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施紀賢上任首3個月 出國開支677萬元捱轟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被揭,於上任首相頭3個月內的出國開支接近70萬英鎊(約677萬港元),而航班開支甚至多於對上三任首相的總和。

英媒上周六(8日)披露,施紀賢於2024年7月至9月期間的航班開支約為69.7萬英鎊,期間的行程包括出席巴黎奧運開幕式、北約峰會及對意大利、愛爾蘭及德國的雙邊訪問。

相比之下,三名保守黨籍前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卓慧思(Liz Truss)與辛偉誠(Rishi Sunak)在任期内相同月份的航費開支總和亦僅為53.6萬英鎊(約518萬港元),較施紀賢一人低出10多萬英鎊。

而施紀賢較具爭議的行程包括,與家人一同用公費乘搭飛機,前往德國柏林觀看2024年歐洲盃決賽。

施紀賢前往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旅費約為23.6萬英鎊(約228萬港元),幾乎為卓慧思2022年參加同一活動開支的兩倍。

民調機構More in Common指,該機構內部自秋季以來,一直憂慮施紀賢似乎總是留在國外,更批評施紀賢未有好好解釋其頻繁外訪如何有利於英國人民。

保守黨議員霍姆斯(Paul Holmes)批評,工黨仍是反對派時大肆批評外訪開支問題,批評該黨虛偽至極。

據悉,現任外交大臣藍德偉(David Lammy)同期的旅費超過90萬英鎊(約870萬港元),與前任外交大臣卡梅倫(David Cameron)及祁湛明(James Cleverly)相若。

英媒引述首相府消息人士指,施紀賢內閣自2024年7月上任以來,一直努力重建保守黨在14年的混亂和衰落期間燒毀的外交橋樑,指英國在國外的影響力遭削弱,並在國內變得更脆弱。

英增投資期創自家OpenAI 望帶來逾4.4萬億經濟增長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將在周一宣布,大幅增加英國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投資,希望打造英製自家生成式AI工具,並期望未來10年為英國經濟帶來4,700億英鎊增長(約4.4萬億港元)。

施紀賢將宣布,計劃在2030年前將公眾持有的AI算力提高20倍,並擴大AI的應用範疇,如偵測馬路凹洞及用於教學等。施紀賢曾表明,希望英國未來能成為全球AI的領袖。

英國將尋求擴大全英數據中心的能力,希望吸引依賴高電腦運算表現運行及訓練的強大AI模型發展商。為滿足目標及刺激AI行業增長,英國政府將開放存取AI研究資源計劃。

不過,此舉被指可能有爭議,因為允許研究及創新人員訓練AI模型的數據包括匿名的國民保健服務(NHS)數據。政府指將設立強大私隱權限保護措施,相關數據將永不會被私人公司持有。

英國政府相信,AI有助解決當地經濟增長乏力問題,按預測未來10年可以為英國經濟帶來4,700億英鎊的增長。

同時,英國計劃利用AI增長配合新成立的「國家數據圖書館」(National Data Library),連接各官方機構,增加英國創建「主權」AI模型的可能。英國希望打造自家生成式AI工具,能力希望媲美OpenAI的ChatGPT。

微軟(Microsoft)﹑AI新創公司Anthropic及OpenAI等科企樂見英國加大AI投資,施紀賢將稱AI行業需要政府支持。監管機構被指獲知會需積極支持AI創新,與大眾認為監管部門原有職責相違背。

關注AI對社會﹑就業及環境影響的專家呼籲政府謹慎,英國政府最新報告則指出,大眾對AI關聯最高的3個詞語分別為「機械人」(robot)﹑「可怕」(scary)及「擔憂」(worried)。

另外,施紀賢亦打算增加投資微型核反應堆,希望滿足極需大量電力供應的AI行業需求。他亦下令內閣所有官員,需把AI應用列為最優先事項,強調AI將驅動英國轉變,將改變工人階層生活。

美國史丹福大學最新排名指出,美國在AI領域稍為領先中國,英國以明顯差距落後於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