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預期共和黨贏眾議院控制權 有助延續美股反彈走勢

美國中期選舉周二舉行,市場除觀察政治形勢發展外,亦關注對美股的影響,摩根士丹利認為民調顯示共和黨將最少贏得眾議院的主導權,有助為債券收益率下降和股票上升提供潛在催化劑,令熊市反彈得以延續。

該行指,共和黨取得議會控制權,將增加政府凍結財政支出和減少預算赤字的可能性,從而推動美國10年期國債價格上升,令股市保持升勢。又指市場對周四公布的通脹數據仍然持在憂慮,但大摩稱利率波動性或進一步下降,對股市維持策略性看好的立場。

翻查數據,上一屆中期選舉,即2018年11月之後的一年,標準普爾500指數回報達11.7%。而且自1950年以來,中期選舉後的一年平均回報為15%,為所有其他年度同期回報的兩倍以上。

此外,美股在中期選舉年的波幅往往較高,特別是在選舉日前幾週。自1970年以來,中期選舉年的回報標準差中位數接近16%,而所有其他年度則為13%。

Twitter延遲啟動藍剔月費計劃 至美國中期選舉完結

世界首富馬斯克收購社交平台Twitter後,隨即宣布將向驗證用戶收費。Twitter已更新其應用程式,據報將延遲實施月費計劃,直至美國中期選舉結束。對於有Twitter用戶更改名稱及頭像測試系統是否能辨認真偽,馬斯克其後確認,更改姓名將暫時失去藍色驗證標記。

Twitter上周六(5日)已更新蘋果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的程式版本,新版本要求希望取得藍剔驗證標記,就需每月支付7.99美元(約62港元)。Twitter原定周日(6日)正式實施相關計劃,但《紐約時報》同日報道指,公司將延後推出計劃,直至美國周二(8日)中期選舉結束,美國有綫新聞網絡(CNN)其後亦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確認。

Twitter的藍剔驗證標記一直被視為確認政府官員、名人及記者等身份的真實性,但亦有意見質疑,系統或存在缺陷。美國演員莎拉西佛曼(Sarah Silverman)更改其帳戶名稱、簡介資料及頭像,令其與馬斯克(Elon Musk)帳戶幾乎一致,並於上周六轉發支持民主黨候選人的帖文。

惟莎拉西佛曼帳戶周日被標記為「暫時受限」(temporarily restricted),其個人簡介亦警告指帳戶有部分異常活動。莎拉西佛曼隨後已將帳戶改回原本模式,展示其真實名稱及頭像。另一美國演員Valerie Bertinelli上周五(4日)亦採取類似操作,並指未來只需支付7.99美元購買藍色標記而無需驗證身份,容易被騙子冒充。

馬斯克周日在Twitter發文警告,以後未有明確顯示為模仿意圖的帳戶將被永久封鎖。他同時亦指,Twitter用戶更改名稱將暫時性失去驗證標記。他更警告,帳戶在被封鎖前不會收到任何通知,指相關要求已明確列入Twitter Blue計劃。

美國中期選舉 選情結果3大情境分析

11月8日美國將舉行國會中期選舉,市場關注中期選舉結果對市場及的經濟的影響。券商中金分析認為市場焦點在執政黨民主黨勝算如何,以及「拜登經濟學」能否贏得選民認可,拭目以待。

就中期選舉的表現,據以往數據,中期選舉一般對執政黨不利。據1982年以來的10次中期選舉,執政黨平均在眾議院丟失22.7個席位、平均在參議院丟失3.4個席位。

至於今次中期選舉,根據研究機構預測,在參議院,民主黨防守壓力相對更小;而在眾議院,共和黨贏面較大。參議院競爭激烈,35個即將改選的席位中,14個原先由民主黨控制,21個原先由共和黨控制,民主黨防守壓力較小。而參議院兩黨總體處於僵持態勢,共和黨搖擺州數量更少。在眾議院,共和黨相對佔優。共和黨188席較穩固,23席有優勢。按照眾議院218席的獲勝標準,如果共和黨再獲得7個搖擺席支援,就可以在中選獲勝。就共和民主兩黨於中期選舉中可能出現的3種結果,中金有以下分析:

情境一:「分裂」國會 內政面臨掣肘

如果共和黨人控制眾議院,拜登政府的一些政策將受到批判、審查、甚至反轉。眾議院可能利用召開聽證會和要求提供資訊、檔案的權力,對政府進行嚴格的監督,比如對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的政策展開調查。
另外,在後續立法當中,民主黨也不得不與共和黨進行更多妥協,財政支出或受限。
國內政策受阻也可能使拜登政府將目光轉向海外,比如在對外貿易和產業政策上「做文章」。

在「分裂」國會下,如果共和黨人沒有過度阻撓,且民主黨推行提高企業稅法案受阻,那麼市場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將下降,風險偏好可能是改善的。但如果共和黨抓住債務上限不放,要求拜登政府減少開支,或是拜登政府在所謂的「大國競爭」方面採取更加激進的舉措,那麼經濟將面臨更多下行壓力,市場風險偏好也可能惡化。

情境二:民主黨大勝 繼續「大財政」

如果民主黨獲得大勝,繼續控制參、眾兩院,表明選民認可拜登政府的「高壓經濟學」,即便這會帶來高通脹。這種情形意味著,選民認為就業強勁比控制通脹更為重要。在此情況下,我們預計拜登及民主黨將受到鼓舞,繼續推行「大財政」方略(如增加育兒和社區大學投資),同時加快推行此前還沒有實現的政策,如對富人和大企業徵稅。

屆時,我們認為市場會擔心拜登政府及民主黨的財政擴張動機會加大通脹韌性,從而導致美聯儲進一步緊縮貨幣,形成「緊貨幣、寬財政」的宏觀組合。對資產價格而言,這意味著利率還要進一步上升,美聯儲加息的終點也將更高。

情境三:民主黨大敗 拜登失去立法支援

這情況下可能是共和黨要求大幅削減財政支出,同時推進減稅。參議院多數席位將有利於共和黨控制討論話題,大力推進政治議程。這將導致拜登的財政支出規模大幅削減。2017年特朗普簽署的減稅法案也有望得到遞延。

拜登失去立法支援,還意味著民主黨2024年大選將面臨較大壓力。據8月一項調查結果顯示,63%的共和黨人仍期待特朗普或特朗普追隨者重新執政。

美國中期選舉如何影響對華立場及加息?

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將於11月8日舉行,市場除關注兩院未來誰屬外,還關心加息步伐會否有所轉變,對華立場和政策是否不同。國泰君安證券多方面分析中期選舉後的5大影響。

兩院誰屬?

眾議院大機會歸屬共和黨。民調情況顯示,在眾議院的435個議席中,約有228個席位更傾向於共和黨,已經超過218個多數黨席位要求;參議院仍然懸而未決。民調情況顯示,在參議院的100個議席中,約有48個席位更傾向於共和黨,45個席位更傾向於美國總統拜登領導的民主黨,另有7個席位搖擺不定。

加息步伐轉向?

從政治經濟周期的角度分析美聯儲轉向,是對美國政治體制和美聯儲獨立性的認知不足,錯誤地認為政治選舉將對美聯儲政策產生重大影響。事實上,中期選舉對美聯儲的影響非常小。例如2018年中期選舉時,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打破慣例,公開指責自己提名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共和黨)的加息行為,要求其停止加息或減息,但2018年美聯儲共加息4次,抵禦來自政府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