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高舉扶持商家策略 對業務有何影響?

  • 市場監管要求平台公平競爭
  • 王興強調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 美團將減少補貼避免內卷

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早前曾約談京東 (09618) 及美團 (03690) 等平台企業,要求公平有序競爭,共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切實維護消費者、平台內經營者和外賣騎手的合法權益。傳遞反「內卷」信號。美團創辦人王興在業績會議中多番強調要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為餐廳和商家營造有利經營環境,但最終是否能夠實現?

要避免過往低價競爭模式

內地互聯網巨企近年接連進軍外賣平台業務,更不斷增加補貼以爭取市佔率。王興指,目前行業非理性的補貼競爭長遠難以持續,強調公司將會不惜一切代價贏得這場競爭。

外賣行業以往出現低質量及低價模式的非理性補貼競爭,現時已不能重回過往激進補貼的競爭模式。只有能夠有效激活消費者、商戶和配送網絡這三大支柱,才能實現可持續增長,避免出現進一步「內卷」。

王興在業績會上也表明會採取積極措施,提高整個行業的質量,優化商戶的在線業務環境。反對行業內不必要的過度競爭。公司早前已宣布,將在未來3年投入1,000億元,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為餐廳和商家營造有利經營環境。顯示扶持商家策略已成公司首要任務

補貼戰扶持商家最終或影響往後業績

從美團最新公布的季績中,集團首季配送服務收入及佣金按年升幅均超過2成,前者收入增長主要受惠會員項目使配送服務收入中扣除的補貼減少,顯示公司正避免陷入補貼戰。

王興提到,近期其他平台仍維持很高補貼比例,情況可能會持續,公司將在公平有序的競爭原則前提下增加投放,以捍衛市場地位。更預計第二季核心本地商業收入按年增長,將較首季放緩,分部的經營利潤按年將顯著下降。即是扶持商家的策略最終受影響的,可能是公司未來一季甚至更長時間的業績。

美團王興:行業非理性補貼競爭策略難以持續 將不惜一切代價取勝 集團料短期業績或波動

  • 美團首季營收增長,溢利遠超預期
  • 核心本地商業分部利潤率提升
  • 新業務經營虧損收窄,海外業務突破

美團 (03690) 公布2025年首季業績,集團董事長王興在業績會議上被問及京東 (09618) 加入外送行業,會否引發競爭,他回應指,目前行業出現非理性的補貼競爭,但相關情況長遠難以持續,公司將不惜一切代價贏得這場競爭(win the game),因為勝出者的地位是非常有價值(valuable)。

公司期內營收865.5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18.1%,高於預期854億,按季則減少2.2%;期內溢利100.57億元,按年增87.3%,勝市場預期86.3億元;經調整純利109.49億元,按年增46.2%,勝過預期97.3億元。

王興指,公司歡迎新參與者進入外賣與即時零售市場,惟目前行業存在以低質和低價為特徵的非理性補貼競爭,中國外賣行業應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平台和商家都不應回到過去那種激進補貼驅動的競爭模式。

當行業非理性補貼退場後,消費者最終會選擇那些可提供最佳體驗和可靠服務的平台,故公司會進行必要投資,鞏固消費者以及業界領先地位。鑑於競爭加劇,預計短期業績將出現波動。

核心本地商業分部經營利潤率提升

今年首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分部收入按年增長17.8%,至643億元,按季則微跌1.9%,公司指,是受即時配送交易筆數減少及春節假日期間商家營銷支出減少所影響;期內分部經營溢利按年增長39.1%,至135億元;經營利潤率按年提升3.2個百分點至21%。主要由於收入增長及經營利潤率提升。

公司指,除繼續迭代「拼好飯」和「神搶手」,滿足消費者對需求外,亦推出「明廚亮灶」行動以改善食品安全透明度,還引入其他措施幫助品質商家獲得更多平台曝光。此外,公司早前已宣佈將在未來三年投入1,000億元,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集團又提到,「美团閃購」首季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多個消費品類實現顯著增長,包括飲料 零食、3C產品、家用電器、美妝個護和其他非食品類。將持續推進「美团閃電倉」建設。「美团閃電倉」的數量及訂單佔比持續上升,尤其在低線市場。為順應即時零售蓬勃的發展趨勢,公司4月正式發佈即時零售品牌「美团閃購」。

Keeta沙特阿拉伯業務有突破

首季美團新業務分部收入按年增長19.2%,至222億元;新業務經營虧損按年收窄17.5%至23億元;經營虧損率按年改善4.6個百分點至10.2%。主要由於集團改善食雜零售業務的運營效率及營銷效率,部分被海外業務的相關成本增加所抵銷。

集團提到,海外業務取得顯著突破。Keeta在沙特阿拉伯充分展現了其產品實力和技術優勢,正迅速躍升為當地備受歡迎的餐飲外賣平台之一。

首季銷售及營銷開支顯著下降

美團首季銷售成本按季減少1.6%至541億元,佔收入百分比為62.6%,金額減少與季節性因素導致的收入減少一致,部分被海外業務的相關成本增加所抵銷。

期內銷售及營銷開支按季減少10.1%至156億元,佔收入百分比由去年第四季19.6%,按季下降1.6個百分點18.0%。金額及佔收入百分比減少主要是由於推廣、廣告及用戶激勵的相關開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而減少。

值得留意的是,公司研發開支按季增加6.5%至58億元,佔收入按季升0.6個百分點至6.7%。集團解釋,主要由於公司層面對人工智能(AI)的投入增加。

公司亦公布,首季未分配項目的經營虧損由去年首季17億元減少至今年首季6.52億元,主要由於集團投資組合的公允價值波動,部分被公司層面對AI和其他項目的投入增加所抵銷。

美團首季經調整純利按年升46% 勝預期

美團 (03690) 公布2025年首季業績,期內營收865.5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18.1%,按季則減少2.2%;期內溢利100.57億元,按年增87.3%,勝市場預期84.6億元;經調整純利109.49億元,按年增46.2%,勝過預期的101億元。

首季美團新業務分部收入按年增長19.2%,至222億元;新業務經營虧損按年收窄17.5%至23億元;經營虧損率按年改善4.6個百分點至10.2%。主要由於集團改善食雜零售業務的運營效率及營銷效率,部分被海外業務的相關成本增加所抵銷。

今年首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分部收入按年增長17.8%,至643億元;經營溢利按年增長39.1%,至135億元;經營利潤率按年提升3.2個百分點至21%。主要由於收入增長及經營利潤率提升。

公司亦公布,首季未分配項目的經營虧損由去年首季17億元減少至今年首季6.52億元,主要由於集團投資組合的公允價值波動,部分被公司層面對AI和其他項目的投入增加所抵銷。

美團第四季營收增20.1%  經調整利潤98.5億人幣勝預期

  • 美團第四季營收增長,勝過預期
  • 核心本地商業分部收入增長
  • 新業務經營虧損持續收窄

美團 (03690) 公布2024年第四季業績,期內營收884.8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20.1%,勝過預期的877億元;期內溢利62.22億元,按年增180.7%;經調整盈利98.49億元,按年增125.1%,勝過預期的93億元。

2024年第四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分部收入按年增長18.9%,至656億元;經營溢利按年增長60.9%,至129億元;經營利潤率按年提升至19.7%。新業務分部收入按年增長23.5%,至229億元;新業務經營虧損按年收窄55.0%,至22億元;經營虧損率按年改善至9.5%。

美團表示,未來繼續推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賦能商家運營,釋放消費需求,加大對AI、無人機配送、自動配送車等前沿科技及相關應用的投入。

中信里昂:科網股成中國重開贏家 明年首選阿里、騰訊、美團等

中信里昂(CLSA)發表2023年度中國互聯網行業展望,報告分析互聯網企業第二季盈利見底,第三季即有明顯反彈,盈利按年增長達44%,反映行業節省成本的效率。該行預期,雖然廣告收入依然未有大改善,但電商、旅遊、本地服務和實體消費收入都有望明顯反彈,遊戲行業則受惠海外擴張,在估值仍受壓和成本基礎改善下,中資科網股是中國經濟重新開放後的最佳選擇。

選股方面,中信里昂將騰訊 (00700) 、美團 (03690) 、阿里巴巴 (09988) (美︰BABA)、攜程集團 (09961) (美︰TCOM)、京東健康 (06618) 視為中國互聯網首選股。

騰訊料藉擴海外遊戲振收入
報告表示,由於騰訊將藉助擴張海外遊戲、影片帳戶,以及雲服務等業務重振收入及盈利增長,預計未來3年內將實現20%的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若重新開放被推遲,其多業務發展亦相對有彈性應對。

美團方面,由於明年開放後將釋放被遏抑的消費力、加上現時較低的在線普及率及行業競爭者有限,報告預計,該集團未來3年的核心本地商務收入或會以25%年均複合增長率重新增長,增速是大型互聯網企業中最快的。

對於其他首選股票的明年預測,報告認為,阿里巴巴的估值目前處於低位,看好其阿里雲業務,預計該業務將恢復30%的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由於攜程將是中國重新開放的直接受惠者,若恢復出境旅遊,其收入可能比2019年高出20%;京東健康收入增長表現出色,預計其收入年均複合增長將達30%以上,以及繼續主導中國在綫藥店市場。

報告提到,中國互聯網板塊現時估值被低估,淨現金為市值的27%。隨着明年企業成本基礎的進一步優化、中國經濟復甦及重新開放、監管及宏觀環境的改善,電子商務的收入增長速度將會是最快。

若中國GDP能夠恢復至5%的增長,預計明年旅遊業務將增長40%、本地服務增長 25%,以及實體商品增長13%。

內地近年批出遊戲數目放慢,中信里昂指出,所有中國遊戲工作室已加快開發海外遊戲,預計將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大型遊戲工作室如騰訊和網易會優先跑出,因其一方面可通過更新遊戲內容,一方面推出為數不多的遊戲大作來帶動收入增長。

美團創始人穆榮均突將3733萬股「A轉B」 帶動CEO王興投票權增至43.5%

聯交所文件顯示,美團 (03690) 聯合創辦人、高級副總裁穆榮均周三(11月30日)將3733萬股美團A股轉換為B股,以美團周五收市價168元計,貨值約62.71億港元。轉換後,穆榮均A股持股量降至8865萬股,而B股持股量則升至4316.33萬股。

由於穆榮均將美A團轉換為B股後,A股總數因此由6.78億股減少至6.41億股,雖然穆榮均持股佔比維持2.04%,但投票權則由10.25%降至7.77%。此消彼長下,美團另一聯合創辦人兼CEO王興投票權則由41.98%增至43.54%。

今年6月30日,穆榮均首次減持16.67萬美團B股,每股平均作價196.0524元,套現3267.54.萬元。

美團季績啟示:互聯網股以後只做一件事

「我們將在長期增長和短期虧損減少之間取得平衡,並在分配資源時以更大的投資回報率為導向。」11月25日晚,在美團 (03690) 財報會議上,美團董事長兼CEO王興如此說到。

美團發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從帳面上看,這是美團自2021年一季度以來,第一份季度盈利財報。財報顯示,季度內美團收入626.18億元(人民幣.下同),經營利潤9.88億元。
以及,這是一份同比、環比都呈現出增長性的財報:收入端,美團同比增長28.2%、環比增長22.92%;利潤端,美團環比增長14.78億元、同比增長110.9億元。
表面上,一切很美好。

美團選擇降本增效
季度內,美團銷售成本(其中大頭是配送相關成本)同比增長15.9%、環比增長24.7%。新業務依然處於虧損狀態,季度經營虧損67.71億元。但美團交易使用者數目和活躍商家數季度內環比增長分別僅為0.35%、1%。

以及,新舊對手正在向美團發起猛攻。在財報會上,王興甚至親自提及這一點:「目前短視頻平台在本機服務業務上實現了相對較快的增長。短視頻平台利用其龐大的用戶流量,在開店、活動促銷等短時間內,通過大幅度的折扣來刺激消費者的需求,更好地滿足了商家的行銷需求。」
根據調研資料,抖音本地生活(到餐、酒旅、到綜等等)在開城還未走完的情況下,今年以來GMV(商品成交金額)環比快速增長,10月可能就在110億元上下,而且明年GTV大概能過千億元。

此外,即時零售板塊,美團和京東 (09618) 早已正面交火。如果想在這兩個核心戰場取得關鍵勝利,美團需要持續輸血。

不過,一個關鍵的細節是,面對抖音等新對手殺入本地生活市場的局面時,美團並未選擇「燒錢打仗」。財報顯示,美團銷售及行銷開支佔總收入比季度內下降至17.4%,這一比重同比降低5.9%、環比下降0.2%。

王興:香港是美團擴張的試驗場 將與騰訊大股東Naspers發起對話

美團 (03690) 管理層今晚(25日)在第3季業績發布會上,被問到騰訊 (00700) 日前宣布向股東派發美團股份作為股息。美團CEO王興回應稱,美團與騰訊的股東組成有不少重疊,希望現有的美團股東從騰訊收到額外股份後,會繼續支持集團,也會與額外的新股東緊密對話、向他們分享長期願景,有信心為股東建立長期價值。

管理層續指,隨着季績剛公布,公司會向騰訊南非大股東Naspers發起對話,助對方明白公司短綫業績和長期策略,公司明白Naspers為本身股東尋找及實現價值。一方面,美團的股份有很強的流動性,且有堅實的投資者基礎;另一方面,美團深信其長遠價值會受到更多投資者欣賞。

美團屢傳向香港擴張 王興:很好的試驗場
公司近月據報研究向香港和國際市場擴張,管理層今表示,隨着公司持續在內地發展業務,可能會探索利用從內地得到的專業知識,為一些海外市場的消費者提供產品及服務,而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有多樣語言、多樣文化,而居民在飲食習慣與內地有連繫,故香港對公司而言是很好的試驗場。

管理層指,這些探索處於很早期階段,公司會作審慎全面評估,海外業務的整體預算,會很以投資回報率(ROI)作為導向,預期對公司損益影響非常有限。

美團第3季按年扭虧為盈 經調整淨利35.3億元人民幣遠勝預期

「ATM」美團 (03690) 第3季未經審核的業績公告顯示,第3季營收626.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28.2%,略勝預期。該季溢利12.2億元,去年同期虧損99.9億元。季內經調整EBITDA為48億元,去年同期錄經調整LBITDA為40.6億元。該季經調整淨利35.3億元,遠勝市場預期,去年同期蝕約55.3億元。

收入方面,第3季來自配送服務的收入有201.1億元,按年增30.6%;佣金收入有164.8億元,按年增21.2%,在線營銷服務收入86.6億元,按年增8%;其他服務及銷售(包括利息收入)173.7億元,按年增47%。第3季,銷售成本、經營開支及未分配項目為616.3億元,按年增4.6%,其中配送相關成本為225.7億元,按年增12.6%。

即時配送交易筆數按年增16%
經營數據方面,截至今年9月底止的12個月,交易用戶逾6.8億個,按年增2.9%,活躍商家930萬個,按年增11.3%,每季交易用戶平均每年交易39.5筆,按年增14.8%。而截至今年9月底止3個月,即時配送交易筆數為約50.3億筆,按年增16.2%。

集團指,第3季度的核心本地商業分部方面,儘管受到疫情負面影響,核心本地商業分部仍實現按年24.6%的穩健收入增長;經營溢利按年增長124.6%至93億元,經營利潤率提高至20.1%。該季度,餐飲外賣及美團閃購業務的總訂單量按年增長16.2%。集團續專注於餐飲外賣業務的高質量增長,於8月初最高單日訂單量超越6,000萬單。集團季內在線營銷服務收入按年增加,主要由於季度在線營銷活躍商家數目增加所致,部分被因疫情反覆導致服務需求受限而令在線營銷活躍商家的平均收入減少所抵消。

同季,美團閃購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超市、鮮花、酒水飲料、非食品專賣店及寵物護理等品類持續快速增長。受惠於消費者不斷增長的需求及集團平台供應的優化,用戶數量、購買頻率及留存率均按年提升。日訂單量於8月的七夕節時達到970萬單的新高。

新業務經營虧損按季略微收窄至68億元
第3季新業務方面,新業務分部收入按年增長39.7%至163億元,主要受商品零售業務的增長推動。經營虧損按季略微收窄至68億元,而經營虧損率改善至41.6%,主要由於商品零售業務的經營效率提高。儘管疫情帶來了短期影響,但集團對業務的長期發展仍有充足信心,深信疫情結束後本地消費最終將回復至其正常增長軌道。將繼續堅持「零售+科技」策略,並以促進跨行業數字化轉型為目標。

業績公告提到,鑑於騰訊 (00700) 擬向其股東分配逾9.5億股美團B類股份(「實物分配」)(相當於騰訊持有的美團B類股份約90.9%)從而導致騰訊於美團的持股擬變化,公司今年11月16日宣布騰訊總裁劉熾平已辭任其非執行董事一職。緊隨實物分配完成,並經任何必要的調整後,騰訊的相關合資格股東將收到美團若干股份。美團和騰訊將維持互惠共贏的商業合作關係,包括延續現有的戰略合作協議。

美團管理層:會向騰訊大股東Naspers發起對話 助對方明白公司短綫業績和長期策略

美團 (03690) 管理層今晚在第三季業績發布會上,被問到騰訊 (00700) 日前宣布向股東派發美團股份作為股息。管理層回應稱,美團目前的股東與騰訊的股東有明顯的重疊,大部分騰訊的機構性股東已是美團股東,希望現存的美團股東會繼續支持及成為美團未來業務增長的一部分,而隨着騰訊今次特別的分派,美團會有額外新股東,美團歡迎這些新股東,會維持和股東緊密對話、向他們分享長期願景,有信心為股東建立長期價值。

管理層續指,隨着季績剛公布,公司會向騰訊南非大股東Naspers發起對話,助對方明白公司短綫業績和長期策略,公司明白Naspers為本身股東尋找及實現價值。一方面,美團的股份有很強的流動性,且有堅實的投資者基礎;另一方面,美團深信其長遠價值會受到更多投資者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