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主盤存量高企 數字銀行都要散貨

樓價持續低位徘徊,銀主盤庫存愈來愈多,銀主紛紛加快減價沽貨。而且愈來愈多不同銀行加入出貨行列,近日連不屬傳統的數字銀行加入沽貨行列。分析指市民透過不同渠道借貸,是經濟轉差的反映。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荃灣恒麗園停車場LG層一個單號車位,剛以52萬元易手,較市價低約3成,賣方為香港首間開業的數字銀行ZA BANK。據了解,ZA BANK並沒有提供傳統的物業按揭業務,估計上述車位業主選用類似私人信貸或商業信貸的方式借款,最終淪為銀主盤。

區內代理透露,ZA BANK早在去年開始低調出售銀主盤,例如屯門蟠龍半島雙號屋,實用面積1631平方呎,原本叫價1700萬元放盤,最終減至1540萬元售出。

據悉,目前ZA BANK仍有數個銀主盤在放售中,例如觀塘功樂道金龍園低層A室,實用面積576平方呎,現時叫價580萬元;九龍塘沙宣道愛琴苑低層A室,實用面積1955平方呎,叫價3500萬元。

再者,天水圍栢慧豪園5座低層H室,實用面積456平方呎,剛由恒比銀行蘇黎世(有限制持牌銀行)以350萬元售出。資料顯示,原業主早於2007年以212.3萬購入,去年4月曾以428萬易手,惟未有如期完成交易,最終由銀主售出。

網上資料顯示,恒比銀行蘇黎世一直提供各類量身定制的端到端貿易融資解決方案,主要服務香港的中小企業。

另外,筲箕灣阿公岩道民興工業大廈低層,面積約7,480平方呎,業主2017年以2,850萬元購入,由於過渡借貸而淪為銀主盤,近日由銀行以1,760萬元易手,單位8年間帳面蒸發1,090萬元,貶值38%。原本持有單位的銀行為台灣王道銀行,也是甚少涉足物業按揭市場,相信是工商信貸而淪為銀主盤。

業界人士指出,絕大部分中小企有本身相熟銀行進行融資或者商業按揭,由於近年經濟表現未如理想,不排除有中小企信貸出現危機,被逼轉向數字銀行或非傳統銀行進行借貸,最終手持物業淪為銀主盤。這種個案增加,反映實體經濟走下波,市民需要開發新借貸渠道,現時工廈銀主盤存量達56個,佔整體逾1成,較去年同期工廈銀主盤存量12個急升3.7倍。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指出,無論業主透過何種方式融資,只要拖欠還款,銀行會按章收樓,是正常的商業風險管理。但是中美貿易戰下,銀行風險管理的條件愈來愈高,相信整體銀主盤數量會持續增加,市場或者政府均需要認真對待銀主急增問題。至於銀主盤會否衝擊樓價,陳永傑謂,現存銀主盤約400餘個,相對整體二手放盤逾4萬個,即使銀主盤減價沽貨,也難直接構成樓價急跌,但銀主盤問題不能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