將中港以外的全球港口業務售予由貝萊德(BlackRock Inc.)等美資組成的財團,包括極具戰略價值的巴拿馬港口。事隔一個多星期,黨媒《大公報》發表評論文章,點名狠批長和「見利忘義」、「漠視國家利益」,直斥其「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文章獲港澳辦在官網全文轉載,引起輿論關注。
中聯辦旗下的《大公報》周四(13日)發表署名評論文章,題為「莫天真 勿糊塗」,全文1,400多字。文章形容中美博奕日趨激烈,美國竭力打壓中國發展,然後提到近日長和出售港口業務的交易,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已表明要收回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而貝萊德行政總裁芬克(Larry Fink)與特朗普私交甚篤,加上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早前出訪向巴拿馬政府施壓,文章質疑今次交易並非普通的商業行為。
文章指失巴拿馬運河衝擊中方利益
文章形容,巴拿馬運河是全球航運的咽喉要道,是中國與拉美、加勒比地區貿易的核心要道,巴拿馬運河被「美國化」後,中國在此的航運貿易勢必受制於美國,中國企業的物流成本與供應鏈穩定性將面臨很大風險。文章又披露華府其中一項行政命令草案,是計劃向中國船隻收取特別停靠費用,並會敦促盟友採取類似措施,否則將遭報復。文章指美國若得逞,將對中國的造船、航運、外貿乃至「一帶一路」造成衝擊,影響香港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甚至破壞全球航運、貿易秩序和安全。
文章最後點名長和,批評「沒有腰骨的跪低」、「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警告有關企業面對「如此大事大義大節」要三思,「好好想想有關問題的性質和要害是甚麼,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甚麼立場、站在哪一邊」。文章同日獲港澳辦在官方網站轉發,多間港媒均有報道。
長和於本月初宣佈以作價228億美元(約1,778億港元),向貝萊德等美資組成的財團悉數出售在23個國家營運的43個港口權益,包括巴拿馬港口90%權益,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陸法蘭強調交易純粹是商業考量,完全無關政治。受消息刺激,長和股價在過去一個多星期急升超過兩成半,周四(13日)收市報49.4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