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第四季營收增20.1%  經調整利潤98.5億人幣勝預期

  • 美團第四季營收增長,勝過預期
  • 核心本地商業分部收入增長
  • 新業務經營虧損持續收窄

美團 (03690) 公布2024年第四季業績,期內營收884.8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20.1%,勝過預期的877億元;期內溢利62.22億元,按年增180.7%;經調整盈利98.49億元,按年增125.1%,勝過預期的93億元。

2024年第四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分部收入按年增長18.9%,至656億元;經營溢利按年增長60.9%,至129億元;經營利潤率按年提升至19.7%。新業務分部收入按年增長23.5%,至229億元;新業務經營虧損按年收窄55.0%,至22億元;經營虧損率按年改善至9.5%。

美團表示,未來繼續推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賦能商家運營,釋放消費需求,加大對AI、無人機配送、自動配送車等前沿科技及相關應用的投入。

證監會正式指引:IPO認購收最低10%預付金 券商須確認客戶遵FINI投資者識別文件證明

  • 證監會完成審查8家券商新股IPO孖展行為
  • 指引IPO認購收最低10%預付金
  • FINI機制改變孖展認購生態

近期部分零售經紀行力谷「零息百倍」孖展,催生一批孖展認購已達數千億的新股,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上月表明正主題審查券商新股孖展行為。證監會表示,近日完成對數家選定持牌法團在提供首次公開招股認購及融資服務時的相關風險管理手法及監控措施,並就首次公開招股融資及首次公開招股認購的做法方面的預期操守標準,向持牌法團提供指引。

證監會指,就未獲客戶預先繳足資金的首次公開招股認購指示,持牌法團應向該等客戶收取最低相等於其認購金額10%的預付認購資金。

此前已有本地傳媒報道,證監會正諮詢業界回復以往一般收取10%按金做法,但考慮給予券商彈性,客戶可用股票持倉作抵押品抵銷部分按金。

券商須確認客戶遵FINI投資者識別文件證明
財務風險管理上,證監會指,持牌法團在向客戶提供首次公開招股融資借貸時,應評估其自身的財政能力及流動資金以及客戶的信用可靠度。尤其是持牌法團應在提供首次公開招股服務前對其財政及流動資金狀況作出評估,以估算對速動資金的影響及資金需求,從而決定其首次公開招股服務策略,包括首次公開招股融資貸款總金額上限,以及動用內部資金或透過向外借貸來為客戶的認購提供融資貸款,在向客戶授出首次公開招股融資貸款前評估客戶的財政能力,並在有需要時收取最低金額為高的預付認購資金。

另外,證監會提醒,持牌法團應採取合理程序以確保就首次公開招股認購而提交至FINI的客戶識別信息是準確。

證監會表示,是次檢視發現,相關的選定持牌法團在進行首次公開招股融資活動時存在缺失,包括在尚未確保客戶具有足夠的財政資源支付相關認購款項時,便接納該客戶的認購指示。某些持牌法團不審慎和進取的融資手法,或使自身及其客戶蒙受過度的財務風險,例如當客戶獲配發的股份數目超逾其財政能力所能承擔時,持牌法團將會面臨的客戶違約風險。

在FINI機制2023年實行後,券商面對客戶超額認購時,由以往需要為全數超額金額鎖定資金,轉為只須預繳公開招股中可獲配發最高股數的金額(計及回撥機制)。這可大大壓縮熱門新股對港元體系流動性影響,但單一經紀孖展認購金額漸變成「數字遊戲」。

梁鳳儀2月時稱,留意到FINI啟用後,部分新股出現孖展認購超額數以千倍,提醒投資者要小心新股實際需求是否如超購倍數所顯示。她直言,部分大額超購新股上市初期表現不如理想,認購超購倍數的「含金量」或不如從前。

內地據報將收儲鈷、銅等金屬 充實國家戰略儲備

彭博社引述消息指,中國計劃今年增加對關鍵工業金屬的戰略儲備,在能源轉型需求增加、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之際,此舉意在確保關鍵礦物供應的可靠性。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計劃收儲的金屬中包括鈷、銅、鎳和鋰。中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已對部分金屬品種進行詢價及招標。

發改委沒有回覆彭博社查詢。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本月早些時候在向全國人大會議提交的報告中提到了這一計劃,稱中國將「加快落實戰略物資增儲年度任務」。

中國政府的收儲主要着眼於在供應短缺時有能力滿足需求,不過儲備庫存也可用於調節供應和穩定價格。雖然政府偶爾會宣布一些收儲計劃,但時間和數量等細節通常不對外公開。

另外,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周四(20日)簽署行政命令,動用緊急權限以提高國內廣泛使用的關鍵礦物乃至煤的產量,降低進口依賴兼抗衡中國幾乎壟斷這個產業的地位。

報道指,這是特朗普為增加美國能源和礦物產量採取的最新舉措。

親特朗普參議員訪華將晤高官 分析:展開幕後談判

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關係密切的美國蒙大拿州共和黨參議員戴恩斯(Steve Daines)訪華,明日(22日)將在北京會見中國高級別領導人,分析認為戴恩斯此行或展開中美幕後談判。中國外交部回應指,中方歡迎戴恩斯參議員訪華,也歡迎包括國會議員在內的美國各界人士訪華。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稱,中方一貫認為中美關係保持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據彭博社,戴恩斯將成為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首位公開與中國高級別官員會面的美國政界人士。

戴恩斯上周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此次行程,此前不久,他剛剛與特朗普會面。他表示,特朗普「很高興我將貫徹他的『美國優先』議程」。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埃雷羅(Alicia Garcia Herrero)指出,戴恩斯訪華是一種在幕後談判的方式。她認為,特朗普希望達成協議,以便為美國重新工業化贏得時間。而中國希望達成協議,因為出口受到的影響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市場無法承受更多的關稅,尤其是美國市場。

內媒澎湃新聞則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刁大明表示,作為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首個訪問中國的共和黨陣營高級別官員,戴恩斯訪華對於中美互動而言能發揮一定的穩定作用,「作為議員來中國走走看看、了解一些情況、見一些人,在任何時候這種訪問、這種互動都是積極的。」

刁大明表示,戴恩斯此次是以議員的身份單獨訪華,更多地是在行使國會議員的相應職能,因此他此訪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特朗普的政策選擇,恐怕還有待觀察,「他可能代表個人、代表蒙大拿州,甚至代表國會內的某些聲音,但很難代表白宮。」

或為中美峰會鋪路

特朗普多次暗示,願意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本周表示習近平將在「不太遙遠的未來」訪問華盛頓。北京則對此回應稱:「沒有信息可以分享。」按照北京慣例,在中美元首面對面會談前,兩國通常會先進行高級別會談,以確定談判的輪廓。

在上一次貿易戰期間,戴恩斯在2019年與包括時任中國最高貿易談判代表劉鶴在內的高層舉行了高級別會議,此前他先與特朗普進行了交談。他還是一位罕見具有在華工作經驗的美國政界人士,曾在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工作了六年,擔任寶潔公司的高管。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戴恩斯希望這次能有機會與習近平會談,為峰會鋪路。這樣的會議只可能在最後一刻才會確認,且有先例可循。2023年10月,習近平與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舒默舉行了會晤,當時北京和華盛頓正在為之後一個月在美國加州舉行的領導人會議做準備。

葉劉淑儀引述法律界:看不到香港有何法律可阻交易 無考慮國家利益令人非常失望

長和賣港口風波持續,繼多位行會成員、立法會議員出文質疑長和不顧及國家利益,呼籲三思,行會召集人、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今日亦在社交平台撰長文質問:「企業如果不考慮國家利益、出售重要戰略資產時不預先和國家諮詢,將來如何能在大風浪中站得穩?」

葉劉淑儀引述商界及法律界人士指,相關協議很難被推翻,同時亦看不到香港有甚麼法例可以阻止這筆交易進行。因為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當中不牽涉任何中國境內資產,要阻止其出售相當困難。

葉劉淑儀:

表面上雖然這是一宗商業買賣,但其實這對國家傷害很大,因為當中牽涉很多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港口,國家自2013年來足足苦心經營十多年,出售後意味著中國亦失去了寶貴的戰略性資產。

葉劉淑儀續指,中美談判如箭在弦,貿易戰一觸即發。在此情況下,作為香港企業竟無考慮國家利益、戰略及國際形勢,只是找來財團促成「大deal」,令人非常失望。雖然商業上或許是非常精明的交易,長和淨賺接近190億美元,但從對國家責任層面來說則令人失望。

葉劉:出售重要戰略資產前不諮詢國家 將來如何能在大風浪中站得穩?
她認為,做生意當然可以說「在商言商」,一切從利潤出發。但相信大家也看到當今大勢,地緣政治對經貿發展影響極為深遠。又指現時美國政策明顯是以國安及國家利益為先,一切都是「America First」,質疑企業如果不考慮國家利益、出售重要戰略資產時不預先和國家諮詢,將來如何能在大風浪中站得穩?

美法官禁存取社會保障私人數據 SSA要求釐清限制

美國一名聯邦法官周四(20日)下令,禁止由富豪馬斯克(Elon Musk)率領的效率部(DOGE)存取美國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SSA)的私人數據,SSA要求釐清禁令限制。

馬里蘭州區域法官霍蘭德(Ellen Lipton Hollander)表示,雖然解決SSA的潛在詐騙﹑浪費及管理不當符合大眾利益,但強調不等同政府為此藐視法律,批評DOGE入侵數以百萬美國民眾的私人生活,裁定DOGE不可肆無忌憚存取數以百萬美國民眾數據。

彭博社引述SSA暫代局長杜德克(Leland Dudek)報道,法庭禁令限制DOGE相關人士使用機構系統過於廣泛,適用於全體員工,如果未有釐清禁令,將遵守禁令禁止所有SSA人員的系統存取權限。

霍蘭德指出案件核心為SSA同時DOGE 10人無限制存取數百萬美國民眾的紀錄。SSA前任及現任員工表示,DOGE人員可存取的數據包括提供曾申請或獲提供社會安全號碼的民眾個人資料。

白宮發言人批評霍蘭德的裁決,指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將持續尋求訴諸所有法律手段,確切執行美國民眾意願。發言人指控,裁決為另一次法官濫用司法系統,嘗試阻止特朗普解決聯邦政府浪費﹑詐騙及濫用問題。

擬要求歐洲加拿大增3成武器儲備 美國料支出不變

《彭博社》周四(20日)引述消息報道,北約(NATO)正討論新軍事能力目標,可能要求歐洲盟國及加拿大增加3成武器儲備,而美國料無需調整支出。

北約盟國計劃在6月初比利時舉行的北約防長會議前,通過新軍事能力目標,並取代該組織在俄烏戰爭爆發前制定的目標。

《彭博社》引述一位北約官員指,如要達到新目標水平,大多數歐洲盟友和加拿大需付出龐大資金,美國料不需要改變支出。

據悉,北約新目標要求歐洲盟友和加拿大在各行業的軍備數量普遍增加30%,而部分類別則會有輕微增幅或減幅。

北約高層預測,各國需時5年至15年實現新目標,北約歐洲盟國及加拿大需增強軍事實力,並減少依賴美國。

《彭博社》指,美國基本上可利用現有裝備達到新目標。不過大多數北約盟友需提高國防開支比例,至佔本地生產總值(GDP) 3%以上的水平。

據悉,北約下一階段重點關注五大領域,包括防空系統、縱深火力、後勤、通訊和資訊系統、地面機動能力。

各國料增加軍備庫存和配套以支撐上述領域,並將防空系統列為全體盟友都需加強的領域。

即使歐洲增強軍事實力,美國仍為重要中堅力量,特別是在情報偵察、後勤、核潛艇等高端戰鬥力領域。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一再指責北約的歐洲成員國利用美國,未有投入足夠資金加強國防。他威脅美國將退出北約,要求盟友上調軍費比例至佔GDP的5%。

自特朗普勝出總統大選以來,歐洲國家紛紛加強國防開支,重新考慮其軍事定位。

特朗普認憂濫用 設退款機制「送客」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承認,憂慮可能有人會濫用早前宣布推行的500萬美元(約3900萬港元)移民美國「金卡」(gold card)計劃,但稱將有退款機制並讓相關人士離開。

特朗普在周三(19日)的訪問中坦承,金卡可能潛藏弊病,吸引任何不懷好意之士濫用作為進入美國的渠道。但他表示,發現「有心人士」後將會退還金錢,並讓有關人士離開美國。

同時,特朗普指金卡計劃申請人可能會面臨適當審查,並承認申請人數可能眾多,惟他隨即改口稱認為金卡將會十分成功。

主持亦追問特朗普,為何認為美國公民身份能以金錢量化出售,以及此舉如何符合其持續提倡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特朗普回應,提出金卡是因為自己確是「美國優先」,未作更多解釋。

特朗普於2月宣布,計劃廢除外國投資者簽證計劃,改為推行「金卡」(gold card),讓外籍人士以500萬美元(約3900萬港元)移民美國。有反對者批評,特朗普不再視公民權為建設共同國家的任務,而是一項資產,成為美國公民變成僅限富人的高端大宗商品。

江蘇宏信2625今日起招股 一手入場費3030元

江蘇宏信 (新上市編號:02625) 今日(21日)起至26日招股。江蘇宏信計劃發行5356.2萬H股,一成在香港作公開發售,招股價介乎2.5元至3元,集資最多1.6億元,每手1000股,一手入場費3030.3元。江蘇宏信預期將於3月31日掛牌,綽耀資本為獨家保薦人。

江蘇宏信是一家糧油批發商,總部設在揚州,主要集中在蘇中地區以「宏信龍」品牌經營超市及便利店零售業務。在江蘇省經營51間超市及109間便利店,其中49間超市及108間便利店位於揚州市,兩間超市及一間便利店位於泰州市。除超市及便利店外,亦於揚州經營 兩個商城,即江都商城及宏信龍購物中心。

去年首9個月收入10.1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8%,期內溢利2407.8萬元人民幣,退倒21.1%。

江蘇宏信引入Top Legend為基石投資者,最高投資金額500萬元。

所得款項淨額的30.9%將用作開設新零售店舖;41.2%將用作建立新配送中心;26.8%將用作建立新的中央廚房;1.1%將用於增強其ERP系統及基礎設施系統。

「排隊黨」入駐運輸署牌照事務處 代取號/代辦理/佔用空間日賺數千元

以往購買演唱會門票或預約運動場,不時能見到「排隊黨」代為訂購。然而,TVB節目《東張西望》在周二(18日)節目中,指今在運輸署申請、續領駕駛執照取號不僅出現代為取號,甚至還有代辦「一條龍」服務。

這對親自到運輸署辦理業務的市民而言十分困擾,苦主陳小姐稱,以往只需半個小時即可完成而今需要花費5個小時。

牌照代辦|提前1小時到場已無號
按照規定,內地司機在符合特定申請條件下, 毋須經過香港考試即可「免試簽發」香港駕駛執照;而「排隊黨」則公然在小紅書廣發收費代取號及代辦服務,似有組織,至運輸署牌照事務處每日開門前都已是人山人海。

剛從國外回港的陳小姐表示,日前她前往牌照事務處申請駕駛執照,事務處還未開始派號,而她剛行至樓下便有人向她拉生意;陳小姐提早1小時到達事務處,她相信是能夠拿到號的,惟到現場後發現已有很多人,她被告知已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