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感謝中國提供疫情數據 稱新一波流行與他國相似

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與世衛總幹事譚德塞通電話,就疫情防控工作交換意見。世衛發聲明表示,感謝中國提供疫情數據,又稱中國新一波疫情流行情況與其他國家相似。

國家衛健委表示,馬曉偉昨日與譚德塞通電話,雙方一致同意繼續加強疫情防控技術交流合作,共同維護全球衛生安全。

馬曉偉表示,中方自疫情初期就同世衛和各國分享信息,最早鑒別出病原體並分享基因序列,並同世衛建立技術交流機制。中國因時因勢主動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以來,雙方已開展多次技術交流。中方將一如既往支持世衛發揮作用,團結國際社會一道抗擊疫情。

衛健委引述譚德塞說,高度讚賞中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的努力,感謝中方與世衛長期進行疫情技術交流、分享疫情信息數據。

世衛的聲明則指,感謝中國提供疫情數據,該機構正在分析由中國官員提供,去年12月初至今年1月12日的數據,以便更好了解流行病學情況,以及這一波疫情在中國的影響。

聲明表示,新一波疫情在中國的總體流行情況與其他國家相似,是由變種病毒Omicron引起,對長者和有基礎疾病的人造成較大影響。而數據顯示,中國確診個案數目、住院人數及重症個案均有所下降,世衛會繼續要求中方提供更仔細的資料,包括不同省市在不同時候的感染情況,以及基因排序等。

外交部:世衛應理性對外發聲 認可中方防控成果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一直在第一時間同世界衛生組織(WHO)分享數據和病毒基因序列,希望WHO能理性發聲,理性看待和認可中方防疫成果。

汪文斌在今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同WHO保持著密切溝通,僅最近一個月就進行了5次技術交流。 就在昨天,中方再次同WHO總部、地區和中國辦事處舉行了技術交流會,雙方在前期溝通基礎上,進一步就當前新冠疫情醫療救治、疫情形勢、毒株檢測、疫苗接種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

中方各相關部門和機構還持續通過全球流感共享資料庫分享中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基因序列。 這些都得到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廣泛認可。

汪文斌強調,中方始終本著依法、及時、公開、透明的原則,同各方分享有關資訊和數據,不僅最大程度保護了中國人民生命安全,也成為向全球提供抗疫物資的大後方,成為國際抗疫合作的中堅力量。隨著疫情發展,中方願繼續同包括世衛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開展技術交流,深化抗疫合作,更好應對疫情挑戰,更好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希望WHO能夠科學理性判斷中方防控成效,客觀公正對外發聲。

WHO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安(Mike Ryan)早前指,WHO仍仍未取得足夠資料評估中國疫情的風險。北京方面雖然開始提供更多資料,但整體上仍然嚴重少報當地死於疫情的數字。

世衛呼籲長途機旅客戴口罩 防變種病毒擴散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的亞型XBB.1.5近日被指肆虐歐美地區,對全球民眾健康構成新威脅。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呼籲各地,應建議旅客在乘搭長途航班時重新戴口罩,應對近日新型變種病毒的威脅。

世衛(WHO)歐洲資深緊急事務專員斯莫爾活特(Catherine Smallwood)表示,各地應建議旅客,如乘搭長途客機或身處高危環境需戴口罩保護自身。斯莫爾活特指出,建議口罩令應向來自有廣泛傳染變種病毒的地區發出。

斯莫爾活特建議各地衛生部門,應根據出發前檢測結果考量是否發出建議口罩令,並強調措施應該一視同仁。斯莫爾活特亦表明,並非建議各地要求來自美國的旅客接受檢測。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最新數據指出,截止上周六(7日)XBB.1.5佔27.6%的美國新確診個案。WHO官員亦指出,歐洲亦有小量XBB.1.5個案,但數量明顯有增長。不過,暫時未有跡象顯示,XBB.1.5會造成更嚴重疾病。

歐洲航空安全局(EUASA)及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周二(10日)發出建議,來往中國及歐盟國家航班需採取非藥物干預措施,如戴口罩及檢測等,防範傳播病毒。同時,各地亦建議檢測航班污水,作為檢測變種病毒前期手段。

EUASA及ECDC亦建議歐盟各國,隨機抽查來往中國航班的旅客作落地檢測,同時加強往返中國客機的清潔及消毒工作。

世衛指中國數據未準確反映情況 外交部:公開透明 疫情可控

世衛(WHO)週三邀請中國科學家參加閉門會議。會後世衛表示,在中國公開的測序數據中,沒有發現新變種,但數據並未準確反映當地情況,沒有充分反映住院人數和病亡人數。在北京,外交部表示,中方一直本著公開透明的態度,同國際社會分享有關信息和數據,並指中國疫情形勢可控。

據路透社報道,世衛突發事件規劃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表示,目前中國公佈的數據沒有充分反映病毒在入院、進入加護病房(ICU)、特別是病亡方面的真實影響。他指,世衛認為中國政府對新冠病亡的定義「過於狹隘」。

至於新冠死亡個案判定標準,國家衛健委曾介紹,全球現在對新冠死亡的判定標準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核酸陽性,由新冠病毒引發呼吸衰竭,直接導致死亡,判定為新冠死亡,二是感染後28天以內全口徑的死亡都計入新冠死亡。中國從2020年以來,一直採取第一類死亡判定標準。

國家衛健委表示,中國一直堅持實事求是、公開透明的原則公開死亡和重症個案信息,未來將繼續秉持這一原則。中國之前公布的死亡個案既有因為新冠死亡的,也有感染新冠病毒後因基礎疾病死亡的病例,中國自始至終堅持科學的死亡個案判定標準,而且也是同國際接軌的死亡個案判定標準。

萊恩還說,「我們仍然未獲得完整數據」。世衛準備週四再次與中國科學家會晤。此外,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對中國當局如何處理疫情感到擔憂。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日回應指,疫情發生以來,中方一直本著公開透明的態度,同國際社會分享有關信息和數據,第一時間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各國相關疫苗和藥物的研制作出了重要貢獻。中方長期與世衛組織保持密切合作,與世衛總部、西太區和駐華代表處三級機構保持著密切暢通的溝通交流渠道。

她表示,當前中國的疫情形勢可控,隨著中國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會繼續同世衛組織開展技術交流等活動。希望世衛組織秘書處秉持科學客觀公正的立場,努力為全球應對疫情挑戰發揮積極作用。

世衛:非常關注中國疫情 冀取得更詳細信息作全面評估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非常關注中國疫情,希望取得更多詳細信息,以便全面評估疫情風險。

譚德塞表示,中國在基本放棄清零政策後,報告的新冠重症病例不斷增加。世衛對中國不斷變化的疫情形勢非常關注,該機構需要取得更多關於疫情的資料,包括疫情嚴重程度、入院人數及需要深切治療的數據等,以便對局勢進行全面評估。

他又指,雖然新冠死亡人數自全球高峰期以來已下降超過九成 ,但病毒仍存在太多不確定性,難以斷定大流行是否已經結束。世衛支持中國集中精力為風險最高的人群接種疫苗,並會繼續為臨床護理及保護醫療系統提供支持。

另外,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已經向中國運送首批BioNTech疫苗,是首批運往中國內地的外國疫苗,會先為德國僑民接種。

世衛料全球9成人有抵抗力 仍憂新變種

多國已逐漸放寬防疫限制,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計全球約9成人已對新冠肺炎病毒有抵抗力,不過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警告目前仍未脫離疫情危急階段,憂慮各國如放鬆警惕仍有機會出現新變種。

譚德塞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周五(2日)表示,全球目前最少有9成人口因曾經染疫或接種新冠疫苗,對新冠病毒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他形容全球目前已接近新冠疫情緊急階段終結的階段,但檢測、病毒測序和疫苗接種等方面的差距,仍可能會使新變種出現並引發大量患者死亡。

Omicron新變種已席捲全球一年,譚德塞透露目前有超過500個高度可傳播的Omicron亞變種正在傳播,人們對這些變種的免疫力也會減弱。

另外,各國累計向世衛上報近6.4億宗確診個案,其中660萬人死亡。不過世衛估計上述數字為嚴重低估,未能反映真實死亡情況。

譚德塞更指疫情持續3年,目前已有大量預防和治療新冠疫情的工具,但上周仍錄得超過8,500人死於新冠肺炎,形容情況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