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分析:中美關係稍穩定 但分歧仍在

中美元首通話後,學者分析指,這次通話能讓雙方關係稍微穩定,但不代表很快形成新共識,彼此隔閡分歧仍在。

綜合媒體報道,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朱鋒表示,中美元首通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特朗普急切希望中國在關稅戰、貿易戰上對美國做出更積極回應。

朱鋒評估,中美領導人通話能讓兩國關係稍微穩定下來,但「通話不等於馬上就會形成新共識」,兩國之間隔閡分歧仍存在。對中國來說,核心問題仍是美國需要更好地尊重和理解中國的利益和主張,不能在關稅、經貿、科技等領域一味打壓中國,「更不能說一套做一套」。

另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根據中國官媒的通稿判斷,中美領導人這次通話談出了實質內容,雙方團隊將繼續就經貿問題磋商,「這是好事情」,至少能遏制雙方相互指責的惡性循環。

李明江還說,兩國領導人互邀對方到訪是個積極訊號,並評估二人可能希望見面時,能就重大問題進行詳談。

彭博:美國計劃打造本土稀土磁體供應鏈

知情人士稱,在中國4月收緊稀土出口以反制美國對華關稅後,特朗普政府重啟拜登時代打造國內稀土磁體供應鏈的計劃,將涵蓋稀土元素開採、加工及磁體生產。

彭博報道指,這突顯中國的反制舉措在白宮和五角大樓內部引發嚴重擔憂,他們擔心從導彈引導系統到風力渦輪機等眾多關鍵領域所需的稀土磁體可能面臨斷供。

知情人士稱,儘管中美元首通了電話,但特朗普政府關於建立國內供應鏈的相關評估仍將繼續;白宮認為,當前正在評估的相關項目從長期看將比中國產品更具成本優勢。

相關官員此前已在徵求方案,希望在未來6個月到1年內增強美國國內稀土磁體的供應能力。

據路透社6月3日的報道,根據取得的一份文件內容顯示,特朗普預計將使用緊急權力,解除關於美國關鍵礦產和武器生產在內的法律要求,包括一些國會資金批准。

牛彈琴列十個細節:提台獨具現實針對性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晚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據中方發布,習近平要求美國應慎重處理台灣問題,避免極少數「台獨」分離主義者把中美兩國拖入衝突對抗的危險境地。有官方背景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今晨發文,列出這則通話裡十個不尋常的細節,「外交無小事,細節很重要」,表示提到台灣問題、台獨,「極具現實針對性」。

細節一,應約

新華社通稿稱,中國領導人「應約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牛彈琴」稱,這則通話應該是特朗普主動發起,我方積極配合。

細節二,「兩個尤」

根據新華社通稿,中國領導人告訴特朗普:校正中美關係這艘大船的航向,需要我們把好舵、定好向,尤其是排除各種干擾甚至破壞,這尤為重要。

第一個「尤」:尤其要排除各種干擾甚至破壞。
第二個「尤」:這尤為重要。
細節三,日內瓦

兩位領導人都提到了日內瓦,提到了中美之前達成的共識。中國領導人對特朗普說:根據美方提議,兩國經貿牽頭人在日內瓦舉行會談,邁出了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經貿問題的重要一步,受到兩國各界和國際社會普遍歡迎,也證明對話和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細節四,原則

中國領導人對特朗普說:雙方要用好已經建立的經貿磋商機制,秉持平等態度,尊重各自關切,爭取雙贏結果。然後,他說了一句:對此,中方是有誠意的,同時也是有原則的。

至於是什麼原則,「牛彈琴」認為還是那句話,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細節五,落實

中國領導人說了四句話:中國人一向言必行、行必果,既然達成了共識,雙方都應遵守。日內瓦會談之後,中方嚴肅認真執行了協議。美方應實事求是看待取得的進展,撤銷對中國實施的消極舉措。雙方應增進外交、經貿、軍隊、執法等各領域交流,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

「牛彈琴」認為這也是有針對性的,一些美國政客總是攻擊中國沒有落實協議,卻沒看到美國采取的各種消極舉措。所以,中國領導人也沒客氣,講到了信用問題,講到了方法問題,也明確要求美方撤銷消極舉措。根據新華社通稿,特朗普表示,美方願同中方共同努力落實協議。

細節六,台灣問題

每次都必談台灣問題,這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利益。中國領導人告訴特朗普:美國應當慎重處理台灣問題,避免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把中美兩國拖入沖突對抗的危險境地。這也是極具現實針對性的。新華社引用特朗普的一句話:美方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細節七,十分尊重

根據新華社通稿,特朗普說,他十分尊重中國領導人,美中關係十分重要。美方樂見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美中合作可以做成很多好事。「美方樂見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美中合作可以做成很多好事」。

細節八,歡迎中國留學生

特朗普鄭重表態:美方歡迎中國留學生來美學習。

細節九,盡快新一輪會談

在電話後,特朗普第一時間發推說:這次我們都沒有討論俄烏或伊朗問題,幾乎完全聚焦在貿易問題上,我們將向媒體公布即將舉行的會晤的具體安排和時間。

細節十,特朗普訪華

新華社通稿說:(中國領導人)歡迎特朗普再次訪華,特朗普表示誠摯感謝。

商務部原副部長:汽車行業核心技術創新不足

2025中國汽車重慶論壇於6月6-7日舉行,在開幕式上,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商務部原副部長陳健指出,當前汽車行業核心技術創新不足,自主研發力量薄弱,但新能源車的研發讓人耳目一新。

陳健表示,當前汽車行業仍存在幾個問題:

  • 核心技術創新不足,自主研發力量薄弱,產品開發能力不強,但新能源車的研發讓人耳目一新;
  • 產業集中度不夠,存在落後產能;
  • 交通、環保與能源發展的矛盾,汽車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還存在痛點;
  • 產業發展政策如何保證公平,這需要研究和創新,不能單靠補貼。

他也提到內卷式競爭的話題,認為這對行業傷害很大,「不要搞內卷式競爭,要形成合力共同發展。」

證監會聯同各地監管機構遏制違法金融網紅KOL活動 梁鳳儀:投資者應成自己第一道防線

  • 證監會聯手全球打擊違法金融網紅
  • 金融網紅非法兜售產品,致投資者風險
  • 證監會加強監管,並加強投資者教育

香港證監會正聯同全球各地的監管機構,攜手遏制違法金融網紅的活動。證監會和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的其他成員明白到,違法的金融網紅活動往往是無分國界的全球性現象,國際合作對於處理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因此,在2025年6月2日的一周內,有關監管機構共同參與了「全球打擊違法金融網紅行動周(Global Week of Action Against Unlawful Finfluencers)」。

金融網紅KOL可能未獲證監會發牌
在這項舉措中,多家監管機構運用監管和執法權力來打擊金融網紅的非法活動,並進行教育計劃及提高消費者意識活動,藉以提醒投資者注意在接觸金融網紅具誤導性的內容後作出投資的風險。

證監會指,不少金融網紅非法兜售金融產品或服務,致令數以百萬計的社交媒體用戶面臨風險。這些人士可能未獲證監會發牌,因此不得向香港投資者提供有關證券及期貨合約的建議。

梁鳳儀:透過監察、執法及投資者教育等維護市場
證監會行政總裁兼國際證監會組織亞太區委員會主席梁鳳儀表示,鑑於違法的金融網紅日漸增多並在社交媒體上吸引大量追隨者,證監會全力支持國際間採取多管齊下的協調方針以應對這一現象。

「證監會透過監察工作、執法行動及投資者教育等途徑來維護市場廉潔穩健和保護廣大投資者,有關工作的成效將會因為監管同業之間的合作而大為提高。」

她續指,投資者應成為自己的第一道防線,在有意作出任何投資之前,核實金融網紅的監管狀況和可信性,審慎評估他們分享的投資觀點,並徹底查證資訊的真偽。

證監會計劃向持牌法團發出指引
在監管方面,證監會於2025年4月展開主題視察,目的是要評估券商在聘用金融網紅和數碼平台宣傳金融產品及服務時,有否遵守適用的監管規定。視察的範圍涵蓋審閱特定券商對金融網紅和數碼平台進行的盡職審查,乃至評估它們在這方面的監察,以確保有關金融網紅和平台不涉及任何無牌活動或不正當行為。

作為其監管工作的一部分,證監會計劃向持牌法團發出指引,概述它們在聘用金融網紅和數碼平台作宣傳時應達到的標準。

證監會對金融網紅的違法活動採取了一系列廣泛的執法行動,包括暫時吊銷一名金融網紅的牌照,而該人早前被裁定在其牌照範圍外透過聊天群組提供投資意見的刑事罪名成立;證監會亦對另一名涉嫌無牌進行受規管活動的金融網紅展開了刑事檢控程序。

曾中止了由違法金融網紅舉辦的一項活動
證監會積極進行監管工作,包括曾力促某海外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終止與金融網紅的聯營安排,從而阻止該平台針對香港公眾作宣傳,並與社交媒體平台進行溝通,以刪除冒認公眾人物及宣傳非認可投資產品的社交媒體帖文和帳戶。證監會亦透過搜查行動,中止了由違法金融網紅舉辦的一項活動,並於該行動期間及之後向這些金融網紅發出終止及停止函。

投資者教育方面,證監會一直透過其行之有效的系統 —— 無牌公司及可疑網站名單,提醒公眾提防那些在社交媒體上冒認或冒充金融網紅的騙徒,並鼓勵公眾善用國際證監會組織發布的最新版全球警示系統 —— 國際證券及商品警示清單(I-SCAN)。

美日進行第五輪貿易會談 傳日本放棄要求美國全免汽車關稅、倡按貢獻度降低

  • 日本與美國進行第五輪貿易談判
  • 日本放棄要求美國全面取消25%汽車關稅
  • 提出以各國對美國汽車業的貢獻來降低關稅的機制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內的美國官員進行第五輪會談。據日媒《朝日新聞》報道,日本已放寬要求美國全面取消25%的汽車關稅,而是提出根據各國對美國汽車業的貢獻來降低關稅的機制。

根據日本的最新提議,華盛頓將根據日本汽車製造商在美國生產的汽車數量以及從美國出口到其他市場的汽車數量等因素降低汽車關稅。

另外,日本內閣官房發布聲明稱,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於當地時間6月5日下午4時45分在華盛頓舉行了為時110分鐘的會談。聲明指出,赤澤亮正強烈要求美方重新評估其關稅措施。同時,雙方重申了各自對美國關稅措施的立場,並就擴大貿易、解決非關稅措施以及經濟安全合作進行了具體討論。

聲明又指,日美雙方確認將繼續努力,爭取達成對雙方都有利的貿易協議。

日圓兌每美元為走低0.2%,報143.77, 每百日圓兌港元為5.45算。

HSBC滙豐杜嘉祺10月回歸友邦任獨立非執行主席 接替謝仕榮

  • 謝仕榮將於2025年9月30日退任友邦主席
  • 杜嘉祺將接任友邦獨立非執行主席
  • 杜嘉祺曾任友邦集團首席執行官

友邦保險AIA (01299) 宣佈,獨立非執行主席及獨立非執行董事謝仕榮已知會董事會其退任公司職務的意向,自2025年9月30日起生效。同時,友邦委任HSBC滙豐控股 (00005) 集團非執行主席杜嘉祺(Sir Mark Tucker)為獨立非執行主席及獨立非執行董事(待監管批准),自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

杜嘉祺曾於2010年至2017年間擔任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杜嘉祺亦獲委任為提名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自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杜嘉祺在金融服務行業擁有逾40年的資深經驗,涵蓋亞洲、美國、英國及非洲等地區。杜嘉祺將於9月30日完成其滙豐集團非執行主席的任期,滙豐指集團主席的遴選程序正展開。

謝仕榮獲友邦保險集團授予榮譽主席的榮銜
友邦指,為表彰謝仕榮對公司的非凡貢獻,董事會一致決定授予其友邦保險集團榮譽主席的榮銜。

謝仕榮表示,在與友邦保險攜手走過的60餘年裡,「我獲得傑出同仁的支持,從中獲益良多」,而杜嘉祺在擔任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期間,對友邦保險的卓越貢獻重大且深遠,他的經驗及專長,包括曾擔任集團首席執行官,以及近年來出任全球最大金融機構之一的集團主席,將確保友邦保險能夠受益於其卓越的領導。我熱烈歡迎杜嘉祺爵士加入董事會。

宏利人壽保險(國際)註冊地11月起從百慕達遷冊至香港

  • 宏利香港網頁公布宏利人壽保險國際11月起遷冊香港
  • 保單與保障不受影響
  • 港府推動公司遷冊政策

香港5月23日起開始接受海外企業申請遷冊來港。繼AXA安盛後,再有保險公司公布遷冊香港。宏利香港網站公布,經相關監管機構批准後,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自2025年11月起,將根據香港政府新引入的公司遷冊制度,正式從百慕達遷冊至香港。宏利指,這項策略決策反映了宏利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堅定信心,也彰顯公司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更好服務的承諾。

宏利指,保單持有人的保單和保障將保持完全不變。所有現有安排,包括保單的條款與細則以及合約權利,均不受影響。宏利稱,將在香港保監局的監督下繼續運營,保持高標準的服務,隨着宏利在香港的業務加強,可以期待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多創新的保險解決方案。

許正宇上月晤宏利金融CEO 游說保險公司遷冊香港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上月曾在多倫多會晤宏利金融 (00945) 、永明金融的高層,向他們介紹剛生效的公司遷冊條例,游說他們考慮將公司遷冊來港,以享受相關的法律和稅務便利,也能減低公司為符合兩套監管制度而需承擔的合規成本。許正宇當時與宏利金融的總裁兼CEO韋寧頓、CFO Colin Simpson會面。

保險集團AXA安盛5月23日港府宣布接受海外企業申請遷冊來港時宣布,「安盛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計劃在監管機構批准後,將註冊地由百慕達遷冊至香港。遷冊過程不會影響該公司的法律實體之持續性、組織架構或日常運作。完成遷冊後,該公司擬在完成遷冊後更名為安盛金融保險(香港)有限公司。

美國成唯一反對票 聯合國安理會停火表決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周三(4日)就要求加沙(Gaza)停火動議表決,在14個成員國一致支持下,美國成為唯一一國反對支持加沙停火動議,今次亦是美國5度否決相關動議。

安理會促請加沙應「立即﹑無條件及永久停火」,要求即時及無條件解除人道援助進入加沙限制,並確保聯合國及其他人道夥伴的援助在無阻礙與安全分發於加沙巴勒斯坦民眾。但動議在14個成員國支持下,被美國一票否決。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表示,否決安理會針對以色列的適得其反加沙動議代表美國發出強烈訊號,強調華府不會支持任何動議嘗試把以色列類比如巴勒斯坦激進武裝組織哈馬斯(Hamas),或漠視以色列自衛權利,重申美國將在聯合國與以色列站在同一陣線。

以色列外長薩爾(Gideon Saar)感謝美方支持,與以色列一同反對聯合國安理會的單方面動議。他指動議只會加強哈馬斯,削弱美國斡旋人質協議的付出。

法國駐聯合國大使博納豐特(Jerome Bonnafont)批評,即使安理會多數成員國觀點一致,但仍未能履行職責。英國駐聯合國大使吳百納(Barbara Woodward)批評以色列的新援助系統不人道,要求以方即時解除援助限制。

同時,吳百納批評以色列政府決家擴大加沙軍事行動及嚴格限制援助流入不合理﹑不合適及適得其反,表明英國全面反對。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對結果表示失望,批評美國再次濫用否決權,扼殺了加沙民眾的一絲希望。他指周三的表決結果再次表明,安理會遲遲無法平息加沙戰火,根本原因是美國一再執意阻撓。

傅聰稱美國多次否決安理會的停火要求,也正是由於美國對以色列的袒護,安理會通過的數份決議都沒有有效落實。他稱只要是真正致力於和平的外交努力,安理會的行動只會提供強大助力。

親披整容細節 掀美國風氣變化探討

美國名媛Kylie Jenner早前親自公布整容細節,引發美國媒體探討,過往曾被視為禁忌的公眾人物整容話題是否已經有所改變。

Kylie Jenner日前在國際版抖音TikTok上,回應網紅Rachel Leary關於自己隆胸手術的提問時,詳細講述手術內容,包括主刀醫生姓名﹑注射內容及位置等。留言隨後已刪除,但引起網絡熱烈討論。

部分網民力撐Kylie Jenner,指她的率直猶如自家化妝品品牌豐唇產品名稱「girl’s girl」,更有人盛讚Kylie Jenner是真正的大眾公主及女性代表。事實上,Kylie Jenner非首次公開承認隆胸,她曾在2023年時表明後悔隆胸。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表示,過往名人整容素來是禁忌內容,但Kylie Jenner的坦誠似乎象徵美國風氣已有改變。Kylie母親Kris Jenner早前亦承認,自己臉部變化是整容醫生Steven Levine的作品。

外國潮流雜誌《Harper’s BAZAAR》亦曾預言,美國進入「整容透明的新時代」。雜誌美容總監羅森斯坦(Jenna Rosenstein)表示,名人保密整容為「壟斷」有信譽及可信的整容醫生。

然而,有批評者認為Kylie Jenner公布隆胸細節可能形成風氣,輕率看待潛藏疾病及感染風險的入侵式手術。而且,美國的隆胸手術宗數亦由2000年時約21.3萬宗增至2023年的和超過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