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周四頒發,由71歲的匈牙利作家卡撒茲納霍凱(László Krasznahorkai)奪得,諾貝爾委員會讚揚其作品扣人心弦且富有遠見,在末世恐懼的氛圍中重新肯定了藝術的力量。他將獲1,100萬瑞典克朗(約909萬港元)獎金。
卡撒茲納霍凱1954年出生於匈牙利東南部、鄰近羅馬尼亞邊境的小鎮朱拉(Gyula)。他的首部小說《撒旦探戈》(Sátántangó)於1985年出版,故事背景正是類似的偏遠鄉村地區,作品出版後在匈牙利文壇引起轟動,成為他一鳴驚人的代表作。
這部作品描繪了荒涼村莊的居民在絕望中被操控,陷入混亂與失落,象徵著人們對新制度的期待與現實落差,被指暗喻九十年代初東歐共產主義的破產。《撒旦探戈》一書後來被改編拍成電影,結合執導的匈牙利長鏡頭大師貝拉塔爾(Tarr Béla)別樹一幟的風格,這部片長逾7小時的電影,同樣成為經典。
卡撒茲納霍凱近年的作品,被指展現出更沉思、細膩的語調,與他在中國與日本旅行期間,這些地方對他留下的深刻印象有關。
1987年,他離開共產主義統治下的匈牙利,在西柏林獲得獎學金,並住在當地一年,此後,他遊歷東亞汲取靈感,尤其是蒙古與中國,創作了《烏爾加的囚徒》(The Prisoner of Urga)與《天之下的毀滅與悲傷》(Destruction and Sorrow Beneath the Heavens)等作品。
他2003年的小說《北有山,南有湖,西有路,東有河》(A Mountain to the North, a Lake to the South, Paths to the West, a River to the East),講述尋找祕密花園的神秘旅程,背景正是設於京都,文字被指充滿抒情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