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料美滙指數3個月預測97.58 明年上半年低見94

  • 專家料美元將轉弱
  • 美政府停擺導致美元短缺
  • 減息預期或影響美元

美國政府結束停擺,美滙指數失守百關,美資大行看淡美元,料美滙指數由現水平將反覆下跌,至明年上半年低見94,且建議緊抓停擺近尾聲趁高沽美元,低撈日圓等外幣。最熊更預期明年底美元在89尋底。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廖嘉豪指,美國結束停擺,將陸續公布經濟數據。特別是就業數據方面,花旗分析員預計9月份將新增10.5萬個非農職位,失業率為4.3%,但10 月份的非農報告可能顯示私營部門招聘疲軟(增加低於5萬個),以及由於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引致政府僱員提早離職,令聯邦政府職位減少約10萬個,失業率則受累政府停擺干擾而升約0.2個百分點,預計情況將持續到11月。除這些干擾因素外,花旗分析員預計招聘速度緩慢將逐漸推升未來數月的失業率, 而疲軟就業數據將促使聯儲局於12月再次減息。若聯儲局減息路徑跟隨現時市場定價,直至2026年上半年美匯指數或由現水平進一步下跌至94至95水平。於聯儲局大幅減息的過程當中,若聯儲局獨立性受到質疑,美滙指數甚至可能跌至更低水平。

美國政府倘重開美元重拾跌軌 日圓止跌反彈
花旗料,美滙指數3個月預測為97.58,6至12個月預測為102.21。過去一個月美元受惠減息預期降溫,以及槓桿資金流入而一度升至100.4,但或須升穿101才可延續強勢,目前仍偏向看淡美元,因美國勞動力市場仍有轉弱空間,12月減息預期或再升溫,不利美元。停擺近尾聲,投資者或可把握目前高沽美元機會,優先考慮吸納日圓。

名宿料美元3年插水14% 專家拆解1年跌約4%非太驚嚇
誠然,美元在過去兩個月大玩過山車,高低波幅竟達4%。本來炒減息,美滙指數於9月17日曾低見96.218。可是,自從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於10月底議息後突放風年尾減息或生變,市場轉軚押注「鷹派減息」,刺激美滙指數於11月5日重上100,其後更高見100.4。

惟上周五(11月7日)因美國企業裁員創20年新高,且關注特朗普關稅政策或敗訴,累美滙指數再跌穿百關,今天(13日)報99.481。

專家對美滙指數預測:

大摩料美元明年底跌穿90:摩根士丹利G10外匯策略主管David Adams預計,明年底美元將大跌至89,較現價百關低約10%;但美元兌日圓將由154升至124
名宿料未來3年美元再插水近14%:提出「美元微笑論」(Dollar Smile Theory)、長期看空美元的任永力(Stephen Jen)、現為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資產管理公司Eurizon行政總裁。他指,盡管美元近期反彈,但仍將繼續走低。他押注在特朗普剩餘任期內,美滙指數將進一步下挫13.5%。惟本地老行尊以美元今年已跌約7%,表現為8年最差;倘3年累插近14%,攤開計按年跌約4%非太驚嚇
大新溫嘉煒:料年底前在97至102上落
中信銀行(國際)個人及商務銀行業務投資主管張浩恩:料短期阻力在100.3水平
OCBC華僑王灝庭:短綫阻力料在100.3到101.2,年底目標價維持97.84;明年中預測為95.91
星展香港環球市場策略師李若凡:短綫阻力位料為100和200日均綫的100.265,除非突破這關口,否則可能主要在98至100區間内波動
花旗廖嘉豪:料美元3個月為97.58,6到12個月預測為102.21
大摩估明年底美滙指數插穿90關 低見89
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認為,美元最近轉強,主因是市場對聯儲局12月減息預期降溫,以及避險需求上升。預期儲局在12月仍有機會再減息25基點,明年可能再減息兩次。美匯指數今年底前預料在97到102之間上落。

華僑銀行香港經濟師王灝庭表示,美元近日呈現分歧走勢,兌高波動性貨幣的強勢較為明顯,反觀兌日圓及歐元等低收益貨幣則小幅走軟,呈雙向波動。但相信短期有兩大因素令美元向下,美國數據公布後顯示經濟走弱、以及儲局或將採取更果斷減息。

他說,私人部門數據進一步印證美國就業市場正在放緩的觀點。除了新增就業職位放緩之外,裁員規模亦持續擴大。據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報告顯示,10月企業裁員人數環比9月激增183%,達15.3萬人,今年以來企業已宣布裁員總計110萬人,為自2020年疫情以來最高。另一Indeed招聘職空缺與薪資增長追蹤指標全年持續下滑,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亦不及預期。

王灝庭補充,技術面已浮現美滙指數短期走弱的跡象,短線阻力水平估計在100.3到101.2,年底目標價維持在97.84;而明年中預測為95.91。

華僑銀行王灝庭估計美滙指數今年底目標97.84
恒生首席市場策略員溫灼培指,特朗普急於在11月27日感恩節前結束停擺鬧劇;美國政府倘重開,有3大注意:

(1)美元由強轉弱:停擺期間,由於美國政府無法通過正常的開支渠道向市場散發資金,導致美元明顯短缺,市場紛紛搶購美元。然而,一旦恢復正常,美元的緊張局面得到緩解。當美元回落,其他外幣有機會上升
(2)經濟影響:美國政府倘重開,經濟數據將陸續公布。如果財長貝森特的估計正確,停擺美國每日經濟損失達150億美元,41天的停擺合計損失6150億美元,這對美國經濟衝擊大,數據又將如何影響儲局的貨幣政策決策,亦需密切關注。但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引述經濟學家估計指,政府停擺將令美國增長率下降約1至1.5個百分點。但他派定心丸,料明年首季GDP應恢復到3%至4%的增長水平
(3)臨時法案僅容許美國政府運作到明年1月30日
美元短缺令美元滙率升
綜合分析,下半年美元罕有破百呈強勢,有6大主因,包括「錢荒」等:

(1)華府停擺:美國政府破紀錄停擺逾40天,美國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壓力持續加劇,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曾出現自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即使壓力緩解後,部分短期隔夜回購利率仍高於儲局的政策工具利率,反映融資成本的緊張局面,美國貨幣市場鬧「錢荒」,抽乾流動性猶如多次加息
(2)末季美債湧出台:華府「閂門」,但美國財政部仍如期在第四季發行5690億美元新債,包括本周擬拍賣1250億美元國債,原本財政部囤積現金已令流動性 「告急」,復添大量新債進入市場,自然抽走市場資金,但由於政府部門關閉,無法通過正常開支渠道將資金回流到市場,造成市場缺乏美元
(3)縮表:儲局在11月仍繼續縮減資產負債表,鲍威爾明言要到12月才停止,當市場面臨美元短缺時,投資者拋售外幣、黃金及比特幣等換取美元,令美元搶高
(4)避險意識增:繼美國股神巴菲特及鮑威爾早已指美股估值高後,近期華爾街大行如高盛、大摩、美銀等亦指Al科技股呈泡沫,「畏高症」下,令美股、金價及比特幣等罕有齊現「見頂論」
(5)緩減息:鮑威爾改口儲局12月12日(本港零晨時間)減息0.25厘非定局,跟9月點陣圖預測有大出入
(6)歐元+日圓弱:日圓及歐元佔美滙指數逾70%,兩主流貨幣積弱間接推升美元

阿里巴巴股價曾大升近6% AI應用擬大改版、加入電商功能 全面對標ChatGPT

  • 阿里巴巴將改革AI應用程式
  • 整合購物功能,拓展海外市場
  • 改版後應用程式將免費開放

據彭博報導,阿里巴巴 (09988) 計劃在未來數月內對其主要人工智能應用進行改革,使其更功能接近OpenAI的ChatGPT,旨在追趕競爭對手,並最終實現從個人用戶中盈利。。彭博社指出,阿里巴巴將現有「通義」應用程式更名為「Qwen」,逐步增加代理式AI,支持在淘寶等平台上的購物功能,還將推出海外版本。阿里巴巴股價急升4%,現報162.8元。

積纍用戶後收費 AI技術變現關鍵一步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千問的改版是阿里巴巴迄今為止在面向消費者服務中獲取收入的最大舉措之一。該公司在用戶受歡迎程度方面落後於字節跳動的「豆包」和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的「元寶」,因此透過整合購物功能,阿里巴巴希望利用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傳統優勢來吸引更多用戶。

知情人士稱,改版後的千問應用目前仍將對用戶免費開放,但建立用戶基礎將有助於阿里巴巴未來對消費者服務收費。

「夸克」「通義」接連改版、屬吳泳銘AI戰略
改版是首席執行官吳泳銘在9月份提及的為期3年3,800億元人民幣AI基建設計計劃一部分,據報公司已從各部門抽調了100多名開發人員參與此次改版。

今年較早時,阿里巴巴已對搜索應用「夸克」進行改版,計劃將其打造成全方位的AI助手,該應用將繼續為用戶提供服務。

在最新季度報告中,阿里巴巴的AI相關產品實現了三位數增長,其雲部門亦公布了優於預期的銷售額,使其成為集團內增長最快的部門。

騰訊第3季營收按年增15% 經調整純利705.5億人幣大勝預期

  • 騰訊第三季營收增長,勝預期
  • AI驅動廣告,eCPM增長
  • 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增長超預期

「股王」騰訊 (00700) 周四(13日)收市後公布第3季業績,期内營收按年升15%,至1928.69億元(人民幣,下同),勝預期的1888億元;純利631.33億元,按年增19%;經調整純利按年升18%,至705.51億元,大勝預期的660.3億元。

騰訊稱,AI戰略投入不僅為廣告精準定向及遊戲用戶參與度等業務領域帶來助益,也帶來了編程、遊戲及視頻製作等領域的效率提升。

集團透露,上季推出智能投放產品矩陣騰訊廣告AIM+,支持廣告主自動配置定向、出價及版位,並優化廣告創意,從而提升廣告主營銷投入回報。

國際市場遊戲增長超預期
騰訊第三季增值服務業務錄858.60億元,按年增16%。騰訊稱,本土市場遊戲收入為428億元,按年增長15%,主要受惠《三角洲行動》等多款遊戲的收入貢獻,《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等長青遊戲的收入增長,以及《無畏契約》從個人電腦端拓展至移動端。

上季國際市場遊戲收入為208億元,按年增長43%,主要得益於Supercell旗下遊戲的收入增長,近期收購的遊戲工作室的收入貢獻,以及新發佈的個人電 腦及主機遊戲《消逝的光芒:困獸》的銷量表現。

AI驅動eCPM增長
AI繼續撐起騰訊廣告表現,騰訊上季營銷服務業務收入錄362.42億元,按年增21%。集團解釋,用戶參與度及廣告加載率的提高,以及AI驅動的廣告定向所帶動的eCPM(有效千次展示收益)增長,廣告曝光量的提升,同時期內所有主要行業的廣告主投放均有所增長。

另外,第三季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錄581.74億元,按年增10%,主要是商業支付活 動及消費貸款服務的收入增加。

騰訊解釋,雲服務收入增長,其中包括企業客戶對AI相關服務需求上升帶動的增長,以及微信小店交易額擴大而帶動的商家技術服務費收入增長,刺激企業服務收入按年增長十幾個百分點。

滬指午後持續上揚 刷新10年新高

滬指午後持續上揚刷新10年新高,日內漲0.64%。

A股早盤持續走強,創指漲超2%。板塊方面,能源金屬、電池、氟化工概念漲幅居前,銀行、油氣開採及服務、公路鐵路運輸板塊跌幅居前。

中證監昨日表示,隨著內地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不斷拓展,境外投資者持有A股的市值,從2020年底的超3萬億元增長到目前的超3.5萬億元。

百度自研AI芯片昆侖芯「M100」明年初上市 李彥宏:AI產業芯片獨大不健康、應用層應創百倍價值

  • 百度舉行年度科技和產品發布活動「百度世界大會2025」
  • 預告昆侖芯M100、M300芯片上市時間
  • 文心大模型5.0參數超2.4萬億
  • 百度蘿蔔快跑服務次數超1700萬

百度 (09888) 在北京舉辦年度科技和產品發布活動「百度世界大會2025」。百度宣布,新一代自研芯片昆侖芯「M100」及「M300」,將分別於2026年初及2027年初上市。百度半日升1%,新造127.5元,成交5億元。

百度今次發布會以「效果湧現」為主題,百度管理層除了展示芯片及算力升級路線外,也發布文心大模型5.0,並探討AI產業生態。

百度執行副總裁沈抖介紹,M100針對大規模推理場景進行優化,大幅提升MoE模型推理性;M300則針對超大規模、多模態的大模型訓練和推理作深入拓展,預期性能將更卓越。

沈抖表示,上半年已「點亮」3萬卡崑崙芯P800集群,為國產算力重要里程碑,並期待未來M100與M300芯片以極致性能與低成本,提供中國企業強大、自主可控的AI算力。

百度:昆侖芯超節點內部已實現大規模部署
百度也發布昆侖芯超節點(Supernode),據報已於4月在「百度百舸5.0」全面啟用,並實現大規模內部部署,業界最大規模的1萬億參數開源模型,可在幾分鐘內、通過單一雲實例完成運行。

據介紹,百度通過將多張昆侖芯AI芯片,整合為統一的超節點架構,在DeepSeek V3/R1 PD分離推理架構的優化下,實現單卡性能提升95%,單實例推理性能大幅提升高達8倍。

百度亦在會上發布文心大模型5.0。李彥宏介紹,文心大模型5.0是統一的原生全模態模型,採用自回歸統一架構,支援理解與生成一體化。

據悉,文心大模型5.0參數規模超過2.4萬億,目前已於百度千帆平台上線,用戶登錄即可調用,其在全模態理解、創意寫作、智能體規劃及指令遵循方面能力均有所提升。

百度52%新增代碼由文心快碼生成 冀比例可提升至80%至90%
百度創辦人兼董事長李彥宏稱,過去一年AI模型已超越聊天機器人範疇,廣泛應用於企業生產、研發、營運及銷售等環節,以提升效率與盈利。其中,AI可替代重複性勞動,目前百度52%的新增代碼由文心快碼生成以AI生成,目標未來提升至80%至90%。

AI產業芯片獨大不健康 應用層應創百倍價值
對於AI產業結構,李彥宏認為,AI產業應由過去芯片價值佔比過高的「正金字塔」結構,轉為應用和模型創造更多價值的「倒金字塔」結構,即AI模型及應用創造芯片10倍,甚至100倍價值,才能形成健康AI產業生態。

李彥宏稱,如今市場對於科技巨頭、AI新貴交叉投資、相互抬升估值和市值開始產生質疑,對應用及模型的關注也有所提高。

蘿蔔快跑服務次數已超過1,700萬次
「蘿蔔快跑」無人的士業務是百度的另一業務焦點。李彥宏引述ARK預測指,到2030年美國Robotaxi(無人的士)每英里成本將降至0.25美元,帶動出行需求增長5至7倍,「當打車足夠便宜、足夠方便的時候,需求就被激發出來了。」

李彥宏認為,無人駕駛正給城市生活帶來顛覆性改變,「蘿蔔快跑」服務次數已超過1,700萬次,每周全無人訂單達25萬單,成為全球第一。蘿蔔快跑覆蓋了全球22座城市,自動駕駛里程超過2.4億公里,其中全無人駕駛里程已突破1.4億公里。

金價重上4200美元、金股造好 憧憬經濟數據恢復為12月再減息鋪路

金價重上4200美元水平,紐約期金最新報4204美元,現貨金報4196美元。黃金相關股造好,紫金 (02899) 升逾3%,紫金黃金國際 (02259) 升逾2%,招金 (01818) 升逾2%,靈寶黃金 (03330) 升逾4%。

美國眾議院通過臨時撥款法案,待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後政府停擺將結束,美國政府重新開放後,經濟數據將恢復發布,投資者預計這些數據將顯示經濟疲軟,並可能促使美國聯儲局將於12月繼續減息。

油市預測大轉向、OPEC改為預計明年略為「供應過剩」 油價急跌4%、三桶油跌1%至3%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2026年全球石油市場將會略為「供應過剩」,相對之前預測「供應短缺」,出現大轉向。紐約期油失守60美元,收報58.49美元跌4.2%,最新續軟報58.39美元,布蘭特期油收報62.71美元,跌3.8%,最新報62.64美元。

三桶油應聲向下,中海油 (00883) 半日跌3.1%,中石油 (00857) 跌2.1%,中石化 (00386) 跌1.8%。

OPEC表示,油組及盟友(OPEC+)等產油國擴大增產,預計明年將出現供應過剩。

OPEC+主要成員此前同意下月增產每日13.7萬桶,與10月和11月的增產計畫保持一致,2026年第一季度暫停增產。當時與會代表表示,1月起暫停增產的決定反映了對季節性需求放緩的預期。

特朗普簽署臨時撥款法案 結束美國史上最長政府停擺 美期向好

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臨時撥款法案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兩院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結束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政府停擺。美股期貨向好,道指期貨升71點,報48439點,標指期貨升4點,報6880點,納指期貨升42點或近0.2%,報25666點。

特朗普批評民主黨人試圖敲詐國家,指共和黨人從來都不希望停擺,表示民眾因此遭受了巨大的傷害,稱絕不能讓這種事再次發生。

眾議院早前以222票對209票,通過臨時撥款法案,但該法案遭大多數民主黨人的反對,因沒有包含其核心訴求,即延長即將到期的《平價醫療法》補貼。

雖然美國史上最長停擺結束,但要全面恢復正常運作可能還需數日,部分機構甚至得一周或更久。

NVIDIA供應商中際旭創據報選定投行A+H香港上市、擬集至少234億港元 A股年內累升2.8倍、市值逼5300億人幣

  • 中際旭創考慮在香港上市,A股市值逼近5300億元人民幣
  • 中際旭創為英偉達供應商之一,為GPU供應光學收發器
  • 今年上半年純利增近7成至40億元人民幣

A股市值逾5200億元人民幣、光通訊器件及設備製造商中際旭創(深:300308)據報考慮在香港上市,已聘大摩、中金、廣發證券及高盛為安排行,擬集資至少30億美元(折合234億港元),但發行規模和時間等細節仍未定。

中際旭創為AI芯片巨頭英偉達(美:NVDA,NVIDIA)供應商之一,生產組裝在GPU芯片的光收發模組(optical transceivers),於2023年開始布局車載智能系統領域。

中際旭創最新跌3.3%,新造475.34元人民幣。年初至今,中際旭創A股累升284%,市值約5,281.59億人民幣

中際旭創上半年純利增近7成
受惠AI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熱潮,800G光模組需求攀升,中際旭創上半年收入按年增加37%至148億元人民幣,純利增近7成至40億元人民幣。

中際旭創的前身「中際裝備」源自1987年創立的龍口市振華電工專用設備廠,於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2017年,公司與「蘇州旭創」合併並更名為中際旭創。

高盛:AI投資回報成疑 企業應用落後於需求 槓桿與循環投資為潛在風險

隨著AI相關企業估值上升、AI領域持續巨額支出以及AI生態系統日益循環化,人們對AI泡沫的擔憂再次抬頭。高盛分析師指出,巨額AI支出的投資回報率成疑,當前的AI浪潮確實存在狂熱跡象,但與以往的泡沫時期相比有諸多差異,高槓桿、循環投資是潛在風險。

企業應用落後於消費需求

高盛美國軟件股票研究分析師Kash Rangan在周二(11日)發布的高盛Exchanges播客中表示:「許多消費級應用程式都體現了人工智能的價值,無論是消費層面的ChatGPT還是Claude應用程式。但在企業層面和用戶層面,雖然出現了一些復甦跡象,但尚未達到預期目標。」

雖然ChatGPT等工具迅速吸引了消費者的注意力,但企業採用的速度卻較慢。

Rangan表示,各公司在AI應用方面遠低於預期,「沒有達到我們一年前、兩年前預期的水平,而是達到了我們6個月前、9個月前的預期水平。」

巨額AI支出超預期 投資回報率成疑

美國網絡股票研究分析師Eric Sheridan表示,AI基礎設施的投資和支出金額超出預期,主要受龐大計算需求推動。目前僅有少數公司正從運行基礎模型轉向構建API解決方案或應用程式。

總支出的上升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導致許多投資者真正提出投資回報率的問題。這個問題只會在規模上加劇,而非減弱。

英偉達預測,2030年之前,AI基礎設施累計支出將達到3萬億美元至4萬億美元。但Sheridan指出:「我們接觸的大多數投資者都很難證明3萬億~4萬億美元累積支出的回報情況是合理的,除非AI在某種最終狀態下成為社會大量經濟產出的主要驅動因素。」

麥肯錫上周發布的《2025年AI現狀報告》亦發現,雖然近88%的公司表示在至少一項業務職能中使用AI,但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公司將其擴展到整個企業。64%的受訪公司表示AI正在推動其創新,但只有39%表示AI的影響體現在最終的獲利上。

麥肯錫指,儘管AI工具如今已很普遍,但大多數組織尚未將其深度融入工作流程和程序中,因此無法實現實質性的企業級收益。

存在狂熱跡象 但與以往泡沫期有異

人們對人工智能泡沫的擔憂是否合理?抑或被誇大?Sheridan表示,確實看到了一些類似90年代末和2007年危機爆發前夕的狂熱跡象,例如︰私人市場估值遠高於公開市場、公開市場估值高於歷史常規水平。然而,與1999-2000年泡沫時期相比,目前的公開市場估值仍未達當年峰值,資本市場活動仍遠低於2020/2021年、2007/2008年、1998/1999年的水平。

另一差異是,1999年,市場上推動最狂熱估值的是那些不產生任何收入和利潤的公司,也很少有公司回購自家股票和支付股息;但當前科技七雄中的大多數公司產生巨額自由現金流,並回購股份和派息回饋股東。

Rangan則認為,軟件板塊並沒有泡沫跡象,許多軟件股估值受壓,存在折價而非溢價。原因是AI可能對軟件終端市場造成影響,例如就業機會流失、消費減少、開發成本下降。

他強調,90年代末,投入高風險項目的資金是創業資本和私人資本;而當前資金來自財力雄厚、資金充裕的超大規模巨頭,其資金成本很低、風險承受能力強,即使需要經歷幾個周期的嘗試才能找出從AI提取價值的最佳商業模式,它們也完全能承擔。因此,大量資金來自截然不同的投資者,使得本輪AI周期與以往迥異,更能容忍各種失誤和錯誤。

槓桿與循環投資為潛在風險

分析師們警告系統性風險正在積累。Rangan指出,市場開始出現高槓桿融資,一些企業的資金結構是80%債務、20%股本,而這些企業能夠以極低的資金成本發行債券。低毛利率的商業模式疊加大量的槓桿,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需要仔細監控,確保系統運作正常。

Sheridan表示,英偉達、OpenAI、甲骨文、英特爾循環相互投資,與90年代末科網泡沫期間出現的現象有相似之處,確實令人緊張。當各大公司通過債務互相投資、供應鏈形成循環收入,最終在債務問題爆發時導致系統性崩潰。

應留意的預警訊號

被問及轉向謹慎的時機,Sheridan表示需持續關注效用的提升、採用率的提升、變現能力和自由現金流。如果公司的支出方式最終對其自由現金流產生構成實際風險,通常會成為市場的轉捩點。削減股息、減少股票回購、過度舉債等都是他正在留意的異動。

Rangan表示,在信貸周期的初期,新成立的企業大多依賴債務融資,而不是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他不太擔心超大規模企業,更擔心的是若信貸周期出現問題,會對整個科技生態系統造成文化上的衝擊,產生連鎖反應。

烏暫停和談 俄促美避升級戰事

烏克蘭政府表示,暫時將不會再與俄羅斯就停戰舉行和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則表示,希望美國不會採取升級俄烏戰爭的行動。

烏克蘭副外長基斯利齊亞(Sergiy Kyslytsya)周三(12日)表示,基輔政府已正式停止與俄羅斯舉行和談,並指2025年舉行的談判未能取得有意義的成果。

基斯利齊亞指出,烏方促請盟友協助斡旋讓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直接會面,惟過去與俄方代表會面僅取得有限成果。他指基於俄羅斯現時立場,烏克蘭不認為有進一步和談的可能性。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批評,基斯利齊亞言論反映烏克蘭無意願達成和平。她重申俄方已提出具體方案,包括交換戰俘等,是烏克蘭背棄承諾,同意交換1,200名戰俘中僅3成人獲送回。

同日拉夫羅夫受訪時表明,不希望美國採取任何升級俄烏戰爭的行動。他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長時間提倡與俄對話,致力於全面理解俄方對烏克蘭問題的立場,並展現出尋求可持續和平解決方案的決心。

拉夫羅夫表示,期待華府能秉持理性及堅持立場,避免採取可能將衝突升級的行動。他稱特朗普承認北約(NATO)擴張及在鄰近俄國邊境的軍事部署為俄烏戰爭原因之一。

同時,拉夫羅夫指控歐洲嘗試阻礙美國促成俄烏達成和平方案。他指歐洲破壞所有和談努力,拒絕與俄國政府直接聯繫,並推出新制裁,惟他稱制裁對歐洲經濟造成反效果。拉夫羅夫亦指控,歐洲公開準備與俄羅斯爆發新一輪戰爭。

終結 政府恢復正常仍需等待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簽署臨時撥款法案後,聯邦政府停擺正式落幕。但有分析指出,即使停擺已經終止,政府運作恢復正常運作可能需要數日。

彭博社報道,聯邦政府薪資系統需要更新,發放此前拖欠數周的工資。同時,停擺43日積壓無數補助撥款﹑借貸申請及電話查詢有待處理,加上聯邦機構內仍積壓大量環境許可延誤﹑工作場所檢查及承包活動,亦將拖延聯邦政府恢復正常運作。

據行政官員透露,聯邦員工可以獲發拖欠的薪資,最快預料周六(15日)起將會收到,希望在下周三(19日)時完成發放所有拖欠的薪金。聯邦人事管理局(OPM)指出,員工在無薪假期間仍屬「支薪狀態」,員工累積的未使用假期及病假或有華府最新長期負擔。

部分官員亦坦言,停擺相關限制可能延續。運輸部長達菲(Sean Duffy)周三(12日)表示,政府重開後希望一周內解決航空限制,目標趕及11月底感恩節假期前恢復正常。

美國空中交通管理員協會(NATCA)主席丹尼爾斯(Nick Daniels)表示,2019年的停擺後,空管人員耗時2個半月才恢復正常工作。達菲將加快恢復航空交通,稱70%空管人員可在重開24小時至48小時獲發拖欠薪金,其他則需等待一周。

農業部發放的美國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估計將恢復正常,但未知能否即時恢復。各州表示需時數周更新及完成撥款,但由於僅兩間企業參與SNAP計劃的撥款,相信無法同時滿足所有州份同一時間恢復發放的要求。

聯邦政府部門針對停擺制定應急方案,但多數方案預計停擺短時間維持而非長達6周,估計各部門受停擺影響程度不同,恢復正常運作的進度亦各異。

德國財長訪華前密集協調歐盟立場 聚焦稀土與競爭力

德國財政部長克林貝爾周三表示,他正在與其他歐洲國家的財政部長展開磋商,為下周前往中國的訪問做準備,討論的議題包括競爭力、稀土等關鍵問題。

克林貝爾將成為柏林新一屆聯合政府中首位訪華的部長。在此之前,外交部長瓦德富爾原定於10月底訪華,但由於中方僅確認了他所請求的多場會晤中的一場,行程被迫推遲。

克林貝爾在布魯塞爾對記者表示,「當前面臨的挑戰包括提升競爭力和原材料供應。近幾周來,稀土問題也反復被提及。宏觀經濟形勢同樣是一個重要因素。」

另外,七國集團(G7)外長及歐盟高級代表在加拿大召開會議,討論關鍵礦產供應、印太及台海地區安全,與烏克蘭戰事等問題。

會後聯合聲明表示,七國集團歡迎近期美中經貿會談的成果,但對利用非市場政策擾亂關鍵礦產供應鏈,以及產能過剩等的手段去干擾市場表示關注,反對任何影響關鍵礦產貿易穩定的政策障礙。七國集團正尋求與其他夥伴建立具韌性和可持續的關鍵礦產供應鏈,增強集體經濟安全、減少依賴,實現共同繁榮。

中國據報制定計劃阻美國軍方獲得稀土磁鐵

交易商透露:中國採購美國大豆陷入停滯

彭博引述不願具名的交易商透露,在上月底集中採購本季首批大豆後,中國自美大豆進口似乎已陷入停滯。交易商表示,他們不知悉有任何新的大豆發運。

中美達成的協議被視為緩解美國農民困境的關鍵舉措。這些農民因通脹和高昂的投入成本而遭受重創。本季大部分時間,中國暫停採購美國大豆,損害了種植者的利益,也為北京在與華盛頓的談判中提供了重要籌碼。去年中美大豆貿易額超過120億美元。

美國方面表示,中國承諾在今年年底前採購1200萬噸大豆,後續三年每年採購2500萬噸。報道引述StoneX Group Inc.駐新加坡農業經紀Kang Wei Cheang表示,業內普遍認為,據報道的中國承諾採購1200萬噸美國大豆更多是外交姿態,而非確定性的貿易協議。

過去數月,中國持續大量採購南美大豆以實現採購來源多元化。荷蘭合作銀行高級穀物及油籽分析師Vitor Pistoia指出,因此無論中美達成何種貿易協議,未來數月中國需求預計仍將較低。

大陸懸賞徵集台灣網紅「八炯」「閩南狼」違法犯罪線索

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今日(13日)發布懸賞通告,徵集台灣網紅溫子渝(網名「八炯」)、陳柏源(網名「閩南狼」)違法犯罪線索,視情給予最高25萬元人民幣獎勵。國台辦表示,此舉正當必要。

懸賞通告顯示,3月26日,溫子渝、陳柏源被國務院台辦公布為「台獨」打手、幫凶。調查掌握,該二人長期發布、傳播「抗中保台」「倚美謀獨」等煽動分裂國家言論,大肆攻擊、抹黑大陸惠台利民政策,欺凌、迫害在台大陸配偶,充當民進黨當局網軍側翼和美國等西方國家反華勢力「急先鋒」「馬前卒」,造成惡劣影響。

公安機關表示,希望廣大台胞認清「台獨」的極端危險性、危害性,以實際行動與「台獨」分裂勢力劃清界限,積極提供相關違法犯罪線索,對於協助公安機關抓獲相關犯罪嫌疑人的有功人員,視情給予5萬至25萬元人民幣獎勵。

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公安機關發布通告懸賞徵集其違法犯罪線索,是依法懲治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具體行動,是回應兩岸民眾懲「獨」呼聲的正義之舉,正當必要。

陳斌華表示,「台獨」打手幫凶為非作歹、為虎作倀,兩岸民眾對此深惡痛絕。對這些宵小之輩,必須依法嚴懲、終身追責。希望兩岸同胞積極提供相關違法犯罪線索,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攜手共創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眾院通過撥款法案 終結43日停擺

美國眾議院周三(12日)表決,成功通過參議院版本臨時撥款法案,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簽署後,終結美國史上最長的43日聯邦政府停擺。

眾議院以222票贊成及209票反對,順利通過參議院本周表決支持的臨時撥款法案。雖然民主黨眾議院少數派領袖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反對,但表決中仍有6名民主黨人倒戈,同時亦有兩名共和黨倒戈反對法案。

法案延長聯邦政府資金至2026年1月30日,內容未有提及民主黨希望延長的「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補貼。眾議院共和黨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表示,願意商討醫療保障成本問題。

候任新澤西州州長兼民主黨眾議員謝里爾(Mikie Sherrill)鼓勵黨友,應堅決反抗特朗普政府,不要讓國會成為象徵性的橡皮圖章,拒絕讓華府剝奪兒童獲得食物及民眾享用醫療照顧的權利。

截至周三為止,2025年的聯邦政府停擺時間創下美國史上最長紀錄,長達43日。路透社最新民調指出,停擺中兩黨並無贏家,把矛頭指向共和民主兩黨的選民各佔約一半。

特朗普在當地時間周三晚上9時45分(香港時間周四早上10時45分)舉行簽署儀式,正式確認國會兩院通過的法案,終結美國史上最長的停擺。

FBI局長宣布 中國同意阻止芬太尼相關化學品的計劃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帕特爾(Kash Patel)宣布,中國已同意阻止芬太尼相關化學品的計劃,全面指定並列出13種用於生產芬太尼的前體化學品,並同意控制7間生產這種致命藥物的化學品子公司。

稍早前,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表示,帕特爾上周訪問中國,與中國官員討論芬太尼和執法事宜。本周一,商務部等5個部門發布公告,決定調整《向特定國家家(地區)出口易製毒化學品管理目錄》及《特定國家(地區)目錄》,將美國、墨西哥及加拿大增列入目錄,並單獨增列13種易製毒化學品,向3國出口有關化學品前,需申請許可。

儲局官員柯林斯傾向12月維持利率不變 以抑制通脹

  • 柯林斯傾向維持利率不變
  • 通脹降溫進展可能放緩或阻礙
  • 官員暗示不會支持很快再次減息

波士頓聯儲銀行行長柯林斯(Susan Collins)表示,在增長仍然強勁情況下,可能會放緩或阻礙通脹降溫進展,傾向維持利率不變。柯林斯認為,在高度不確定環境下,將政策利率維持在當前水平一段時間以平衡通脹與就業風險,可能是合適的。

她表示,上個月減息是「審慎之舉」,旨在支撐招聘放緩的勞動力市場。指當前3.75厘至4厘的政策利率區間,仍具有「溫和限制性」,鑒於通脹仍高於2%目標水平,這一政策利率是合適的。

目前,愈來愈多儲局官員暗示不會支持很快再次減息,當中包括亞特蘭大聯儲銀行行長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他日前表示,通脹仍是更明確緊迫的風險。

12月減息與不減息的比率最新為六四比。利率期貨顯示,12月再減息0.25厘的機會率由一日前的66.9%,降至60.1%,維持不變的機會率則升至39.9%。

美國眾議院通過臨時撥款法案 待特朗普簽署後政府停擺將結束

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臨時撥款法案,法案將隨即送交白宮由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白宮表示,特朗普將於當地時間周三晚間簽署法案,正式結束政府停擺。

眾議院以222票對209票,通過臨時撥款法案,但該法案遭大多數民主黨人的反對,因沒有包含其核心訴求,即延長即將到期的《平價醫療法》補貼。

雖然美國史上最長停擺即將結束,但要全面恢復正常運作可能還需數日,部分機構甚至得一周或更久。

GPT-5.1來了!強調對話體驗「更自然、更有溫度」

OpenAI突襲宣布,推出GPT-5系列新一代模型GPT-5.1,強調在語氣自然度、指令遵從能力與推理效率全面升級。OpenAI表示,GPT-5.1即日起優先向付費用戶推出,之後將陸續開放給所有使用者。

OpenAI透露,今次引入了兩款升級模型,分別是「GPT-5.1 Instant」與 「GPT-5.1 Thinking」。據資料顯示,兩款模型旨在讓用家與ChatGPT之間的互動變得「更溫暖、更聰明」,也更能準確遵循指令。

其中GPT-5.1 Instant經過重新設計,語氣更親切、更具情感感知,它也能根據問題的複雜度自動調整推理深度,簡單問題能更快回覆,複雜問題則會花更長時間「思考」。OpenAI也強調,這也使GPT-5.1 Instant在數學與程式設計測試中表現更佳。

至於 GPT-5.1 Thinking,主要是在應對複雜問題時表現得更加高效和持久,同時在簡單任務上的反應速度也有所提升,但就可以讓解釋更具深度、更清晰、更少術語、更少未定義概念。但OpenAI也透露,GPT-5.1 Thinking語氣上也更柔和、更人性化,改善了以往過於邏輯導向的印象。

另值得一提的是,今次OpenAI除了帶來模型升級外,也擴充了ChatGPT 的語氣與個性設定功能,讓使用者更容易自訂對話風格。新版提供六種預設選項:預設、友善、高效、專業、坦率與古怪,用戶也可自行調整語氣、簡潔度與表情符號使用等特質,使ChatGPT更貼近使用者期望的互動風格。

GPT-5.1 今日起將陸續開放給 ChatGPT Plus、Pro、Go、Business、Enterprise 與 Edu 用戶使用,免費及未登入用戶也將於數日內開放。API也將於本周稍後推出,名稱分別為 gpt-5.1-chat-latest(Instant) 與 gpt-5.1(Thinking)。

宏利金融第三季新造業務價值增長11% 派息增10%至0.44加元

  • 宏利金融第三季新造業務價值增長11%
  • 淨收入跌3%至18億加元
  • 財富與資產管理業務淨流出

宏利金融 (00945) 公布第三季業績,宏利新造業務價值按年增長11%至9.1億加元,歸屬於股東的淨收入為18億加元,跌3%。核心盈利20.4億加元,按固定匯率基準計算,增長10%。EPS為1.02加元,派息每股0.44加元,增10%。

撇除預期信用損失(ECL)變動影響,核心盈利20億加元,增長6%,核心ROE為18.1%,而ROE為16%。

期內,宏利金融APE銷售額、新造業務CSM及新造業務價值分別增長8%、25%及11%,反映銷售勢頭持續,以及各保險業務部的廣泛實力。

其中亞洲市場持續在APE銷售額、新造業務CSM及新造業務價值方面展現穩健增長,增長5%、18%及7%,反映亞洲其他地區銷售量提升及業務組合更趨有利。新造業務價值利潤率回升至39%。

財富與資產管理業務轉淨流出62億加元

全球財富與資產管理業務的淨流出為62億加元,相較於2024年第三季度的淨流入52億加元。

其中退休業務淨流出為16億加元,因2024年第三季度美國市場出現數宗大型退休計劃銷售交易;及北美地區因市場增長帶動帳戶餘額增加,加上生活成本壓力,導致成員淨提取額上升。零售業務淨流出39億加元,因來自北美地區第三方中介機構及本公司旗下加拿大零售財富管理平台的淨銷售額回落。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淨流出7億加元,因股票委託管理業務贖回量增加,及來自私募股權與房地產委託管理業務的銷售額下降。

優化企業策略 推動持續長遠增長

宏利表示,為保持靈活性並持續把握新興機遇、創造長期價值,正重塑其策略方針。此策略將進一步強化公司達成2027年財務目標的能力,具體包括:在2027年將核心ROE的目標提高至18%或以上;2024至2027年間錄得超過220億加元或以上的累計匯回資金;亞洲地區的核心盈利貢獻提升至50%。

宏利將通過五項創新且更強化的核心策略實現願景:卓越團隊與文化;多元化業務組合;助力客戶實現健康、財富與長壽;人工智能導向型企業;卓越分銷能力。隨著持續落實以上策略重點,預期將推動業務穩健增長,並進一步鞏固股東總回報的良好勢頭。優化後的核心策略,聚焦於重塑保險與資產管理未來的重大趨勢。

5年前因財務造假退市 瑞幸咖啡CEO:正準備重新在美國上市

  • 瑞幸咖啡或重返美國主板上市
  • 大鉦資本入主後經營情況改善

5年前因財務造假醜聞,遭美國除牌的中國咖啡連鎖品牌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OTC :LKNCY)或重返美股主板IPO。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兼行政總裁郭謹一在出席廈門政府主辦活動時表示,瑞幸在市政府的指導下,正積極推進在美國主板重新上市。

瑞幸發言人:尚無明確的重返主板上市時間
總部位於廈門的瑞幸咖啡,其發言人回應查詢時則指,瑞幸持續關注美國資本市場,但目前尚無明確的重返主板上市時間,現階段的首要任務仍是專注公司的業務戰略、聚焦發展及提升品牌影響力。

郭謹一稱,一旦瑞幸重新上市過程完成,將有助提升廈門作為全球商業與投資理想目的地,但未透露重新上市方面具體進程。

瑞幸咖啡於2020年2月遭到「做空機構」渾水研究指控涉嫌財務造假後,自爆曾在2019財年虛報22億元人民幣收入,同年6月被迫從退市,並須支付1.8億美元的和解費用。

大鉦資本入主後經營情況大幅改善 第二季純利逾12億人幣
瑞幸咖啡於2022年由大鉦資本(Centurium Capital)牽頭的財團入主後,經營情況大幅改善,憑藉高性價比產品吸引大量消費者,並在2023年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咖啡零售商,又計劃拓展美國市場。

瑞幸雖然已退市,但ADR仍在美股「粉單市場」場外交易,按周二(11日)收市價38.5美元計,市值約110億美元。瑞幸亦要按規定披露財務情況,第二季純利12.5億元人民幣、淨營收123.59億元,分別按年增長44%及47%,全球門店數達26,206間。

瑞幸第三季財報將於11月17日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郭謹一於今年4月卸任瑞幸董事會主席,但保留行政總裁職務,而主席一職由大鉦資本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黎輝接任。

京東工業據報擬11月展開IPO預路演、12月掛牌 集資最多6億美元

  • 傳京東工業擬12月上市,計劃集資5-6億美元
  • 獲中證監批出境外上市備案
  • 工業品供應鏈服務

由京東集團 (09618) 分拆、工業供應鏈服務商京東工業在香港上市進入最後直路。有外電指,京東工業計劃在月內進行上市預路演,於12月正式上市,擬集資5至6億美元,較年初傳聞的10億美元大減。

京東工業早前獲中證監批出境外上市備案後,公司立即向聯交所遞交申請。據備案通知書,京東工業計劃發行不超過2.53億股普通股。

初步招股文件顯示,京東工業新增一位保薦人,瑞銀由財務顧問轉為聯席保薦人之一,其餘為美銀、高盛及海通國際。

京東於2023年3月宣布,分拆京東工業與京東產發上市,但因市況影響,遞表後齊齊未有下文。其後,京東工業去年9月及今年3月申請IPO,京東產發則受內房不景影響,暫緩上市計劃,及後亦未見再遞表IPO。

京東工業半年盈利4.5億人幣
京東工業提供工業品銷售與供應鏈服務,如商品、採購、履約及運營等一站式服務。截至2024年底,京東工業供應超過5,710萬個SKU,涵蓋77類產品,並擁有12萬多家供應商組成的全國供應網絡。

京東工業上半年收入為102.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多19%;持續經營業務的股東應佔利潤為4.5億元,按年上升55%。

京東持有京東工業約78.84%股份,其餘由紀源資本、紅杉中國、Domking、42XFund、Mubadala等機構持有。

再有美股中概股有意回流香港 特賣電商唯品會據報擬最快明年來港IPO 今年股價累升47%、市值逼百億美元

  • 唯品會考慮明年在港上市
  • 專營品牌折扣商品電商平台
  • 股價年初至今累升逾47%

再有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有意回流香港,內地特賣電商唯品會(美:VIPS)據報正考慮最快明年在香港上市,目前正與顧問商討潛在IPO事宜。

總部設在廣州的唯品會,是一家以銷售服裝、化妝品、鞋包等品牌折扣商品為主的電商平台,近年來也拓展線下特賣店,打造全渠道的特賣平台。

唯品會於2012年登紐交所,按現價19.85美元計,市值達98億美元。年初至今股價累升逾47%。

近期有多隻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回流香港,包括文遠知行 (00800) 和小馬智行 (02026) 及禾賽科技 (02525) 。

圖達通借殼TechStar Acq上市通過聆訊、將成港第三宗De-SPAC交易 蔚來貢獻86%收入

  • 圖達通擬與SPAC合併上市
  • 圖達通主要客戶為蔚來
  • 完成併購後將獲淨額4.7億港元

内地汽車激光雷達公司圖達通(Seyond)擬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TechStar Acq (07855) 進行併購交易上市,最新已通過聯交所上市聆訊,議定估值為117億港元。如順利上市,成為繼獅騰控股 (02562) 、 找鋼集團 (06676) 後,香港第三宗完成DeSPAC併購案例。

圖達通於過去3年往績均錄得虧損,2022年至2024年分別虧損1.92億、2.2億及4億美元。今年首5個月,圖達通也錄得2149.4萬美元虧損,較2024年同期的7329.1萬美元虧損收窄71%;收入按年增0.8%至5196.5萬美元。

圖達通成立於2016年,從事設計、開發及生產車規級激光雷達解決方案,產品包括獵鷹K1、獵鷹K2、靈雀E1X、靈雀W、OmniVidi等,2024年共交付約23萬部車的激光雷達,主要客戶為蔚來 (09866) 。

是次交易的聯席保薦人為清科資本、中信証券及中信建投國際。

與蔚來的關係密切 來自蔚來收入逾86%
圖達通與蔚來的關係密切,在2018年實現了首批產品-獵豹的出貨,並獲得蔚來資本領投的2929萬美元A輪融資。隨後,蔚來也成為圖達通的主要客戶。

據聆訊後文件,圖達通於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5個月,來自蔚來的收入分別為5,880萬、1.098億、1.46億及4480萬美元,佔同期總收入的88.7%、91.6%及86.2%。

完成併購後,繼承公司預計獲淨額4.74億港元,6成用於新激光雷達架構等研發和軟件升級、2成投入生產設施建設,升級現有生產線、1成推動全球擴張及業務拓展。

此前擬計劃赴美國上市
值得留意是,圖達通此前擬計劃赴美國上市。於2023年8月,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Innovusion Holdings Ltd.(圖達通控股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擬發行不超過約2138萬股普通股,並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

瑞士富豪代表團助斡旋特朗普 推動貿易協商

美國被指與瑞士接近達成貿易協議,可能把關稅降至與歐盟相同的15%水平。據悉,瑞士派遣富豪代表團發揮作用,成功斡旋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推動兩國貿易協商。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勞力士行政總裁杜富爾(Jean-Frédéric Dufour)及貴金屬精煉和交易公司MKS行政總裁沙卡奇 (Marwan Shakarchi)等人組成的瑞士富豪代表團與特朗普會面時,氣氛如同好友聚舊,明顯與7月時兩國貿易官員會面不同。

6名富豪組成的瑞士代表團強調,在白宮與特朗普會面未有協商貿易協議,但分析認為富豪的參與反映瑞士利用商業遊說團體的強處,以財政富及影響力成功為瑞士爭取更好的貿易協議內容。

比利時智庫Bruegel資深研究員柯克加德(Jacob Funk Kirkegaard)指出,眾所周知特朗普喜歡富豪及商界人士打交道,瑞士組成富豪代表團並不意外。而且,瑞士政府此前的嘗試失敗告終,利用富豪即使遊說不果亦不算損失。

瑞士商界領袖發出聲明形容,與特朗普會晤「富有建設性」。聲明指會上重點強調,美瑞私人領域關係將是雙方合作及共同繁榮的基石。消息人士指出,代表團向特朗普透露美國關稅對瑞士企業造成的損失,並提問對方是否認為瑞士的39%關稅具可持續性。

同時,合眾集團(Partners Group)主席甘特(Alfred Gantner)被指扮演重要角色。而且,代表團為特朗普準備如勞力士黃金時鐘及一條雕刻的金條作為禮物。

柯克加德形容,特朗普行動的原動力為個人利益,如中世紀王子般熱愛他人奉承,瑞士需要在協商有人扮演此角色,私人富豪便成為人選。

瑞士總體出口約17%目的地為美國,對美國享有近400億美元(約3,108.5億港元)的商品貿易順差。瑞士對美國出口的大宗為製藥業,美國已於10月公布對品牌或專利藥品徵收100%關稅,除非相關公司正在美國興建藥廠。

AI代理採用率料激增 惟企業安全和權限控制管理不足 CyberArk推新方案助應對

AI代理漸成企業的重要工具,它具備自主行動及推理能力,能提升效率。惟這些自主運作的實體正逐漸成為強大且具特權的新身份,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包括代理幻覺(agent hallucinations)、濫用行為,以及遭惡意人士利用的潛在風險。若缺乏適當管理,這些特權或會遭濫用或劫持,從而引發嚴重的商業及監管後果。

全球身份安全供應商CyberArk最新發佈的《代理型AI安全防護:身份安全成為防禦新基礎》調查顯示,AI代理的採用率預計將在三年內達到76%, 近四成企業級金融機構與軟件公司已經在實際運作中部署代理型AI。但要注意的是,僅10%受訪企業表示,已建立充分的安全和權限控制架構。CyberArk行政總裁Matt Cohen強調,若未能建立完善的識別機制、穩健的權限控制和全面的生命週期管理,企業將會面臨可視度不足的風險,甚至可能遭受災難性的代理攻擊。

所以,CyberArk最新就宣布,正式推出CyberArk安全AI代理解決方案(CyberArk Secure AI Agents Solution),擴展Cyber​​Ark身份安全平台(CyberArk Identity Security Platform)。方案包括:

全面代理偵測:自動識別分佈於SaaS、雲端及開發環境中的AI代理,並建立涵蓋擁有者、角色及存取權限等資訊的詳細檔案。
安全代理存取管理:強制執行高強度身份驗證與最小特權原則,採用零常設特權模式(Zero Standing Privileges)及代理活動稽核。
即時威脅偵測:持續監察異常行為與未經授權的存取活動,觸發自動警報並啟動快速應對機制。
全生命週期管理與合規支援:涵蓋AI代理從建立至退役的整個生命週期管理,支援不斷演變的監管要求,並確保稽核準備就緒。

商務部召開外資零售企業座談會 強調中國零售業規模巨大

商務部今日公佈,11月8日,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上海組織召開外資零售企業座談會,強調當前中國零售業規模巨大,希望外資零售企業堅定在華長期發展的信心。

盛秋平表示,零售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紐帶,是實現終端消費的重要載體,在引導生產、擴大消費、吸納就業、保障民生,以及做強國內大循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關係著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當前中國零售業規模巨大、趨勢向好、充滿活力,行業發展處於快速變革期。

他指出,四中全會精神為今後一個時期中國零售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歡迎廣大外資零售企業來華發展。希望外資零售企業堅定在華長期發展的信心,當好溝通交流的橋梁,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和發展成果。

部分外資零售企業代表參加座談交流。與會外資零售企業表示,高度重視中國市場發展潛力,堅信中國經濟的光明前景,願在華長期發展、擴大投資、加強創新,通過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優質商品和良好服務實現自身持續發展。

通用汽車據報要求清除中國零部件供應鏈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稱,美國通用汽車(GM)已指示數千家供應商清除來自中國零部件的供應鏈,反映出汽車製造商對於地緣政治對營運造成的干擾日益感到沮喪。

最終目標:供應鏈完全遷出中國

消息人士表示,通用汽車高層一直告訴供應商,應該尋找中國以外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來源,最終目標是將供應鏈完全遷出中國。部分消息人士稱,通用汽車已為部分供應商設定最後期限,要求在2027年前終止與中國的採購關係。

消息人士稱,通用汽車早在2024年底就向部分供應商發出這項指令,但隨著今年春季中美貿易戰升級,這項工作變得更加緊迫。

通用汽車此舉旨在採購北美工廠生產汽車零部件與材料,通用汽車在全球的大部分車輛都產自北美。消息人士稱,通用汽車傾向於從北美工廠採購零件,用於在該地區生產的車輛,但也對中國以外的非美國供應鏈持開放態度。

通用汽車的指令中還包括其他幾個國家,這些國家和中國一樣,因國家安全考量而受到美國的貿易限制,例如俄羅斯和委內瑞拉。中國是名單上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國。

尋找替代來源並不容易

不過,對零部件供應商而言,將供應鏈轉移到中國以外地區可能成本高昂且複雜。供應商高管表示,中國在汽車供應鏈照明、電子產品等領域的主導地位,使得尋找替代來源變得困難。

汽車與設備製造商協會主席Collin Shaw表示,車企與大型供應商一直在努力減少來自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的零件以降低供應鏈風險。但中國的零部件和原料網絡根深蒂固,使得尋找替代來源的努力變得複雜。他表示:「有些情況已經持續了二三十年,而我們想要在幾年內就扭轉局面,不會那麼快發生。」

華潤置地配售減持華潤萬象生活 套現20.6億元

華潤置地 (01109) 減持華潤萬象生活 (01209) 套現20.6億元。潤地公布配售4950萬股華潤萬象生活股份,相當於華潤萬象生活已發行股份2.17%。配售價為每股41.7元,較華潤萬象生活周三收市價46.12元折讓9.6%。出售所得款項淨額擬用作集團收購儲備土地、開發成本及一般營運資金。

完成後,潤地持有華潤萬象生活的股權將由72.29%減少至70.12%。華潤萬象生活會繼續為其附屬公司,華潤萬象生活的財務業績會繼續併入集團財務報表。

潤地表示,配售可令華潤萬象生活的股東結構更多元從而能夠鼓勵及吸引機構投資者對華潤萬象生活作出投資、並增加其股份的流動性,增強市場信心及提高華潤萬象生活股份價值,而公司作為華潤萬象生活的控股股東亦能夠藉此受益。

華潤萬象生活表示,董事會預期配售事項將不會對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營運產生任何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