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論壇.科學建未來」論壇將首度在港舉辦 頂尖學者分享科學發展與未來

科學改變人類生活,推動世界持續進步。首屆未來科學大獎自2016年在北京設立以來,表揚了多名在生命科學、物質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三大範疇有出色貢獻的科學家。為鼓勵更多香港年輕人投身科學研究,促進香港和大灣區的科研發展,香港科學院與香港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合作,聯手於10月23日(日)在香港首次舉辦「香港論壇.科學建未來」論壇(下稱「論壇」),邀請海內外一眾出類拔萃的科學家,共同探索科學為未來建設的方向。

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及「香港論壇.科學建未來」科學委員會聯席主席徐立之(上圖右一)表示,希望憑今次的機會鞏固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的地位,推動香港的科學發展,亦促進大灣區的科研發展。他又稱,中央政府早前宣布啟動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並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他認為這個消息能夠鼓舞更多香港年輕人投身科學研究,準備他日學以致用。

未來論壇理事及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梁頴宇(上圖左二)指出,毗鄰香港的深圳是大灣區的生產及科研臨床實驗基地,只要香港年輕人擁有科學背景,未來在香港以至大灣區的科研前途亦會一片光明。徐立之補充,從科研產業鏈的角度出發,位處上游的香港擁有良好的科研基礎,但香港缺乏成為科研生產基地的條件,所以大灣區規劃有利香港和深圳在政策上配合,建立上中下游齊備的科研生態圈。

港深綫上綫下同步舉行 三大科學範疇學者勢擦出火花

為方便身處不同地方的專家學者和有興趣人士能夠參與,除了假香港科學園舉行實體論壇供240位嘉賓參加外,論壇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學亦設有分會場供內地的嘉賓參加,論壇也同時透過Zoom和中國內地及香港的社交媒體同步直播。中大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及2016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獎者盧煜明(上圖左一)、香港科學院副院長及港大化學系系主任兼講座教授支志明(上圖右二),以及梁頴宇將分別擔任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的討論環節主持嘉賓。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科大校長葉玉如、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多名歷屆和今屆未來科學大獎得主等一流學者將分別參與所屬範疇的主講或討論環節。

著重基礎科學 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

為鼓勵香港年輕人,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及中大榮休化學講座教授黃乃正(上圖屏幕顯示)以今年三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為例。他指出三名得獎者所投身的量子訊息科學(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起初人們不理解這個跨學科領域的用途,後來相關研究逐漸在通訊、探測等層面上得到應用,逐漸獲外界廣泛注意。他又說,世界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生物醫學和半導體是其中的焦點,他呼籲香港年輕人不要輕視基礎科學,這些基礎研究最終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