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前日在瑞士滑雪勝地達沃斯揭幕,在全球經濟滑向衰退邊緣、多重危機並存之際,來自全球各地的政界、商界和學術界人士希望在今屆論壇中尋求「良方」。英國《衛報》形容,要打破只顧短期自我利益的決策惡性循環,聚首達沃斯的精英們必須加強對話,應對一個正在「去全球化」的、更脆弱的世界。
今屆年會是時隔3年後,再次於冬季在達沃斯舉行線下會議。會議主題為「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強合作」,聚焦5大議題,包括應對能源和糧食危機,處理高通脹和高負債,提振工業發展,解決社會脆弱性問題,以及平衡當前的地緣政治風險。相較3年前,目前全球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俄烏衝突加劇、疫情陰霾未散、氣候危機等全球性問題不斷湧現,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正受到巨大考驗。
全球合作水平不斷降低
韓國《東亞日報》還指出,「地球村」的陣營矛盾也日益嚴重,強烈的「本國優先主義」引發衝突不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合作水平過去數年不斷降低,全球經濟「碎片化」趨勢或導致全球經濟總產出減少多達7%,技術「脫鈎」也將顯著放大貿易限制帶來的損失,低收入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所受衝擊最嚴重。
在面臨諸多危機之際,各國之間加強對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日前的報告指出,「面對大規模破壞,各國和各經濟體都面臨着經濟復甦、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建立人人共享繁榮的體系等挑戰,進行全球對話非常有必要。」泰國《曼谷郵報》也形容,達沃斯論壇常因其精英色彩遭受質疑,但在一個缺乏對話的世界裏,進行「昂貴的對話」也是值得的。
中國經濟發展被寄予厚望
中國經濟發展再次被全球各國寄予厚望,《華盛頓郵報》分析稱,中國經濟復甦將產生積極的「溢出效應」,優化的防疫措施為消費者和商業活動的反彈奠定基礎,或有助避免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德國安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敘布朗也認為,儘管中國在調整防疫措施初期,在需求端和供應鏈方面將承受一些壓力,但這些壓力是可控的,在疫情平穩後,中國經濟逐步適應復甦,有望讓全球各國獲益。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杜塞克表示,他希望今屆年會可以凝聚各方共識,「全球合作的關鍵時刻,我們要審視可以一起做的、實際的事務,例如如何實現經濟復甦,找到新的增長動力。我們也會討論系統處理能源議題,能源的可持續性、可負擔性和安全性對經濟至關重要。」
杜塞克表示:「我們已經觀察到某些分裂的趨勢,會議的核心是如何阻止這股趨勢。我們需要重建合作意識,因我們面臨着例如氣候變化等的共同挑戰,需要通過全球合作、增進理解來重啟貿易。沒有貿易,我們無法實現真正的復甦。」
劉鶴致辭:中國經濟將實現整體性好轉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昨日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年會並發表致辭。劉鶴表示,中共二十大成功召開,選舉產生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擘畫了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宏偉藍圖。按照中共二十大精神,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3年經濟工作作出部署,強調必須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堅持依法治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經過努力,今年中國經濟將實現整體性好轉,增速達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事件。
反對單邊主義 推動國際合作
劉鶴指出,中國的金融體系總體穩健。我們針對房地產領域風險,着力穩定預期,提供合理流動性,放鬆過熱時期的調控措施,積極擴大有效需求。未來中國房地產業穩定發展仍有足夠的需求支撐。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必須對外開放,不斷提高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我們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推動全面加強國際合作。
與會期間,劉鶴應約與有關國家政要、學者、企業家會見交流。出席論壇前,劉鶴在蘇黎世分別會見瑞士聯邦委員兼財政部長凱勒—祖特爾、前聯邦委員兼財政部長毛雷爾,雙方願共同推動中瑞關係發展,深化兩國經貿、金融、創新等領域合作。
達沃斯論壇5大議題
能源與糧食危機
俄烏衝突及西方國家對俄制裁,衝擊全球能源和糧食供應,石油等能源市場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原油價格暴漲推高全球通脹的局面或再次發生。儘管歐洲今年暖冬稍微緩解供應短缺,但多國仍需加緊尋求進口液化天然氣。發展中國家的糧食供應不穩定,很可能加劇民生問題。
高通脹與高負債
美國聯儲局去年接連7次加息,應對破紀錄的通脹水平。現時歐美各國通脹稍有回落,但仍遠不及各國央行2%的目標,能源危機和供應鏈問題不排除使通脹維持高位。許多新興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因聯儲局接連加息,面臨更嚴重債務壓力,斯里蘭卡的債務危機或會在其他國家出現。
工業發展不景氣
受困於能源價格高企,歐洲工業生產力受到打擊,不少企業被迫削減產能甚至撤出歐洲,長遠影響歐洲經濟復甦。美國為力爭供應鏈回流扶持本地電動車等產業,引來歐洲不滿,指責盟友採取不公平貿易做法鼓勵企業遷至美國。若歐洲跟隨推出類似財政補貼措施,全球補貼競賽或一觸即發,債務沉重的發展中國家或更受衝擊。
社會脆弱性問題
社會脆弱性指影響個人或團體受災幾率與災後恢復能力的社會特徵,自然災害、社會排斥和人為衝突,都或損害弱勢群體的福祉。對於許多貧窮的發展中國家,氣候變暖引發極端天氣災害更趨頻繁,糧食及能源短缺問題難解,貧富差距愈發懸殊,都是影響社會脆弱性的重要因素。
地緣衝突料持續
俄烏衝突持續近一年,全球仍需積極尋找和平解決衝突的途徑。美國頻推動供應鏈脫鈎、試圖拉攏盟友打壓中國芯片產業等高科技發展,也讓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的關係日趨緊張,更或衝擊全球化進程,導致全球經濟趨於碎片化,無助實現經濟復甦。
食品能源價格 未來兩年恐續飆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世界經濟論壇日前發表年度全球風險報告,警告未來兩年能源和食品價格可能持續飆升,損害全球抗擊貧困和氣候危機的努力。
世界經濟論壇訪問全球逾1,200名專家、政策制訂者和商界領袖,顯示受訪者對全球生活成本危機最感憂慮,擔心能源和食品供應緊絀可能在未來兩年持續存在,成為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疫情和俄烏衝突引發連串相互關聯的全球風險,其後果可能會破壞各國之間解決長期問題的合作,包括氣候危機、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減少貧困的努力。
報告指出,這些風險在未來兩年或仍然籠罩全球,包括經濟衰退風險、 日益嚴重的債務困擾、持續的生活成本危機;虛假信息導致社會兩極分化,以及零和地緣經濟戰,強調在風險達到臨界點前,全球領導人需採取一致的集體行動。
世界經濟論壇負責人表示,短期風險格局主要是能源、食品和債務, 那些最脆弱的人正受苦難,危機更不斷蔓延,不論富國還是窮國都無法倖免,「氣候和人類發展必須成為全球領導人關注的核心, 合作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