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媒《華爾街日報》(WSJ)報道,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北京一直試圖與華府建立溝通管道卻屢屢碰壁,美中溝通機制幾近停擺,雙方恐陷入你來我往的報復循環,甚至在短期內難以重啟談判。
WSJ報道指,自特朗普就職以來,無論中方高級官員如何試圖與新政府接觸,結果都是吃閉門羮。報道引述曾為中方官員提供諮詢的人士指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今年2月在紐約出席聯合國會議期間,曾尋求與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茨會面,但未獲特朗普團隊同意。
知情人士又指,駐美大使謝鋒曾試圖與特朗普顧問馬斯克接觸,寄望馬斯克扮演制衡對華鷹派的潛在力量,但未有進展。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二月曾寫信給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也未獲積極回應。但格里爾三月間曾與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視訊通話。何立峰是王文濤的上級官員,並且是習近平的親信。
特朗普團隊冀與習親信接觸
報道指出,特朗普團隊只想和習近平身邊最親近的人馬接觸,例如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但北京方面不太願意,認為這種即興式的作法會帶來無法接受的政治風險。換言之,北京難以跳脫正式外交禮儀的思維模式,與特朗普團隊的作法難以契合。
報道指,特朗普早前曾暗示,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與習近平會晤。但鑑於當前情勢,中方官員已向美方高層表示,習近平不太可能在短期內訪美。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表示,現在主導議程的是特朗普政府,北京當局「幾乎完全處於被動姿態」。
報道指出,在實質溝通中斷、談判籌碼不斷流失的情況下,中方恐將愈發難以在對抗中找到突破口。若雙方持續互不讓步,未來的互動恐怕只會是更深層、更無解的報復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