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馬雲再度現身香港 晤重量級財金界

阿里巴巴 (09988) 旗下蟻蟻集團整改出現突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近月出現大眾視野次數更見繁頻。本報接獲消息,馬雲繼1月初現身泰國曼谷,近日已飛往香港,與本地重量級財金界人士會面,甚至有機會在港迎接農曆新年。至截稿前,阿里巴巴未有回應。

近年周遊列國的馬雲,行蹤成為外界焦點,有消息指,馬雲近日已經飛往香港,與金融及商界重量級人馬會面,但消息未有透露他們談論內容,而據了解,馬雲亦趁機與多位朋友碰面。消息指,馬雲暫時會逗留在香港,未知何時會離開,以此推斷,馬雲或在香港「送虎迎兔」迎接新春。

香港放寬旅遊限制方便商界處理事務
消息指,香港近期大幅放寬出入境旅遊限制,無疑方便內地及海外政商界來港處理事務,估計更多財金界大人物會陸續飛往香港。

內地頻頻對互聯網行業釋出監管鬆綁的訊號,帶動科網企業出現曙光,曾身陷蟻蟻上市風波的馬雲開始偶有露面,但仍然保持低調。

月初遊泰晤正大集團謝國民
近年周遊列國的馬雲本月初被爆到訪泰國曼谷考察正大集團,並獲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親自接待,馬雲亦到訪米芝蓮路邊攤檔JAY FAI食海鮮,以及在拳館觀看了泰拳比賽,罕有地與拳手以握拳姿勢「風騷」合照。

去年「雲」遊四海 曾訪西班牙、荷蘭、日本
去年5月馬雲曾回杭州阿里園區,出席阿里巴巴的阿里親友日,其後大半年馬雲遊歷四方,當中既有休閒行程,亦有公益考察活動。例如馬雲去年6月再度重遊西班牙馬略卡島(Mallorca)打高爾夫球,並開住2億美元豪華遊艇歎世界,同年7月初到訪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WUR),考察可持續畜牧業和漁業。

馬雲早前曾暗示或將回國
馬雲在去年11月被指在東京市中心居住已近6個月,並定期前往美國和以色列,但其後有報道指,馬雲無意長居外國,去年底馬雲公益會基金會亦上載馬雲影片,稱他在農曆臘八節「全程連綫參加」與鄉村教師得獎人見面,馬雲席間透露,期待與大家綫下見,暗示或將回國。

亞太區網絡詐騙數量激增 香港成柬埔寨詐騙集團主要目標

傳統的第三方欺詐手法常見於亞洲各地,近年更逐漸演變為涉及第三方帳戶存取權限的假冒詐騙。網絡安全方案供應商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指出,香港及新加坡已成為柬埔寨詐騙集團的主要目標。

流動裝置網絡攻擊 按年升94%

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分析在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間,亞太區的 65 億筆網上交易,當中記錄了33億次機械人攻擊和數百萬次欺詐攻擊。該公司指出,詐騙者集中攻擊流動裝置,與去年同期相比,全球流動裝置所受到的攻擊量從 2.6億次上升至5.05億次,按年上升94%。

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更發現,香港和新加坡的網絡攻擊主要來自柬埔寨的詐騙集團;而其他亞太區國家,如日本、澳洲等的網絡攻擊分布則更國際化。此外,澳洲、英國和美國亦出現與授權推送支付欺詐相關的假冒詐騙新趨勢。

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欺詐和身份識別總監Thanh Tai Vo表示,全球詐騙情況複雜多變,企業如果繼續依賴傳統方法去檢測網絡詐騙,將會遇上很大挑戰。要明智地預防欺詐,他建議企業要從物理身份轉移至數碼身份驗證,當中需要運用多層防禦,加入數碼情報和行為分析等關鍵要素。

澳洲及加拿大對中國旅客收緊防疫措施 包括香港及澳門

多國因應中國新冠疫情升溫,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施防疫限制。澳洲及加拿大宣布,由當地星期四凌晨起,規定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入境旅客要出示新冠肺炎陰性證明等。

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上周四(上月29日)曾表示,針對中國旅客的入境檢疫規定未有變化。數日後,澳洲政府於周日突然宣布,自周四(5日)凌晨0時1分開始,來自中國的旅客在出發前均須接受新冠病毒檢測,並在登機前出示檢測無染疫證明,當中包括香港及澳門。澳洲衞生部長巴特勒指,中國政府在近日疫情升溫後,未有向國際社會提供全面的疫情資訊。澳洲今次決定實施這些臨時性措施,是為了以防萬一,考慮到中國的疫情仍持續發展,可能在高傳染的環境中出現新變種毒株。

溫哥華多倫多機場將檢驗國際航班監測變種病毒
加拿大亦宣布,由當地星期四凌晨起,由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出發往加拿大的旅客,都須持有陰性病毒檢測證明。所有2歲或以上的旅客,須於登機前出示兩日內的病毒檢測證明。

加拿大當局指,是因應中國的確診個案上升,但可以取得的流行病學和病毒基因序列數據有限,決定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行額外健康管理措施,暫定維持30日,稍後會再作評估。邊檢人員亦會詢問由其他地區入境的旅客,10日內是否曾到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如果有,會向他們提供健康資訊。另外,衞生部門在溫哥華和多倫多機場,抽取國際航班的污水化驗,以監測變種病毒。

外交部駐港公署:歡迎世貿組織涉港裁決 支持香港維護單獨關稅區地位

12月21日,世界貿易組織專家組就中國香港訴美國「原產地標記措施案」發布報告,裁定美對香港輸美產品實施的原產地標記措施違反世貿規則,並駁回美援引世貿組織安全例外條款進行的抗辯。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對專家組裁決結果表示歡迎,對特區政府所作聲明表示支持。

發言人指出,2020年以來,美方無視香港單獨關稅區地位,將其國內法律凌駕於國際規則和別國法律之上,單方面要求香港輸美產品修改原產地標記,企圖藉機詆譭「一國兩制」,是典型的強權政治和霸道邏輯。特區向美方提起訴訟,是維護國際法基本原則和捍衛多邊貿易體制的正義之舉,也是敦促美方遵守國際義務的必要之舉。

發言人表示,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妄稱所謂「香港局勢」對其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試圖利用所謂安全例外條款「包裝」其違法行為,不過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世貿組織裁決充分證明,安全例外條款不是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的「護身符」。在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中,強權並非真理,美國沒有「例外」。

發言人強調,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始終保持高度自由開放、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和獨特優勢,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為經濟全球化進程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香港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地位受到基本法和世貿組織協定的確認和保護,也長期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認可和尊重,不是美方單方面賜予的,也不是美方說取消就能取消的。我們奉勸美方停止破壞多邊貿易體制、停止實施單邊主義霸凌行徑、停止操弄國家安全雙重標準,切實遵守其參與制定的世貿規則,尊重專家組裁決,立即糾正自身違法措施,早日回歸真正的多邊主義。

內地民眾:闊別三年已陌生 香港現在潮什麼?

香港現在「潮什麼」?闊別三年,就連一河之隔的深圳,民眾都感覺香港「有些陌生」。「孩子問我,香港現在有什麼好玩的,可除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其他的我還真的說不清楚,現在的很多赴港遊攻略,都還停留在3年前呢。」疫情前,幾乎每周都赴港的深圳市民孫女士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通關後,她想馬上帶孩子去看看,希望能發掘更多新變化。

「香港現在有什麼新景點?」「有新的購物商場嗎?」「我最喜歡吃的那間餐廳不知道還在不在?」不少期待明年赴港旅遊的內地民眾,都在採訪中提出這些疑問,希望能有更多渠道了解現在香港最新旅遊資訊。

2019年年初,孫女士和家人帶着年僅4歲的兒子文浩第一次去香港過新年,那天他們在迪士尼坐了小飛象、小小世界,快樂無比。疫情三年,文浩成了小學二年級學生。今年暑假,學校安排了一個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假期作業《我把香港帶給你》,內容是介紹香港知名景點。

「文浩看着一幅幅香港的照片,提出『好想去香港看看』的想法。而其他家長卻在群裏表示,孩子們還小,根本沒去過香港,沒辦法做這個體驗式的作業,只能臨時看視頻補救。」孫女士說。

「我想當香港故宮館首批內地客」

今年7月3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在港掀起一輪輪觀展熱潮,也像磁石般吸引着內地的愛好者們。通關後,打卡香港故宮館成了眾多內地遊客的首選地,「我想當香港故宮(館)的首批內地遊客,已經做了很多功課,現在最怕是搶不到票。」在深圳高校讀書的李同學是個博物館和展覽愛好者,她對香港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去故宮館、M+博物館感受一番科技互動裝置給文物帶來的全新「表達方式」。

李同學表示,她時常會打開抖音、小紅書等短視頻平台,搜索「疫情結束後去香港做這50件事」「去香港要打卡的12個景點」等熱門話題,翻看旅遊博主產品、看旅遊節目。「現在這些途徑成了了解香港新資訊最快的方式了,有些大V號真的會經常更新,介紹一些小眾的地點。」

不過,李同學也直言有太多打卡點新意不大,譬如登太平山頂、搭叮叮車、坐昂坪360纜車、走星光大道等。她建議,香港有關部門應針對不同類型的內地遊客,精準開發一些旅遊產品,譬如可以效仿深圳,增加一些網紅店的推薦、公共空間活動的資訊等。

「期待香港有全新旅遊宣傳片」

在福州經營茶葉工作室的王真真2019年暑假就帶着女兒乘高鐵去香港玩,「當時兒子還小,原計劃打算2020年聖誕節時帶他去香港迪士尼感受聖誕氛圍,沒想到疫情突然爆發,很遺憾這三年都沒有成行。」王真真說,這幾天她在網上看到了香港迪士尼裏巨型聖誕樹的照片,「看到聖誕樹那一刻,真的很激動,說明熟悉的香港又回來了,很快我們有機會又可以去香港過聖誕了。」

王真真表示,她十分關注香港海洋公園去年開幕的全新水上樂園,很多港人讚譽尋回了兒時的快樂回憶。「看到水上樂園裏室內造浪池宣傳圖的那一刻我心裏癢癢的,很想帶兒子去玩。」她期待看到香港有全新的旅遊宣傳片,並提出香港是否能夠出台相關旅遊景點App,可以讓內地遊客透過多媒體資訊,更深入了解香港打卡新景點。

「世界旅遊城市多轉在平台行銷」

全網擁有超過1,000萬粉絲的旅遊博主Jenny受澳門旅遊局的邀請,這兩日正在澳門參加啤酒節活動進行旅遊宣傳,她通過小紅書、微博等內地民眾最慣用的平台,分享澳門最新的打卡熱點。Jenny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此次受邀的主要是內地旅遊大V,「這已經是不少旅遊城市行銷的方式了。」

香港「痛失」生活費用最高城市榜首 紐約擠下香港奪第1位

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發表最新「生活費用研究」,結果顯示香港排名下跌1位,為全球生活費用第2高的城市,而紐約則稍微超越香港成為榜首。

ECA International的「生活費用排名」結合了ECA的生活費用調查和住房數據的結果,比較120個國家中207個城市的外派僱員在日常所需的生活成本。

研究顯示,雖然香港及紐約兩地均受惠於較強勢的貨幣匯率,惟紐約的住房租金在去年飆升,而本港的住房租賃成本則持續受疲弱需求影響而下跌,令紐約成為全球生活費用最高昂的城市。

經濟表現持續低於標準水平

ECA International亞太區域總監關禮廉表示:「與全球許多地區一樣,香港的日常商品及服務價格的上漲速度遠較近年高,同時其價格的平均上漲速度亦高於其他亞洲地區。然而,由於香港的經濟表現持續低於標準水平,導致租金下跌,令其排名下降一位。」

亞洲通脹率相對低

研究亦提到,儘管全球通脹出現上升趨勢,惟亞洲的通脹率較全球其他地區相對為低。因此,近65%受訪亞洲地區在全球排名中均有所下降。

另一邊廂,新加坡在是次調查排名顯著上升,皆因當地今年的日常商品及服務的通脹率高於近年錄得的數字。新加坡的排名上升4位的主要原因是當地租賃成本在2022年大幅上漲。因此,新加坡的全球排名由第12位上升至第8位。

日本城市排名均大幅下降

日本通常被視為生活費用相對較高的國家,今年的情況卻有所不同。日圓兌美元的匯率比去年同期下跌2成,導致所有受訪日本城市的排名均大幅下降。東京由去年全球排名第3位,到今年跌出全球頭10位。此外,名古屋的排名亦下跌49名至第87位,排名僅次於布魯塞爾及羅馬。

ECA International調查:香港為全球生活費用第2高城市、僅次紐約 租金下跌拖低排名

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發表最新「生活費用研究」,香港排名下跌一位,為全球生活費用第2高的城市,紐約則上升3級,成為榜首。ECA指,紐約的住房租金去年飈升,而本港的住房租賃成本則持續受疲弱需求影響而下跌,令紐約成為全球生活費用最高昂的城市。

ECA International亞太區域總監關禮廉表示,與全球許多地區一樣,香港的日常商品及服務價格的上漲速度遠較近年高,同時其價格的平均上漲速度亦高於其他亞洲地區,但香港經濟表現持續低於標準水平,導致租金下跌,令其排名下降一位。

新加坡租賃成本大幅上漲 排名第8
至於新加坡的排名則顯著上升,排名第8位,因當地今年日常商品及服務的通脹率高於近年數字,租賃成本亦大幅上漲。

儘管全球通脹上升,但亞洲通脹率較全球其他地區相對低,近65%受訪亞洲地區在全球排名中均有所下降。內地因人民幣疲弱及低通脹率,令所有受訪城市排名下跌,當中廣州及上海均跌出全球前10位。台北的通脹率亦偏低,令其排名跌至第30位。

ECA International外派僱員生活費用調查針對全球超過490個地點,比較外派僱員普遍會購買的一籃子同類消費品及服務,這次研究同時包括了ECA住房調查報告的數據,比較全球超過420個地區之中,外派僱員通常租住區域的租金費用。

江澤民對香港貢獻良多 「香港明天更好」親筆題字期許

央視報道,前任國家主席江澤民患白血病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於2022年11月30日12時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

「香港明天更好」—這是時任中共總書記的江澤民,在香港回歸前夕(1997年6月18日),親筆所提送給香港,歷任特首都把這幅提字,置於禮賓府大廳。

97年7月1日零時,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在香港升起,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江澤民在香港特區成立慶典上,強調「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將維持50年不變。

江澤民作為前國家主席,曾四次訪港,除了97年,還有98年、2001年和2002年。江澤民對香港也有深厚感情,2014年10月,他到國家博物館視察時,在反映香港回歸的大型油畫《世紀大典》前,特別回憶起97年香港回歸的盛況。

江澤民退下來之後,不時傳出身體欠佳,在2011年7月6日,本港的亞洲電視,曾在六點新聞誤報其死訊,其後新華社發稿澄清,亞視同日撤回有關報導,並向觀眾及江澤民道歉。

近4成香港及大灣區企業有意在港投資 醫藥協會促與内地制度互通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今(23日)公布《香港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研究》主要數據 ,探討業界應如何發揮優勢、整合資源。

生產力局於7月至9月開展《香港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研究》,共訪問330家企業,香港企業佔273家、其他大灣區企業57家。

藥物和材料佔比最高

報告顯示,香港生命健康產業分布主要有9大類別:藥物和材料(28%)、醫療和診斷設備(26%)、中藥(11%)、保健食品(11%)、醫療服務(8%)、基因和幹細胞(3%)、人工智能醫療(3%)、再生醫學(2%)及其他(8%)。

38%受訪香港企業有意在港投資 ,當中有意投資研發(84%)、試產(65%)和生產(67%)。37%其他大灣區企業亦有意在港投資,當中100%有意投資研發工作。

最缺市場學人才

研究又提到,生命健康產業在科技成果商品化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缺乏多元人才。

受訪的香港企業表示,未來1年最需要的5類人才依次為市場學、資訊科技統計學/數據分析、產品檢測及認證、企業管理、製造/工業工程;當中需要製造/工業工程人才的企業中有超過60%認爲本地供應不足。

因此,協會對產業提出4大建議:

第一:集中發展醫療和診斷設備、中藥及保健食品3大具優勢產業;

第二:加速發展基因和幹細胞新興產業;

第三:培育Bio+多元人才;

第四:加大内地與香港制度互通 ,例如藥物/醫療器材/專利/臨床數據互認、科研樣本/實驗試劑/遺傳資源進出

香港仍為大灣區旅客首選地 逾8成人愛來港購物

隨着香港及內地放寬隔離政策,大灣區消費者的旅遊及消費預期逐漸增加,本港商家需做好準備迎接商機。最新研究發現,逾8成灣區消費者有意在邊境重新開放時出遊,5成2人更表示香港仍然是最喜歡的旅遊目的地。

國際巿場調查公司YouGov發佈有關內地9個大灣區城巿、約1,500名消費者的調查,瞭解他們在疫後的旅遊及消費預期,包括對旅游景點、消費項目及金額等的預算,為本地商家迎接商機做好準備。

調查發現,大部分大灣區消費者有意在邊境重新開放時出遊(84%)。香港仍然是他們最喜歡的旅遊目的地(52%),其次是日本(45%),第三是內地(40%)。反映在內地的隔離政策下,即使邊境重新開放,大灣區消費者仍會考慮國內游(40%)。

千禧一代喜歡到海灘

消費活動方面,大灣區遊客仍然首選在港購物,尤其是對Z世代而言(82%);而千禧一代則更喜歡進行不同的活動,例如到海灘或觀看賽馬活動。

報告亦提到,雖然迪士尼樂園(75%)和海洋公園(57%)仍然是大灣區遊客的首選景點;疫情期間新開放的景點,包括海​​洋公園的水上樂園(54%)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37%)也甚受歡迎;而於2021年底開幕的M+博物館,在所有景點中排名最低。

電子支付偏好甚高

此外,大灣區消費者在香港購物時對電子支付的偏好甚高(89%),這意味著零售商需要量身定制更具體的促銷活動,以吸引顧客。

對於企業應如何吸引大灣區消費者,YouGov香港總經理陳嘉狄建議,香港有潛力在奢侈品和其他高增值值行業,吸引更高質量的消費者,零售商、金融科技和品牌保持在創新的前沿至關重要,並需要提供更多的電子支付及客製化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