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出招擺脫低生育率困境

從亞洲的日本、韓國、菲律賓,到歐洲大陸的法國、德國,再到北美,全球多國面臨低生育率難題,多國政府奇招「催生」,如出錢補貼多孩家庭,延長休帶薪產假時間等,但收效甚微。分析指,觀念的轉變、性別不平等、經濟壓力大等因素導致年輕人對生育望而卻步。與此同時,社會老齡化不斷加劇,民眾退休、養老皆成問題。

日本出資誘民眾外遷 專家籲創更多「東京」

為紓解東京人口壓力、鼓勵民眾生育以及緩解地方人口流失問題,自今年4月開始,日本將提高針對育兒家庭的搬遷補貼額度,搬離東京的一個四口之家最高可以領取300萬日圓(約18萬港元)的補貼。

少子化、高齡化是困擾日本社會許久的難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從1970年出生的女性50歲時的無子女比例來看,日本27%的比例為發達國家中最高。人口學中,女性在50歲時沒有子女的情況被視為「終生無子女」。日本厚生勞動省預測,日本2022年新生兒數量首次跌破80萬人,創下最低紀錄。

在全國人口減少的同時,東京人口卻在20年內增加超過16%,反映出日本鄉村人口流失嚴重。幾十年來,每屆日本政府都在探討振興鄉村,但未見起色。現任首相岸田文雄提出數位田園城市構想,希望利用無人機、自駕巴士幫助居民克服居住在鄉村的弊端。

彭博社日韓專欄作家雷迪認為,自動化設備和補貼難以吸引居民外遷。他指出,東京是日本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擁有便利的公交系統、優越的教育資源和就業市場。相較之下,日本其他地區受到污染、不平等、地震頻發及經濟落後等問題困擾,民眾不願輕易搬遷。

雷迪稱,日本政府需要做的並非讓民眾遷出東京,而是創造更多的「東京人」。政府應考慮合併市政當局,讓其1300個城鎮和鄉村行政區合併為更大的區域中心,讓廣島、仙台或福岡等二線城市與東京比肩而立。

韓國性別嚴重不平等 婦女對生育望而卻步

韓國行政安全部1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韓國戶籍登記居民人口約為5143萬,比2021年同期減少0.39%,連續三年出現下降趨勢。韓國三口之家和四口之家的比例持續減少,單身家庭數量佔所有家庭的41%,接近1000萬戶。

韓國生育率屢創新低,2021年跌至0.81。生育率下滑的背後,是韓國年輕人不想生孩子的現實,社會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問題讓一些女性對生育望而卻步。2021年,首爾市政府在其官網上發布「分娩指南」,其中一條要求準媽媽在臨產前一周為丈夫準備好充足飯菜,以便在生產期間供「不習慣做飯的」丈夫熱着吃,引起巨大爭議後被撤下。

33歲的韓國平面設計師姜寒星表示:「只有社會給予女性同等地位,我才會考慮結婚。」32歲的首爾居民崔美妍說:「我擔心丈夫可能將撫養孩子和做家務的工作全交給我。」崔女士又指,她在找工作時被詢問是否打算結婚,僱主唯恐她入職後休帶薪產假。

暗淡的就業市場、高企的房價、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和育兒費用,讓年輕人不敢生育。30歲的首爾金融公司職員柳英伊說,儘管她和丈夫都喜歡小孩,但如果選擇生育,就要犧牲事業。雖然韓國政府不斷推出生育激勵政策,派錢「催生」,但二胎媽媽金敏中說:「(多生孩子後)我們到手的錢沒有變化,政府只是改了津貼的名稱後進行合併,對我們這樣的父母來說,沒有得到更多福利。」

北歐國家疫情期間出生率反彈

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富國出生率急劇下降。美國2020年生育率跌至歷史最低,法國嬰兒出生率是二戰以來最少。但北歐五國例外,出生率在疫情期間不僅未有下降,甚至在2021年迎來嬰兒潮。

2021年第二季度,芬蘭的出生率增長7%,丹麥和挪威分別增長3%和5%,瑞典增長1%,冰島則達到驚人的16.5%。為了迎接更多嬰兒,冰島設法提高產科病房容量。雷克雅未克最大醫院的助產護士長赫雷達爾斯多蒂爾說,2021年夏天,由於分娩孕婦數量太多,波蘭、澳洲和德國的助產護士抵達醫院增援,70多歲的退休助產護士返崗協助,「情況令人難以置信。」

雖然北歐國家擁有較高福利,但幾十年來生育率同樣低迷,居民普遍持晚婚晚育觀念,但這也意味着生育率較易反彈。芬蘭圖爾庫大學人口學研究員尼森表示,即使沒有疫情,北歐國家也隨時可能出現生育率反彈,因為民眾會在最佳生育年齡的末期產生緊迫感,在一段時間內集中生育。

冰島國家統計團隊人口學負責人卡爾森稱,疫情期間,民眾職業生涯停職與福利政策相互作用,刺激冰島生育率。在冰島,新手父母可以享受12個月帶薪假,補貼是他們原本收入的80%,每月最高4500美元。24歲的冰島婦女Kjartansdóttir在疫情期間生下一名男嬰,她說:「這是生孩子並從產假中得利的好時機,因為找工作非常艱難。」另外,疫情期間居家辦公模式的普及,也讓女性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

法國提高退休年齡計劃遇阻

法國政府10日公布養老金改革方案,計劃到2030年將退休年齡從當前的62歲推遲至64歲。法國財長勒梅爾早前表示,提升退休年齡,可以為國家在2030年底前,帶來177億歐元(約1500億港元)的額外收入。

法國計劃從今年9月開始,每年延遲退休年齡3個月。到2030年,大部分法國人必須工作至64歲才能退休。目前除個別情況外,法國人到67歲時均可領取全額養老金。但按照新規,自2027年起,只有工作滿43年的法國人才能領取全額養老金。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數據顯示,法國的養老金開支佔經濟總產值近14%,比大部分國家都要多。法國政府稱,現行養老金繳納支付體系在財政上難以維繫。

法國總統馬克龍上任以來一直試圖推動養老金改革,但面臨重重阻礙。法國奧多克薩調查公司數據顯示,約8成法國人反對提高退休年齡。法國左翼政黨、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和各大公會亦強烈反對改革計劃。法國八大工會宣布將於1月19日開始全國罷工。

2020年,馬克龍曾嘗試推動改革,但因為示威和新冠疫情衝擊而放棄。去年6月,馬克龍陣營在國民議會選舉中未能獲得過半議席,如今要想通過改革計劃必須獲得右翼共和國人黨支持,否則只能讓博爾內動用憲法權力繞過議會強行通過立法。然而,這樣的舉動很可能觸發不信任投票,甚至導致馬克龍政府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