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內銀向房企意向性授信額度共逾1.2萬億元人民幣 銀保監會:大型銀行建優質房企白名單

人行、銀保監會周三(23日)發布《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十六條」),國有大行密集為房企達成銀企合作協議並提供授信。據公開信息統計,截至今晚(24日),工行 (01398) (12家)、農行 (01288) (5家)、中行 (03988) (3家)、建行 (00939) (8家)、交行 (03328) (2家)、郵儲 (01658) (5家)六大國有銀行已與17家房企達成合作協議,已披露的意向性授信額度合計為12,750億元人民幣。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6家大型銀行認真履行國有大行擔當作為,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圍繞「十六條」(即《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監管政策,專題研究細化措施。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大型銀行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積極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是迅速建立專項工作機制和向分支機構傳達政策要求,快速形成總行統籌、全條線發力的工作格局。二是合理區分項目子公司風險和集團控股公司風險,建立區域優質房企「白名單」,對於暫時遇困房企存量開發貸款給予展期等安排。三是優化和擴大現有授信審批「綠色通道」模式適用範圍,在落實相關政策的前提下,對於重點客戶、重要項目採取綠色通道形式加快審批和發放。

四是積極配合做好「保交樓」工作,靠前對接專項借款安排,著力推進「保交樓」項目配套融資。五是充分利用併購貸款、投行等工具,積極穩妥推進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並購金融服務。六是積極支持人民群眾住房貸款合理需求,保障受疫情影響、符合延期政策的住房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徵信保護。

工行向12內房提供逾6500億融資支持、國有銀行單日批近萬億 碧桂園發力升兩成、李克強:保交樓借款盡快落實

國有銀行連環公布向內房民企承諾借貸,截至今日下午4時20分,已有至少5家銀行同日公布逾9250億元(人民幣,下同)授信額度,其中,工行 (01398) 將向12家內房提供6550億元融資支持,涉及碧桂園 (02007) 、萬科 (02202) 等。內房股尾市再度發力,碧桂園全日大升兩成,以接近日內高位2.83港元收市,升20.4%,成交逾31億港元。

龍湖 (00960) 升12%、旭輝 (00884) 抽升18%,萬科尾市升幅也擴大至8.4%。

物管股跟隨大升,融創服務 (01516) 曾升逾兩成,時代鄰里 (09928) 、旭輝永升 (01995) 及雅生活 (03319) 都升約一成。

內媒在收市後引述消息指,工商銀行與萬科、金地集團、綠城中國、龍湖集團、碧桂園集團、美的置業、金輝集團等12家全國性房地產企業,以總對總方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提供意向性融資總額達6550億元。根據合作協議,工商銀行將圍繞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房地產項目併購融資、租賃住房融資、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債券承銷與投資等業務領域,與相關房企集團開展全方位合作,滿足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內地傳媒引述指,碧桂園於11月24日與郵儲銀行 (01658) 簽約,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郵儲行並會為碧桂園提供最多500億人民幣意向性授信額度,授信範圍可用於房地產開發貸款、併購貸款、按揭業務、保函、保理、債券投資以及其它形式的資金融通等。

報道指,今明兩天還會有多家銀行與碧桂園簽約,給予信貸支持,總額達到1000億元。

李克強:加強支持民企發債 適時適度降準
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表明,會加大對民營企業發債的支持力度,適時適度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會議又提到,要落實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推進保交樓專項借款盡快全面落到項目,激勵商業銀行新發放保交樓貸款,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另外,內地推出金融16條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同時又推出2000億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

人行擬推2000億人幣「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 「金融機構不能過度避險」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周一(21日)聯合召開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穩經濟大盤政策措施落實工作。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在座談會上稱,會在前期推出的「保交樓」專項借款的基礎上,面向6家商業銀行推出2000億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為商業銀行提供零成本資金,以鼓勵其支持「保交樓」工作。

潘功勝稱,目前該結構性政策工具具體操作方案正在向商業銀行徵求意見,並將於近期推出,以推動「保交樓」工作加快落實,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潘功勝:金融機構不能過度避險
有官媒指,房地產金融政策有三個政策目標:一是阻斷、弱化風險外溢,二是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三是支持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2021年恒大 (03333) 風險顯性化後,引發了和其模式類似的高負債、高槓桿、高周轉、膨脹速度非常快的房企的違約風險,疊加房地產市場需求中樞水平下降、疫情頻繁擾動等因素,放大了房企風險的外溢性。

潘功勝稱:「在這種情況下,金融機構避險是正常現象,但不能過度避險。」潘功勝補充,目前過度避險現象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如部分金融機構對民企融資「一刀切」等。潘功勝強調,各商業銀行應根據《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重新評估各行內部政策。

主要銀行境外分支行要加大對優質房企內保外貸支持
潘功勝表示,主要銀行的境外分支行要加大對優質房企內保外貸業務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向優質房企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並通過與優質房企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等方式實現長期合作共贏。

潘功勝又稱,銀行要支持開發貸款、信託貸款等存量融資在保證債權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用好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支持民營房企發債融資;完善保交樓專項借款新增配套融資的法律保障、監管政策支持等,推動「保交樓」工作加快落實。

針對各銀行較為關注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問題,潘功勝明確,將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過渡期延長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