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 中方斥美國施壓脅迫

巴拿馬總統穆利諾表示,經已正式向中方遞交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計劃的文件。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方對美國通過施壓脅迫的手段抹黑破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行徑表示堅決反對,對巴方表示不再續簽諒解備忘錄深表遺憾。

林劍進一步表示,「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包括20多個拉美國家在內的150多個國家,踴躍參與「一帶一路」合作,成果惠及了包括巴拿馬在內的各國民眾。近年,中巴兩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不斷造福兩國人民。希望巴方從雙邊關係的大局和兩國人民的長遠利益出發,排除外來干擾,作出正確決定。

外交部又強調,美方蓄意挑撥中國同有關拉美國家關係,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穆利諾稍早稱,巴拿馬駐北京大使館正式通知中方有關決定,並會在90日後生效。穆利諾否認有關決定是應美國要求而作出,表示正評估巴拿馬與中國的關係,以及甚麼是對巴拿馬最有利。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日前訪問巴拿馬,與穆利諾會談,要求立即減少中方在巴拿馬運河區的影響力,否則美方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權利。穆利諾其後透露,當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到期後,巴拿馬不會同中方續簽協議。魯比奧表示歡迎,認為令美國與巴拿馬關係向前邁出一大步。

另外,穆里諾稱將於周五(7日)下午3時30分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

馬斯克:對收購TikTok不感興趣

全球首富馬斯克首次提到TikTok,稱對收購TikTok美國業務不感興趣。

德國傳媒上周六(8日)發布馬斯克上月28日出席當地傳媒集團一個視像會議時的言論,馬斯克表示,「我沒有提出過要收購TikTok,如果我收購了TikTok,我會做甚麼我沒有任何計劃。」

馬斯克說他本人並不使用TikTok,相比收購TikTok,他說自己通常從零開始創建公司。他在2022年收購了社交媒體Twitter,並將其更名為X。

在他發表這番言論的前一周,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若馬斯克想收購TikTok,他持開放態度。

此前彭博引述消息報道指,中國官員評估若TikTok未能擋住美方「不賣就禁」的命令,該公司美國業務或可出售給馬斯克。知情人士稱中國政府討論的情況之一,是馬斯克的X將控制TikTok美國業務並共同經營。

特朗普計劃宣布對所有鋼、鋁進口加徵25%關稅

  • 特朗普表示周一將宣布對所有鋼、鋁進口加徵25%關稅
  • 沒有透露何時生效
  • 本周宣布對等關稅措施

美國又加徵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宣布向對美商品徵收關稅的國家實施對等關稅措施之際,稱周一將宣布對所有鋼、鋁進口加徵25%的關稅措施。他表示,關稅將適用於來自所有國家的鋼、鋁進口,但並沒有透露關稅何時生效。

新的鋼鐵關稅可能波及美國能源企業,風電開發商、石油鑽探企業等公司都依賴非美國產的特級鋼材。至於根據政府和美國鋼鐵協會數據,美國鋼鐵進口的最大來源國是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其次是韓國和越南。

另外,他又表示將於本周宣布向對美商品徵收關稅的國家實施對等關稅措施。 特朗普表示,關稅不會在宣布的當天生效,但會不久之後生效。

特朗普上周五已表示計畫本周公布對等關稅措施。「我認為這是唯一公平的方式。這樣就不會有人受傷。他們向我們收費。我們也向他們收費。都是一樣的」

知行汽車科技高位配股籌2.28億 距離上次抽水僅2個多月

  • 上周爆升48%的知行汽車科技 (01274) 配售1119.02萬股新H股
  • 配售價每股20.88元,較上周五收市價24元折讓約13%

自動駕駛概念股連日爆升之際,知行汽車科技 (01274) 趁高配售1119.02萬股新H股,隔離上次配股僅約2個多月,集資淨額2.28億元,整體協調人及配售代理為國泰君安國際。

知行汽車科技上周五(7日)單日升11%,報24元,上周的5個交易日累升48%。

配售價較上周平均收市溢價近19%
知行汽車科技宣布,向不少於6名承配人配售1119.02萬股,配售價每股20.88元,較上周五收市價24元折讓約13%;較此前5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17.61元溢價約18.57%;較此前20個交易平均收市價溢價約35.06%。

知行汽車科技在去年12月2日完成上一次配售,當時配售442.7萬股,集資淨額7328萬元。

60%用於提升高階智駕研發
知行汽車科技稱,配股所得淨額的60%用於提升高階智駕、駕艙一體解決方案及產品的研發;10%提升研發設施及生產設施的資本開支;5%擴大海外銷售服務網絡;25%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DeepSeek引爆市場熱炒AI股,知行汽車科技表示,DeepSeek加速AI大模型的突破的大背景下,今次配售可滿足集團推進其AI大模型驅動的自動駕駛技術的需求。

首相施紀賢上任首3個月 出國開支677萬元捱轟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被揭,於上任首相頭3個月內的出國開支接近70萬英鎊(約677萬港元),而航班開支甚至多於對上三任首相的總和。

英媒上周六(8日)披露,施紀賢於2024年7月至9月期間的航班開支約為69.7萬英鎊,期間的行程包括出席巴黎奧運開幕式、北約峰會及對意大利、愛爾蘭及德國的雙邊訪問。

相比之下,三名保守黨籍前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卓慧思(Liz Truss)與辛偉誠(Rishi Sunak)在任期内相同月份的航費開支總和亦僅為53.6萬英鎊(約518萬港元),較施紀賢一人低出10多萬英鎊。

而施紀賢較具爭議的行程包括,與家人一同用公費乘搭飛機,前往德國柏林觀看2024年歐洲盃決賽。

施紀賢前往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旅費約為23.6萬英鎊(約228萬港元),幾乎為卓慧思2022年參加同一活動開支的兩倍。

民調機構More in Common指,該機構內部自秋季以來,一直憂慮施紀賢似乎總是留在國外,更批評施紀賢未有好好解釋其頻繁外訪如何有利於英國人民。

保守黨議員霍姆斯(Paul Holmes)批評,工黨仍是反對派時大肆批評外訪開支問題,批評該黨虛偽至極。

據悉,現任外交大臣藍德偉(David Lammy)同期的旅費超過90萬英鎊(約870萬港元),與前任外交大臣卡梅倫(David Cameron)及祁湛明(James Cleverly)相若。

英媒引述首相府消息人士指,施紀賢內閣自2024年7月上任以來,一直努力重建保守黨在14年的混亂和衰落期間燒毀的外交橋樑,指英國在國外的影響力遭削弱,並在國內變得更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