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據報使用國產芯片訓練AI模型 成本降低20%

  • 螞蟻集團用國產芯片訓練AI模型
  • 成本降低20%,訓練結果與英偉達相似
  • 或加劇中美科技競爭

中資企業爭相發展人工智能(AI),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馬雲旗下螞蟻集團透過使用國產半導體來訓練其AI模型的技術,藉以將成本降低20%。

消息人士指,螞蟻集團使用包括同系公司阿里巴巴 (09988) 及華為在內的國產芯片,採用混合專家(MoE)機械學習的方式訓練模型,而訓練結果與使用英偉達Nvidia(美:NVDA)的H800等芯片相似。

螞蟻集團仍使用英偉達芯片進行AI開發
報道又稱,螞蟻集團仍在使用英偉達的芯片進行AI開發,但現時主要使用超微半導體AMD(美:AMD)及國產芯片等替代品來訓練最新模型。螞蟻集團早前發布一篇研究論文,聲稱其模型有時在特定基準指標上勝過了facebook母公司Meta(美:META)。

報道稱,螞蟻集團使用國產芯片訓練模型,將會加劇中美之間的科技競爭。螞蟻集團拒絕評論。

現時企業採用MoE模型進行訓練時,主要採用英偉達的高效能芯片,但其成本對很多小型企業來說屬偏高,限制其廣泛採用。

小米擬配股最多集資413億、折讓4%至7% 月內第二宗400億以上批股

  • 小米集團「以先舊後」配股集資最多53億美元
  • 小米銷售文件的配股價範圍相當於折讓4%至7%
  • 對手比亞迪剛完成配售1.298億股新H股

根據本報獲得的銷售文件顯示,小米集團 (01810) 計劃以先舊後新方式融資最多53億美元(約413.4億港元),配售價格為每股52.80至54.60元,相當於折讓最多7%。小米銷售件顯示,集資主要用於業務用途,高盛及中金在是次交易擔當整體協調人。

今次小米集團配售股份涉7.5億股B股,相當於現有B股總數的3%,已擴大B股總數的2.9%,以周一收市價57元計,小米配售價大約折讓4%至7%。小米股價過去12個月累升2.86倍,單計年初至今亦升近64%。

款項用途方面,據了解,小米集團擬將款項淨額用於加速業務擴張;投資研發以進一步提升技術能力;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鄭永年:中國轉向技術原創 美西方打壓為時已晚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昨日(23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受訪時表示,隨著中國轉向技術原創,美國與西方打壓限制事實上為時已晚,甚至未來西方可能在一些原創技術上依附於中國。

鄭永年強調,中國正在轉向技術原創,這一趨勢不僅讓外部壓力顯得蒼白無力,更為中國未來的發展開辟新道路。他預測,未來西方在某些原創技術上,甚至可能對中國產生依賴。

他認為,制裁與打壓無法阻擋中國前進的步伐。相反,它們將激發中國更大的創新動力和發展潛力。他堅信,在未來十年或更長的時間裡,中國將在一些原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讓西方刮目相看。

對於近期爆火的DeepSeek和電影《哪吒2》,鄭永年說,二者都是以先進技術為核心的產品,但其實都只是「冰山一角」,無論在杭州還是深圳都是如此。從現代化的經驗來看,日本、韓國等亞洲經濟體基本採取同樣的方式,但中國更有效,規模也更大。

王文濤晤美國最大農產品企業嘉吉CEO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今日(24日)會見美國最大的農產品企業嘉吉公司(Cargill)CEO尚博遠(Brian Sikes)。王文濤表示,中國將繼續保持開放,並歡迎外資企業來到中國發展。

總理李強昨日(23日)在北京會見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美國參議員戴恩斯和嘉吉等部分美企代表。尚博遠表示,希望此次李強與戴恩斯一行的會面能夠成為中美強有力對話的開端。他相信,在中國未來的50年將是嘉吉公司最好的50年。

王興3月3度減持理想汽車 套現5.3億元

聯交所披露,身兼理想汽車 (02015) 非執董的美團 (03690) 董事長王興,於3月3度減持理想汽車,套現共5.3億元。減持完成後,持股由3.79億股或21.22%,減至3.74億股或20.94%,累計減持500萬股。

3月19日,王興在場內減持150萬股,每股平均價109.1931元,涉資1.64億元。

3月20日,王興在場內減持200萬股,每股平均價107.1994元,涉資2.14億元。

3月21日,王興在場內減持150萬股,每股平均價102.1508元,套現1.5億元,

資料顯示,王興2024年亦是3月亦3度配股減持,當時持股由21.76%減至21.53%,共套現5億元。反映是理想業績後,股東慣常的減持套現行動。

比亞迪去年多賺34%至402.5億人幣 海外收入佔比

  • 比亞迪去年收入增長29%
  • 純利增長34%,每股派3.974元
  • 擬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

創立30周年的比亞迪 (01211) 於深交所公布業績,按中國會計準則,去年收入777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多29%;純利402.54億元,增長34%。比亞迪表示,擬每10股派發股息39.74元(含稅),即每股派3.974元。

比亞迪海外收入大增近4成、佔比升至28.6%
按分部計,比亞迪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6173.82億元,增27.7%;手機零件、組裝及其他產品業務收入1596.1億元,增34.6%,兩業務佔收入比例為79.45%及20.54%。

若以地區計,比亞迪的内地及港澳地區收入5552.2億元,增加25.6%;佔比71.45%。海外收入為2218.8億元,增加38.5%,佔比28.6%,增加1.95個百分點。

累計研發投入1800億人幣
比亞迪指,全年研發投入542億元,按年升35.7%,累計研發投入1800億元。現金儲備為1549.37億元。截至去年底,比亞迪資產負債率為74.64%,按年減少3.22%;現金儲備為1549.4億元。

集團表示,新能源車銷量持續強勁增長,按年升40%,蟬聯中國汽車市場車企銷售冠軍,中國汽車市場品牌銷售冠軍、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售冠軍,11月全球首家第1000萬輛新能源車下綫。

擬動用不超過600億閒置資金 買理財或債券產品
比亞迪同時表示,擬動用不超過600億元閒置資金,在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購買低風險理財或債券產品。

大摩調高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測至4.5%

摩根士丹利將中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上調50個基點至4.5%,但仍預計受美國關稅和應對性政策措施的影響,經濟增長將從第二季開始放緩。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報告指出,基於高於預期的起點和穩健的資本支出勢頭,將中國今年GDP增長率預測上調至4.5%,與市場預期一致,但仍預計受美國關稅和應對性政策措施的影響,經濟增長將從第二季開始放緩。

報告又指出,人行可能會允許人民幣小幅貶值,放鬆流動性,並在今年下半年降息,以支持經濟增長並適應財政寬鬆政策。在人民幣匯率方面,預計在2025年年中達到7.35,至年底達到7.5。

大摩認為,人行可能認為穩定的貨幣和合理的國債收益率可以更好地穩定市場對未來增長的預期。反過來,自1月中旬以來,銀行間流動性一直保持相對緊張,7天銀行間貸款利率遠高於政策性回購利率。

該行稱,基於經濟增長強勁,人行近期可能不會偏離這一框架,但隨著出口放緩、經濟增長放緩以及通縮壓力加劇,政策權衡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發生轉變。

內房重組消息:融創中國清盤聆訊押後至4月28日 佳兆業離岸重組計劃獲批

  • 融創中國清盤聆訊延至4月28日
  • 呈請由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公司提出
  • 呈請人表示該公司沒有可行的重組計劃

多家債務沉重的內房公司在香港尋求境外債務重組或面臨清盤呈請。周一(24日),香港法院宣布將融創中國 (01918) 清盤聆訊押後至4月28日進行,而佳兆業集團 (01638) 的離岸重組計劃就獲得法院批准。

融創中國清盤呈請由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公司提出。融創中國股價跌逾1%,低見1.62元。報道指,呈請人在聆訊會上表示,該公司沒有可行的重組計劃。融創中國曾在1月表示,不排除進行第二次離岸債務重組。

佳兆業集團股價半日乾跌3%,報0.19元,成交僅7.7萬元。

法國據悉提議歐盟祭出最強大貿易工具反特朗普關稅

知情人士透露,若特朗普利用關稅強迫歐盟改變政策,法國希望歐盟考慮對美國使用最強有力的報復性措施。

知情人士指出,法國加入少數歐盟國家的行列,認為應將所謂的反脅迫工具納入考慮範圍,即使這種工具並非首選方案。

受一系列條件和步驟約束的反脅迫工具,最終將允許歐盟部署廣泛的報復性回應,包括對貿易和服務,智慧財產權、外國直接投資和公共採購准入的限制。不過,反脅迫工具的主要目的是震懾,並在必要時回應第三國蓄意利用貿易手段向歐盟或其成員國施壓、干涉其主權政策選擇的脅迫行為。這種反制措施僅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使用。

美國計劃最快於4月2日對全球合作夥伴徵收全面關稅。特朗普表示,這些關稅將糾正不公平的非關稅壁壘,如國內法規和各國的徵稅方式,包括歐盟的增值稅。歐盟表示增值稅是一種公平的、非歧視性稅收,同樣適用於國內和進口商品。

拒絕與美協商核談判 美望免軍事衝突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表示,華府希望與伊朗政府高層接觸,協商新核協議避免爆發軍事衝突。惟伊朗外長阿拉奇(Abbas Araqchi)表明,除非美國改變態度,否則不可能與美國協商新核協議。

威特科夫周日(23日)受訪時表示,美國不需要以軍事手段解決所有問題,呼籲伊朗政府先協商了解雙方立場,可以通過對話或外交手段讓美伊嘗試尋求達成共識。他強調華府已準備與伊朗協商,其他選項並不理想。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早前致函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表明希望在兩個月內達成核協議。哈梅內伊批評特朗普提議是欺騙,直言協商只會收緊對伊朗制裁及加大施壓。

伊朗外長阿拉奇周日表示,除非美國改變施壓政策,否則雙方不可能重啟核協議談判。他上周四(20日)表示,伊朗即將回應特朗普的來信。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Mike Waltz)同日表明,美方尋求全面瓦解伊朗核計劃,必須以全球能夠目睹方式完成。他指伊朗核協商到達關鍵時間,所有選項已在枱面,伊朗是時候放棄擁有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