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據悉提議歐盟祭出最強大貿易工具反特朗普關稅

知情人士透露,若特朗普利用關稅強迫歐盟改變政策,法國希望歐盟考慮對美國使用最強有力的報復性措施。

知情人士指出,法國加入少數歐盟國家的行列,認為應將所謂的反脅迫工具納入考慮範圍,即使這種工具並非首選方案。

受一系列條件和步驟約束的反脅迫工具,最終將允許歐盟部署廣泛的報復性回應,包括對貿易和服務,智慧財產權、外國直接投資和公共採購准入的限制。不過,反脅迫工具的主要目的是震懾,並在必要時回應第三國蓄意利用貿易手段向歐盟或其成員國施壓、干涉其主權政策選擇的脅迫行為。這種反制措施僅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使用。

美國計劃最快於4月2日對全球合作夥伴徵收全面關稅。特朗普表示,這些關稅將糾正不公平的非關稅壁壘,如國內法規和各國的徵稅方式,包括歐盟的增值稅。歐盟表示增值稅是一種公平的、非歧視性稅收,同樣適用於國內和進口商品。

拒絕與美協商核談判 美望免軍事衝突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表示,華府希望與伊朗政府高層接觸,協商新核協議避免爆發軍事衝突。惟伊朗外長阿拉奇(Abbas Araqchi)表明,除非美國改變態度,否則不可能與美國協商新核協議。

威特科夫周日(23日)受訪時表示,美國不需要以軍事手段解決所有問題,呼籲伊朗政府先協商了解雙方立場,可以通過對話或外交手段讓美伊嘗試尋求達成共識。他強調華府已準備與伊朗協商,其他選項並不理想。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早前致函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表明希望在兩個月內達成核協議。哈梅內伊批評特朗普提議是欺騙,直言協商只會收緊對伊朗制裁及加大施壓。

伊朗外長阿拉奇周日表示,除非美國改變施壓政策,否則雙方不可能重啟核協議談判。他上周四(20日)表示,伊朗即將回應特朗普的來信。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Mike Waltz)同日表明,美方尋求全面瓦解伊朗核計劃,必須以全球能夠目睹方式完成。他指伊朗核協商到達關鍵時間,所有選項已在枱面,伊朗是時候放棄擁有核武。

商務部:中國將推動互聯網有序開放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今日(24日)舉行經濟全球化新趨勢與擴大制度型開放專題研討會,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李詠箑表示,將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的開放。

李詠箑在會上表示,目前全國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已減少到29項限制措施,下一步將繼續推進服務業開放綜合試點,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的開放。

政府4月展開小型試驗統計調查 抽選4個地區9000個單位參與

政府統計處將於4月至7月期間,進行一項小型試驗統計調查,測試2026年人口普查的問卷設計和運作,以及就相關安排徵詢住戶意見。

政府指,香港將於2026年進行人口普查,搜集有關本港的人口及社會經濟特徵,以及按地區分布的最新基準資料。統計處已抽選約9000個分別位於東區、觀塘、深水埗和荃灣的屋宇單位參與小型試驗統計調查,被選中的屋宇單位的住戶需提供人口和社會經濟特徵資料。統計處亦會邀請住戶就問卷設計及普查運作提供意見。

被選中的住戶會收到由統計處發出的通知信,住戶可依照通知信上的資料登入「網上問卷系統」填報問卷,或致電普查熱線18 2026進行電話訪問。統計處的統計員亦會到訪未回應的住戶進行面談訪問。

統計處提醒,若住戶沒有向統計處提供聯絡資料,該處不會主動致電、發送電子郵件或文字短訊給住戶。統計員會穿着背心制服和攜帶政府僱員身份證/統計員身份證及由統計處簽發的身份證明書,以供識別。

政府強調,這項統計調查是根據《普查及統計條例》(第316章)第IIIA部的規定進行,搜集的個別人士及住戶資料會嚴加保密。

美參議員戴安斯:中方須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 否則難談關稅

正在北京訪問的美國參議員戴安斯表示,中方必須採取行動,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否則美中難以就關稅和貿易問題磋商。

戴安斯是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後首位訪華的美國國會議員。據彭博報道,戴安斯表示,中方已經清晰理解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立場,期待見到中方採取果斷的行動。

特朗普上星期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不久的將來訪美。戴安斯表示,美中雙方都期望舉行高級別會晤,但未有具體日期,下一步兩國政府會進行對話,並可能在年底前安排特朗普與習近平會晤。

戴安斯還透露,計劃在參議院確認前佐治亞州參議員珀杜出任駐華大使後,會安排跨黨派代表團訪問中國。

英國2014年已有報告指 斷電恐癱瘓運作

英國倫敦希斯路機場(Heathrow Airport)因火災停電,全面關閉18小時後恢復運作。英媒指有顧問公司早於2014年發表報告,揭示該機場關鍵弱點為電力供應,一旦斷電恐令機場運作癱瘓。

大型顧問公司Jacobs於2014年11月發布報告,指希斯路機場長年僅依賴三個變電站取電,因此供電成為關鍵弱點。

報告提到,機場和營運商除了管理超出機場控制範圍外的供應和電網服務外,也要承擔管理電力供應風險的責任。

Jacobs在報告中提到,雖然機場可透過發電機或後備電池暫時支援部分服務,但與機場主要輸電綫路的連接仍為關鍵弱點。

報告亦稱,停電或導致機場處理乘客、行李和飛機的功能中斷,並可能需要關閉受影響的航站大樓區域,甚至關閉整個機場。

該公司警告,由於機場系統復原需時,即使是短暫斷電也可能產生長期影響。

英媒指希斯路機場已於上周六(22日)全面恢復運作,以該機場作主要樞紐的英國航空表示,旗下航班當日執行率約為9成,並承諾周日(23日)的航班執行率將接近百分百。

能源部上周六宣布,已委託國家能源系統營運商緊急調查停電事故。

機場營運商亦已委託獨立董事會成員、前交通大臣凱利(Ruth Kelly) 審查機場危機管理計劃及應對措施,以提高機場的應對能力。

總理卡尼擬提前至4月28日大選 將首度角逐國會議員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預計於周日(23日)宣布,提前於4月28日舉行大選。卡尼料會首度角逐國會議員,會參加安大略省內皮恩(Nepean)選區的選舉。

卡尼3月初勝出自由黨黨魁選舉後,取代杜魯多(Justin Trudeau)成為新任總理,但他以往從未擔任民選公職,外界已預期他會提前原定最遲於10月舉行的國會大選。

自由黨上周六(22日)於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發文,證實卡尼會於下届大選出戰渥太華的內皮恩選區。

該黨指卡尼在渥太華養育孩子、致力參與公共服務並始終回饋社區。而卡尼也表示,他很榮幸能在內皮恩參選。

法新社引述加國政府消息指,卡尼將於當地周日中午發表全國演説,正式宣布提前大選。

加拿大下議院一共有343席,自由黨需贏得172席或以上才能成為多數黨。如加拿大落實於

是否使用DeepSeek?蘋果CEO庫克:感覺很好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京舉行,據內媒報道,蘋果CEO庫克(Tim Cook)被問及是否有使用過DeepSeek時,他回答當然,並形容感覺很好(That’s great)。

論壇主要中方代表包括商務部部長王文濤 、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聯想集團(00992)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小鵬汽車(09868)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何小鵬、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宇樹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等。

據年會主要外方代表名單,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首席執行官博樂仁(Roland Busch)、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Jay Y. Lee)、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Oliver Zipse)、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高通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安蒙(Cristiano Amon)等參加。

李強晤美參議員戴恩斯:中美必須對話而非對抗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親特朗普共和黨參議員戴恩斯(Steve Daines)與美國商界領袖一同和中國總理李強會面。

據新華社報道,李強表示,當前,中美關係發展來到一個新的重要節點,雙方應該選擇對話而不是對抗,選擇合作共贏而不是零和博弈。希望美方同中方更多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應合作以解決貿易不平衡

李強指出,越是中美關係面臨困難,越要把中美經貿合作的大盤子守護好、發展好,持續不斷為兩國關係注入穩定性。打貿易戰沒有贏家。沒有哪個國家的發展繁榮是靠加徵關稅實現的,只能靠開放、靠合作,應當通過做大合作蛋糕,用更多利益增量去解決貿易不平衡等問題。歡迎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企業來華分享發展機遇,將積極推動解決企業合理訴求,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持續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美方人士表示,中國近幾十年來發生很大變化。美國企業積極參與和支持中國發展,願繼續投資中國,加強對話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努力推動兩國關係持續發展。

綜合路透社等外媒報道,陪同戴恩斯參加會晤的包括高通(Qualcomm)、輝瑞、聯邦快遞和嘉吉公司的行政總裁,以及波音的全球高級副總裁。此前他亦同企業高層一起出席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戴恩斯在介紹這些美國CEO時表示,這7家公司在中國經商的年限合計超過275年。每家公司都在這裏經營了數十年,發展在華業務,做出重大貢獻。

據新華社報道,戴恩斯昨日(22日)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會面,何立峰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願同美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開展坦誠對話。

他指中美之間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空間,可以成為夥伴和朋友,相互成就、共同繁榮,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戴恩斯則表示,美中關係非常重要,雙方應加強對話,他願在這方面多做些實事。

美聯儲議息結果具穩定市場作用 未來減息目的成關鍵

美聯儲剛剛公佈最新利率點陣圖維持不變,顯示本年底的利率中位數為3.9%。若以每次減息0.25%計算,今年存在兩次的減息機會,與去年12月美聯儲官員的預期是一致。然而,自年初以來,雖然進口關稅的消息一直圍繞市場,美股的反應相對平淡。直至最近,市場開始憂慮經濟放慢,導致美股跌穿200天長期平均線;相反美聯儲則沒有改變其利率政策的取態。這是否代表投資者較美聯儲悲觀?

經濟若遜於預期 會加快減息

在是次會議中,美聯儲認為經濟前景不確定性有所上升。因此,筆者認為今次利率點陣圖維持不變,並不代表美聯儲對於未來經濟判斷與去年一樣。至少美聯儲下調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共上調了通脹及失業率的預測,這與官員於會中提及政策不確性增加是吻合的。

在會上,美聯儲亦表示關稅對通脹的影響是屬於暫時性,筆者認為這代表利率再度上升的機會較低,相反當經濟遜於預期時,美聯儲便可以透過加快減息以保護經濟。

減息目的影響資產價值

至於未來減息對於不同資產的影響,便要視乎美聯儲減息的目的。若因為通脹真正逐步回落且經濟沒有進入衰退,促使美聯儲有條件下調利率,預期這將有望提高流動性,從而支持股市表現。

相反,若減息是基於保護經濟,那麼便要視乎減息幅度是否夠大,且股市的調整是否已經足夠,預期在股市未及作出反應時,美國國債或黃金將更為受惠。

筆者認為以目前的經濟及通脹數據作判斷,美聯儲先採取維持利率不變,並等待關稅影響陸續浮現才調整利率取向,為市場帶來一定的穩定作用。美股三大指數在早前的調整後有一定反彈,但是在執筆時收市仍低於200天線,預期在市場未有改變關稅對經濟影響的憂慮下,美股波動性仍然較高,美股仍需要等待催化劑才出現明顯轉勢,故目前風險管理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