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發布新年賀詞 李家超:將帶領香港脫離疫情困擾復常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布新年賀詞,祝願市民新年進步、身體健康。李家超指,政府有兩大目標,包括推動社會各項民生、經濟活動,確保在今年內,帶領香港脫離疫情困擾,回復正常,以及全力落實我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各項工作,讓2023年的香港更璀璨、更豐盛。

李家超在社交網站發放錄影片段,指2022年香港開展新篇章,社會逐步復常,各項盛事及大型活動安全有序進行,社會氣氛越來越好。李家超表示政府今年有兩個目標,一是令市民生活盡量回復到疫情前情況,他相信香港經濟很快會恢復,消費需求上升,各行各業都感到樂觀並增人手。李家超指香港背靠內地,今年會一同在國際繼續發光發亮,參與內地大城市與世界接軌。他的另一項目標,是落實施政報告各項工作,增強發展動能,排解民生憂難,推動青年發展和教育,實現新飛躍。

李家超:將修訂《法律執業者條例》專案認許條文 盡早完成23條本地立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今日表決通過,解釋《港區國安法》第14條及第47條,特首李家超晚上見記者,對人大釋法表示歡迎及感謝,強調人大釋法體現法治原則,而今次釋法亦無增加特首的權力。

他又表示,特區政府會積極考慮修訂《法律執業者條例》,有關專案認許的條文;亦會按《基本法》第23條,以及《港區國安法》第7條,盡早完成《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並完善本地相關法例。

李家超表示,《港區國安法》第47條中,特首可向就涉及國家安全的認定問題發出證明書,相關條文自《港區國安法》頒布實施時已存在,強調今次釋法並無增加特首的權力。他亦強調,在判斷是否涉國家機密時,會考慮所有因素、掌握資料。

李家超又強調,今次釋法只針對涉及國安案件,形容涉及範圍是「好窄」,而本港絕大部分案件亦並非與國安有關。他表示,港府「無任歡迎」海外律師來港處理其他案件,以往只要海外律師取得專案許許,便加以參加刑事或其他案件。

不過,他同時提醒,涉及危害國安的罪行,不單止涵蓋《港區國安法》的4類罪行,強調還有很多行為有機會危害國安。

李家超又重申,今次釋法並非就個別案件作出,而是要處理原則問題,以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國家安全問題。他亦表示,特區政府有責任維護國家安全,司法機構亦可按《港區國安法》第14條及第47條處理有關問題。

李家超強調,被告人最終會否被定罪,仍然是由法庭根據證據、案情作出,不受干預。

被問到特首作為國安委主席,而特首亦是負責發出證明書,李家超回應時強調,國安委是一個委員會,成員包括多名主要官員,亦有中央委派的國安顧問。

至於每次作出決定前,會否徵詢中央意見?李家超未有明確回應,但重申國家安全屬中央事權,而中央信任香港,透過《港區國安法》賦權特區,根據法律原則作出決定。

李家超:國安委和港府會全力落實釋法內容說明的責任 積極考慮修訂《法律執業者條例》

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憲法》第67條第4項和港區國安法第65條規定,就港區國安法第14條和第47條規定的含義和適用作出解釋。特首李家超晚上9時半將見記者回應。

李家超在書面聲明中,對人大釋法表示歡迎及感謝,強調香港國安委和特區政府會全力落實釋法內容中所說明的責任,尤其是香港國安委會就「在香港沒有全面執業資格的海外律師參與國家安全案件」是否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以及應當採取何種政策作出判斷和決定。特區政府會落實香港國安委就有關問題作出判斷和決定,並積極考慮就《法律執業者條例》提出修訂。

他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說明了以下幾點:

(一)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香港國安委)根據第14條,有權對是否涉及國家安全問題作出判斷和決定,其決定具有可執行的法律效力,香港特區行政、立法、司法等機構和任何組織,均應尊重並執行香港國安委的決定。

(二)特區法院在審理國安案件中遇有涉及有關行為是否涉及國家安全或者有關證據材料是否涉及國家秘密的認定問題,應當向行政長官提出並取得行政長官就該等問題發出的證明書,上述證明書對法院有約束力。

(三)有關「不具有香港特區全面執業資格的海外律師是否可以擔任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的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問題,屬於《香港國安法》第四十七條所規定的需要認定的問題。應當取得行政長官發出的證明書。如特區法院沒有向行政長官提出並取得行政長官發出的證明書,香港國安委應根據《香港國安法》第十四條規定履行職責,對該等情況和問題作出相關判斷和規定。

李家超:港府很文明地「搶人才」 「由治及興」指「及早興」

特首李家超接受內地南方報業專訪,表示香港這些年來經歷一系列嚴峻挑戰,不少市民可能會感到疲累,對香港前景存有疑慮,但他對香港的前景充滿樂觀,堅信香港有「一國兩制」的制度保障,有各種長久以來賴以成功的優勢,認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還有很多發揮空間,例如用好國際金融中心的融資優勢,助力國家加快構建更加開放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等。

相信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港發揮空間仍很多
他續提到,香港過去兩年,勞動人口流失十多萬,多個行業正面臨人力短缺問題。針對這個困境,香港必須要更積極、進取地「搶企業」「搶人才」,又指「我們是很文明地去積極招募人才」,用「搶」字,是「要強調一個主動意識,是主動到要跟别人競爭的程度」,現在告訴世界香港特區政府是主動去「敲門」。

李家超強調5年任期内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帶領香港開啟「由治及興」新篇章,他理解的這個「由治及興」中的「及」,不只是「到」,還要「及早興」,希望盡量壓縮時間,多方面提速、提量、提效、提質。

李家超另指,《香港國安法》實施以及選舉制度完善後,香港政治局面大幅改善,但仍存在暗流或潛在挑戰,特區政府需對相關內外挑戰未雨綢繆,包括執政理念的革新,香港必須具備更勇於承擔、敢於擔當的心態。

李家超︰不同意放寬防疫突然 「始終會來到一日復常」

政府決定,明天(29日)起放寬口罩令以外的防疫措施,包括疫苗通行証、入境核酸檢測及限聚令。行政長官李家超今(28日)表示,並不同意防疫措施的改變是突然。他強調,社交距離措施的調整於過去6個月一直進行,政府及社會一直準備於有序及於可控下準備復常,「所有事情均有計劃當中」,亦聽到社會不少聲音,認為現時是適當時間,形容「始終會來到一日復常」。

對於政府繼早前取消安心出行後,再取消維持近10個月的疫苗通行証。政府早前表示,疫苗通行証沒有日落條款。被問到對疫苗通行証的取態是否「大轉向」。李家超重申,疫苗通行証成功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令第二針及第三針的疫苗接種率達到9成3及8成3,形成社會的免疫屏障。他表示,希望與世界說明,香港已復常,不需要依賴疫苗通行証。他表示,有信心可以控制疫情的風險,因為有醫療服務已經加強、亦有良好及有效的藥物,會集中進行工作鼓勵高風險群組接種疫苗。

李家超:有信心1月15日前與內地通關 強調要按3大原則通關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8日)下午主持「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記者會,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和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亦出席,預料會宣布取消多項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取消「疫苗通行證」和限聚令,但口罩令仍會維持。

被問及通關進度,李家超表示理解社會關心通關進度,現時通關要附合3大原則,分別是逐步、有序、全面。他指出,兩地過去3年未能通關,初通關時需求一定很大,政府要確保關口運作順暢,所以要逐步通關。他又指,香港政府已與內地有關單位已接觸,希望能在1月中前,能與內地有關單位達成共識後,將方案提請中央審批,其後落實,現時目標是希望1月15日前完成整個程序,落實通關,政府對此有信心。

李家超又指,通關有4個渠道,包括飛機、船運、鐵路和陸路。在陸路口岸方面,過去每日單向可有40萬至50萬人過關,李家超指,現時政府人手上足夠應付過關需求,兩地政府正就流程和配套方面商討。

李家超:12.29起取消「疫苗通行證」、入境檢疫 取消所有社交距離措施 只維持口罩令

特首李家超下午3時半召開「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記者會,宣布從12月29日起取消所有社交距離措施,僅維持「口罩令」。李家超在記者會開場白提及4大方向:

  • 取消檢疫令和不再界定「密切接觸者」,改為向相關人士提出健康建議
  • 取消「疫苗通行證」
  • 取消所有入境強制檢測,不論從內地、澳門、台灣或其他海外地區入境香港,抵港人士不再需要於抵港後檢測
  • 取消所有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限聚令、食肆經營限制,但會維持口罩令

李家超:通關很快將可實現 港府未來將聚焦3方面工作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周到北京述職,他今(26日)於報章撰文總結訪京行程,提到特區政府未來將聚焦3大方面工作,亦指出香港市民期盼已久的通關很快將可實現,將會逐步、有序,安全、穩妥實行通關安排。

李家超上周進行任內首次述職,他於文中表示,向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匯報香港經濟、社會、政治等方面的最新情況,並感謝國家領導人充分肯定香港特區政府的工作和對香港的關心及支持。李家超說,當前香港正處於「由亂到治」走向 「由治及興」的關鍵階段,特區政府將聚焦3大方面工作,包括把握好國家賦予香港的機遇, 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他說,香港將把握好 「一國兩制」所帶來的機遇,利用好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獨特優勢,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以及全力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加強開展國際合作。他指,香港已克服疫情的障礙,全方位活躍於國際舞台。

另外,李家超稱,政府會吸引和培育人才, 推動青年發展。為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亦將制訂《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十年文化藝術設施發展藍圖》等。

李家超於文章尾聲提到,會繼續帶領團隊努力落實各方面政策,不負中央期望,做到為民、惠民,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他稱,香港市民期盼已久的通關很快將可實現,將兼顧兩地疫情的變化和風險管理制訂方案,在盡量滿足需求和安全有序的要求下,盡量取得最有利的平衡,盡快達致「逐步、有序和全面」 通關的目標。

李家超:通關很快將可實現 港府未來將聚焦3方面工作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周到北京述職,他今(26日)於報章撰文總結訪京行程,提到特區政府未來將聚焦3大方面工作,亦指出香港市民期盼已久的通關很快將可實現,將會逐步、有序,安全、穩妥實行通關安排。

李家超上周進行任內首次述職,他於文中表示,向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匯報香港經濟、社會、政治等方面的最新情況,並感謝國家領導人充分肯定香港特區政府的工作和對香港的關心及支持。李家超說,當前香港正處於「由亂到治」走向 「由治及興」的關鍵階段,特區政府將聚焦3大方面工作,包括把握好國家賦予香港的機遇, 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他說,香港將把握好 「一國兩制」所帶來的機遇,利用好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獨特優勢,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以及全力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加強開展國際合作。他指,香港已克服疫情的障礙,全方位活躍於國際舞台。

另外,李家超稱,政府會吸引和培育人才, 推動青年發展。為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亦將制訂《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十年文化藝術設施發展藍圖》等。

李家超於文章尾聲提到,會繼續帶領團隊努力落實各方面政策,不負中央期望,做到為民、惠民,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他稱,香港市民期盼已久的通關很快將可實現,將兼顧兩地疫情的變化和風險管理制訂方案,在盡量滿足需求和安全有序的要求下,盡量取得最有利的平衡,盡快達致「逐步、有序和全面」 通關的目標。

李家超:中央同意中港逐步有序實現全面通關 望1月中前落實方案

特首李家超表示,中央已同意香港可與內地逐步有序實現全面通關,李家超指出,特區政府即時聯繫有關單位,包括衞健委、港澳辦、廣東省及深圳市政府,積極尋求獲得共識的方案,報請中央審批,予以1月中之前落實。

李家超指,通關初期的需求很大,需要與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商討每日人數和通關口岸等。已即時成立通關事務協調組,兼顧兩地疫情變化和風險管理,按措施的優化制定方案,協調組包括15個局,即全個政府全力投入作最好的準備。

近期通關消息均刺激港股造好,投資界預期消息有望刺激大市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