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下調日央行加息次數 料下次加息延至明年1月

  • 野村下調日本央行加息次數預測,並估計下次加息為明年1月
  • 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對日本經濟造成的下行壓力
  • 預計到2026年初薪資和物價不會大幅上升

野村修訂日本央行加息步代,預期截至2027年3月止期間,日央行只加息一次,此前預測為兩次,分別在今年7月及明年1月,並將下次日本央行加息預期由今年7月延至明年1月,以反映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對日本經濟造成的下行壓力、現在日本政府看來願意採取行動去平衡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及2026年「春鬥」的薪酬上調幅度降低的風險。

野村預計,受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影響,日本實際GDP按季增長率將在2025年7月至9月期間降至接近零。不過,由於目前一輪勞資談判已導致薪資大幅上漲,預計到2026年初薪資和物價不會大幅上升。

由於美國關稅政策仍存在相當高的不確定性,野村就此假設了另外兩個風險情境。第一個風險境是,假設在目前的90天緩衝期之後,對等關稅的附加部分也不會加諸日本,並估計汽車關稅及其他特定產業關稅將維持不變。第二個風險情境是美國關稅令日本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或在90天緩衝期後,可能恢復加徵部分關稅。

該行認為,第一個風險情境發現可能性約為30%,並估計在這情境下日本央行可能在今年10月和2026年4月加息。但若然是第二個風險情境,日央行則不會加息,而發生可能性為20%。

野村指,後市將主要關注(1)特朗普關稅下的日本經濟與物價、(2)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平衡,以及(3)2026年「春鬥」的薪資上調幅度。

羅奇:中美貿易戰是沒有贏家的惡性競爭 「中國夢」之於習近平猶如「MAGA」之於特朗普

中美關稅戰開打下,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表示,貿易戰是政治戰,而這是一場無人能獲勝的惡性競爭。

羅奇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徵收驚人關稅,目的並非重振美國經濟,而是為了讓國家主席習近平坐到談判桌前,接受另一場「特朗普式」交易。不過,他稱這是不會發生,指習近平有自己的政治方程式,並不會屈服。

「中國夢」與「MAGA」
羅奇表示,「中國夢」以繁榮與復興的雙重承諾為框架,對現代中國的政治支柱作用,不亞於「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對特朗普的意義。

他表示,2021年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習近平實質上將這份政治契約付諸實踐,警告絕不允許任何外國勢力欺負中國。正是在此背景下,需要解讀中國針對特朗普關稅政策所作的「戰鬥到底」承諾,指特朗普是先發制人,對中國來說,關稅攻擊完全符合習近平所警告的「霸凌、壓迫和征服」的理念。

兩種不同政治思維方式的碰撞
他表示,這並非誰對誰錯的問題,甚至不是誰先出手的問題。衝突源於兩種截然不同政治思維方式的碰撞。

特朗普的行事方式出於憤怒和恐嚇,習近平則秉持戰略紀律,指這場貿易戰是情緒化的政策暴怒,與更冷靜的計算之間的對立。

中國擁有更多的選擇
羅奇稱,隨著特朗普繼續向中國施壓,中國迅速回應。北京方面已暗示中國的下一步行動不會是再次採取關稅行動,指中國作為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美國國債第二大外國持有者、掌握具有戰略意義的稀土資源及自己的貨幣武器,中國擁有更多的選擇,但他認為,這是一場沒有人能夠獲勝的惡性競爭。

黃仁勳晚上見何立峰 外電:黃仁勳曾見DeepSeek梁文鋒 訪京時機不尋常

  • 黃仁勳應邀訪京
  • 指中國是英偉達非常重要的市場,希望將繼續與中國合作
  • 英偉達H20芯片出口中國需申請許可,被指未有向部分主要客戶預警

英偉達(Nvidia 美:NVDA)昨日證實美國政府限制其H20芯片對中國(包括香港及澳門)出口後,行政總裁黃仁勳應邀訪京。

新華社晚上報道,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於4月17日晚,會見美國英偉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何立峰表示,中國市場投資和消費潛力巨大,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最佳應用場景,始終是外資企業投資和貿易的沃土。歡迎包括英偉達公司在內的更多美資企業深耕中國市場,在中國盡展產業優勢和能力,進而在全球競爭中贏得先機。黃仁勳表示,看好中國經濟前景,願繼續深耕中國市場,為推動美中經貿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央視玉淵譚天微博其後發文,引述黃仁勳指,對於此前美政府新增的芯片對華出口限制,黃仁勳承認,該限制對英偉達造成很大影響,中國市場對英偉達的增長尤為關鍵。

玉淵譚天微博發文稱,4月17日,英偉達黃仁勳應中國貿促會邀請抵達北京。3個月前,黃仁勳曾在華表態稱要繼續與中國合作。

央視新聞中午指,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在北京與黃仁勳舉行會談。黃仁勳在會談中表示,中國是英偉達非常重要的市場,希望將繼續與中國合作。

據外電部道,黃仁勳還會見了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會談,商討為中國客戶設計新芯片事宜。

由於黃仁勳大約一周前與特朗普晚餐,加上幾天前宣布5000億美元的美國投資、H20芯片受限制等,反映此行時機非比尋常。

紐約時報引述消息指,政府還在考慮實施處罰措施,以阻止DeepSeek購買美國技術,並且在討論禁止美國人使用它的服務。

報道指,美國眾議院評估英偉達是否向DeepSeek提供了開發人工智慧的關鍵技術,因而可能違反了美國法規。而特朗普政府亦計劃限制美國企業向不同國家出口AI芯片的數量。

此次訪京,黃仁勳未有身穿其標誌性的皮褸,而是改以西裝現身,格外引人注目。

英偉達股價隔晚大跌6.9%,收報104.49美元,夜盤最新回穩,升0.4%,報104.88美元。

另一方面,英偉達日前表示收到美國政府通知,向中國出口H20芯片「在可預見的未來」需要申請許可證。不過,路透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英偉達早於一星期前4月9日已獲悉美國新出口規則,卻沒有向部分主要客戶「預警」相關信息。

英偉達:嚴格遵守政府的指示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主要的雲端運算公司仍預計H20芯片將於年底前交付,並未意識到即將實施的限制措施。消息人士又表示,英偉達的中國銷售團隊似乎也沒有在公開宣布之前接獲通知。

英偉達聲明中表示,其銷售地點遵守美國出口法:

美國政府指示美國企業可銷售的產品與銷售地點,我們嚴格遵守政府的指示。

H20是英偉達在內地合法銷售的「降級版」芯片,於2023年10月美國最新一輪出口限制生效後所推出。據透露,自今年初以來,英偉達已獲得價值180億美元的H20訂單。

特朗普「出Post」炮轟儲局主席鮑威爾早應減息 解僱鮑威爾來得太遲

特朗普批評鮑威爾減息太遲
特朗普稱鮑威爾決策錯誤
特朗普希望鮑威爾盡快被解僱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就利率政策的爭執升溫。特朗普本港時間周四(17日)晚在社交平台發貼,批評鮑威爾在減息的問題上經常「太遲且錯」。特朗普強調,現在聯儲局肯定應該要減息,又嘆鮑威爾的解僱來得太晚。

特朗普在貼文中表示,預期歐洲央行將進行第7次減息,但鮑威爾行動「為時已晚」,他總是行動太遲且決策錯誤。特朗普並批評鮑威爾昨日的發言又是典型的、徹頭徹尾的「一團糟」。

特朗普表示:

油價及雜貨價格(甚至雞蛋)下降,關稅正令美國致富。『Too Late(「太遲了」;特朗普對鮑威爾的戲稱)』早就應該像歐洲央行般降低利率;很久之前就該這麼做,現在他肯定應該要減息。鮑威爾的解僱不能來得快些!

鮑威爾較早前在芝加哥發表演說時表示,特朗普至今為止宣布的關稅上調水平大幅高於預期,關稅極有可能至少會導致通脹暫時上升,但通脹效應也許更持久,預計在「今年剩餘時間」失業和通脹都可能會偏離儲局目標方向,承認經濟疲軟和通脹上升最終可能使央行的兩個目標產生衝突。

茶姬控股擬傳上限28美元定價 毛利率51.5%遠超蜜雪古茗 蜜雪破頂贈慶

  • 霸王茶姬赴美上市,估值達51億美元
  • 全球茶館6440間,去年銷售額295億人民幣
  • 外電:茶姬以每股28美元上限定價

經營珍珠奶茶連鎖店「霸王茶姬」的茶姬控股(美:CHA)在中美貿易角力下,如期推進美國納斯達克IPO計劃。外電報道,茶姬控股擬以上限28美元定價,集資4.11億美元(約31.87億港元),相當於估值約51億美元,折合近400億港元。

受茶姬即將上市帶動,市場炒作茶飲概念股,蜜雪集團 (02097) 曾升逾8%,創477.8元上市新高。古茗 (01364) 齊升逾8%。奈雪的茶 (02150) 、茶百道 (02555) 也升3%。

茶姬控股原計劃以每股26至28美元發行ADR。彭博引述消息指,茶姬已獲數倍超購,投資者包括長倉機構及中國基金。

「霸王茶姬」熱門產品
「霸王茶姬」最經典和熱銷的飲品是「伯牙絕弦」,採用多次茉莉花窨製的茉莉雪芽,茶葉細嫩、口感清新,搭配牛乳,風味層次豐富。「伯牙絕弦」累計銷量超過6億杯。

 商務部:對與美方進行經貿領域磋商持開放態度

中國商務部表示,與美方對口部門一直保持工作層溝通,對與美方進行經貿領域磋商持開放態度。

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單邊加徵關稅措施完全由美方發起,解鈴還須繫鈴人,敦促美方停止脅迫訛詐,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與中方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問題。

彭博昨日引述一位了解中國政府立場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希望看到特朗普政府先採取一系列措施,然後才會同意進行貿易談判。包括通過管控內閣成員的藐視性言論,顯示出更多的尊重。其他條件包括希望美國自己的立場能更加一致,並願意解決中國對美國制裁和台灣問題的關切。

知情人士表示,北京方面還希望美國為會談任命一位能得到總統支持的聯繫人,並能幫助準備一項協議,以便特朗普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可以在見面時簽署。

美國白宮發言人萊維特早前表示,總統特朗普對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持開放態度,但北京應採取主動行動。

海關指達5億美元收益 低於特朗普稱日進20億美元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本周指,「對等關稅」實施以來帶來超過5億美元(39億港元)收入,但遠低於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指「對等關稅」每日能產生20億美元(156億港元)收入。

CBP周一(14日)指,當局自4月5日以來已根據新的「對等關稅」徵收超過5億美元關稅。

自華府1月20日實施15項總統貿易行動以來,當局的總關稅收入約210億美元(1,638億港元),平均每日徵收2.5億美元(19.5億港元)。

美媒CNBC引述特朗普曾多次表示,美國每天可獲得20億美元關稅收入,其中包括「對等關稅」直接產生的收入。

特朗普曾於4月8日表示,美國每天徵收近20億美元關稅,稱華府做得很好。

美國財政部周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財政部每日報表中的「關稅和部分消費稅」項目下存款總額為略多於3億美元(23.4億港元)。

世銀呼籲發展中國家加強互相貿易 抵銷美國「對等關稅」

世界銀行行長彭安傑(Ajay Banga)呼籲,發展中國家應加強相互貿易,抵銷美國「對等關稅」的影響。他指發展中市場經濟體具備加強區域一體化潛力。

彭安傑周三(16日)表示,如發展中國家以更高關稅回應美國關稅,可能形成「對等風險」實際危機及損失競爭力,呼籲發展中經濟體加強互相貿易,抵銷美國「對等關稅」的風險。

同時,彭安傑指打造更有效清關程序﹑降低貿易成本﹑減少分歧及制定明確原產地規定將加強區域聯繫,有助刺激貿易量及支持更穩定與多元化的經濟增長。他形容建議非抽象原則而是實際策略,發展中國家將有力合作達成。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貿易政策被指使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削弱投資意願。彭安傑明言難以作出預測,無法估計全球何時走出困境,一切有待現時貿易協商,鼓勵各方積極對話。

世界貿易組織(WTO)同日公布的報告指出,受關稅及經濟不確定影響,全球貿易面臨嚴重下行風險。WTO預計,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將減少0.2%,早前預測為增長2.7%。

特朗普上任後大幅撤回美國在國際組織的參與力度,彭安傑稱不清楚美國及部分歐洲國家會否持續向世銀下屬借貸機構國際開發協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簡稱IDA)提供資金。

美國為世界銀行持股最多會員國,掌握近15.9的投票權,世銀重大決議需85%支持通過,即美國掌握否決權。彭安傑指世銀正積極與美國新政府協商,暫時未感有重大疑慮。

美銀調查:逾8成基金經理料全球經濟放緩 30年來最悲觀 36%淨減持美股

美國銀行最新《全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投資者情緒已惡化至近30年最悲觀水平,82%基金經理預期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36%淨減持美股。

逾8成基金經理料全球經濟放緩 30年來最悲觀

美國銀行於4月4日至10日調查了全球195名基金經理,其管理資產總額為4,440億美元。

結果顯示,82%受訪者預期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此比例創調查開展30年來新高,刷新史上最悲觀紀錄。

42%受訪者認為全球經濟將出現衰退,這是自2023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也是過去20年來的第四高水平。

加州帶頭起訴特朗普 指無權引緊急經濟權力法徵關稅

美國加州州長紐瑟姆(Gavin Newsom)周三(16日)提出訴訟,指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無權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徵關稅,尋求法院頒令阻止特朗普政府實施關稅。

加州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亦是美國製造業和農業的最大產地,經濟總量超過美國其餘州份甚至是多個國家。

關稅料嚴重影響加州的12個港口運作,這些港口接收美國4成的進口商品,並為該州提供穩定稅收。

再加上加州2022年的農產品出口總額達236億美元(1840.8億港元),加州政府指特朗普對多國實施關稅,而中國等國的報復性關稅或會損害加州的農產品出口,並令該州流失數千個職位。

該州指控,特朗普的新關稅制度已產生毀滅性經濟影響,導致股票和債券市場一片混亂,市值於數小時內蒸發數千億美元。

加州政府質疑,總統在未經通知或有相應程序的情況下,採取如此重大的行動,除了抑制投資外,更可能使美國陷入衰退。

美國憲法賦予國會徵收關稅的權力,不過加州政府於訴訟文件質疑,特朗普引用的IEEPA並未賦權總統隨意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稅。

加州政府於此次訴訟,多次引用最高法院針對拜登(Joe Biden)政府尋求免除學生債務的裁決,最高法院當時稱拜登的行為為變革性擴張總統權力。

紐瑟姆認為如果最高法院的標準一致,加州於此次訴訟應穩操勝券。

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 )反駁,紐瑟姆應專注解決加州的犯罪、無家者和高物價問題,而非試圖阻止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德賽強調,特朗普政府用盡關稅及談判的手段,仍致力於解決國家緊急狀態。他指這個狀態正摧毀美國工業,並讓美國工人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