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當蘇姿丰上任美國晶片製造商超微半導體(美:AMD)行政總裁時,該公司正值瀕臨破產邊緣的低迷期,還未扭虧為盈之餘,驟眼望落根本不像市值數十億美元,更加難以想像它會有朝一日在市值和市佔上鬥贏美國老牌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美:INTC)。
股民暱稱「蘇媽」的蘇姿丰上周二(12月10日)獲《時代雜誌》(Time)評選為2024年度最佳CEO。蘇姿丰主理AMD的十年間,撐過艱難日子「敗部復活」,該刊引用暢銷書《晶片戰爭》(Chip War)作者Chris Miller所言,是「美國商業史上最強故事」。
帶領AMD谷底翻身
10年間升值50倍
時至今日,AMD已從一間普通中型晶片廠晉身為領先全球的中央處理器(CPU)設計商之一,旗下Ryzen產品線為個人電腦(PC)和數據中心提供高效運算能力。除了雲端技術外,該公司又在近年的人工智能(AI)佔一席位,全球多部超級電腦亦有使用旗下的CPU和圖形處理品(GPU)產品。
該刊報導稱,2014年,AMD股價徘徊於3美元,亦已裁員約25%,其數據中心晶片市佔率不斷下滑,而且債台高築。但在身為資深工程師的蘇姿丰領導下,AMD由下而上地重組產品線,並修補客戶關係,成功從谷底反彈蓬勃發展,截至上周五收報126.91,市場約2,059.5億美元。
(蘇姿丰)主導了一場AMD產品重塑,並藉AI熱潮將公司帶到新高度。2022年AMD總市值首次超越歷史對手英特爾,如今股價約為140美元,自她上任以來已實現近50倍增長。
身家逾百億港元
隨着AMD股價漲若潮水,現年55歲的蘇姿丰身家亦如船高…
據《福布斯》4月估計,蘇姿丰的淨資產高達13億美元(約101億港元)。
而重溫《西雅圖時報》2020年報導,2014年剛晉升為AMD掌舵人時,蘇姿丰底薪100萬美元,績效獎金120萬美元。無疑是高薪厚職,但跟如今億萬富豪的地位,彷彿雲泥之別…
曾夢想做鋼琴家
對理科難離難捨
蘇姿丰1969年生於台灣台南,三歲時因數學家父親蘇春槐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統計學博士,舉家移民美國。
在她成長過程中,父親經常在餐桌上用數學表來抽問蘇姿丰,考測其算術能力,大約在她五歲時開始這樣做。她去年告訴《福布斯》 稱:「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數學的方式。」
蘇姿丰起初沒有興趣追隨父親的腳步從事STEM(理工科)職業。她曾學習古典鋼琴十年,於十幾歲少女時代一度夢想當上一名音樂會鋼琴家,更申請過全球頂尖的表演藝術學府茱莉亞音樂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只是「我彈得不夠好,所以成為了一名工程師。」
從個人興趣、知識追求上,蘇姿丰其實並不抗拒STEM,很小便已著迷於Commodore 64電腦上編寫基本程式,十歲就懂得維修遙控車。高中一次做Project,她曾在一個盒子中模擬了一場颶風的氣象特徵。
所以即使音樂路受阻,她亦大有本錢進軍科技領域…
加入AMD前
先後任職兩間科技巨頭
蘇姿丰雄心壯志,銳意挑戰最高難度,17歲考入麻省理工學院(MIT)並修畢機電工程學士,繼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1994年取得)也成功通關,實乃不折不扣的尖子。
她在90年代先後加入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美: TXN)和IBM這兩間當時首屈一指的科技巨頭,任職多個崗位,也學會了如何經營企業和管理團隊,個人履歷極其亮麗。
「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我真的很幸運,」蘇姿丰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時表示: 「每兩年,我都會做不同的事情。」
至於蘇姿丰「入坑」半導體的契機,是發生於她仍在MIT讀書的時候。一次參觀半導體實驗室,她被「這樣微小」的硬體能夠承載強大的數學火力的概念深深吸引…
根據她的LinkedIn資料, 2012年蘇姿丰獲聘為AMD高級副總裁兼公司全球業務部門總經理。兩年後升任行政總裁,成為自1969年該公司成立以來第一位女性CEO。
「我覺得是在接受培訓,以便有機會在半導體行業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她說:「AMD是我的選擇。」
持久戰高手
周末開會、OT到半夜是等閒
蘇姿丰是少數擁有博士學位的「財富500強」CEO之一。她的工程背景協助其引領了一些技術創新,包括用於PC新型快速的CPU,這些創新推動AMD近年的成功。
《時代雜誌》引述,蘇姿丰的朋友和同事形容她為「精明的戰略家」(shrewd strategist),有時會在周末開會,並要求員工開OT,做到午夜過後才收工。科技業分析師、AMD前高層Patrick Moorhead表示,她的高壓管理風格和極高期望,可能會讓員工AMD長期生涯面臨挑戰,非常不好受。
這可能是她刻意為之。蘇姿丰曾表示:「我不相信領導者是天生的。我相信領導者是經過訓練的。」
2022年市值超越Intel
成就展望數十年
報導稱,在成為AMD CEO後,蘇姿丰提出了一項由三個部份組成的計劃,以幫助AMD與競爭對手Intel和英偉達(Nvidia,美:NVDA)競爭:只銷售高質素產品、加深客戶信任,並精簡公司營運架構。
這些長期計劃需要時間才有回報,但到了2022年,AMD在市值和年收入上都超越了對手Intel,如今此消彼長,甚至市值已是Intel的逾倍。
另一方面,英偉達不單是世上最大型的晶片製造商,近月也一度取代蘋果(美:AAPL)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但蘇姿丰衡量的是幾十年的成功,而不是幾個季度。
蘇姿丰表示,當你投資一個新領域時,需要五至十年時間才能真正建立各個所需部份,
我們的業務有個特點:一切都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