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料美元將轉弱
- 美政府停擺導致美元短缺
- 減息預期或影響美元
美國政府結束停擺,美滙指數失守百關,美資大行看淡美元,料美滙指數由現水平將反覆下跌,至明年上半年低見94,且建議緊抓停擺近尾聲趁高沽美元,低撈日圓等外幣。最熊更預期明年底美元在89尋底。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廖嘉豪指,美國結束停擺,將陸續公布經濟數據。特別是就業數據方面,花旗分析員預計9月份將新增10.5萬個非農職位,失業率為4.3%,但10 月份的非農報告可能顯示私營部門招聘疲軟(增加低於5萬個),以及由於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引致政府僱員提早離職,令聯邦政府職位減少約10萬個,失業率則受累政府停擺干擾而升約0.2個百分點,預計情況將持續到11月。除這些干擾因素外,花旗分析員預計招聘速度緩慢將逐漸推升未來數月的失業率, 而疲軟就業數據將促使聯儲局於12月再次減息。若聯儲局減息路徑跟隨現時市場定價,直至2026年上半年美匯指數或由現水平進一步下跌至94至95水平。於聯儲局大幅減息的過程當中,若聯儲局獨立性受到質疑,美滙指數甚至可能跌至更低水平。
美國政府倘重開美元重拾跌軌 日圓止跌反彈
花旗料,美滙指數3個月預測為97.58,6至12個月預測為102.21。過去一個月美元受惠減息預期降溫,以及槓桿資金流入而一度升至100.4,但或須升穿101才可延續強勢,目前仍偏向看淡美元,因美國勞動力市場仍有轉弱空間,12月減息預期或再升溫,不利美元。停擺近尾聲,投資者或可把握目前高沽美元機會,優先考慮吸納日圓。
名宿料美元3年插水14% 專家拆解1年跌約4%非太驚嚇
誠然,美元在過去兩個月大玩過山車,高低波幅竟達4%。本來炒減息,美滙指數於9月17日曾低見96.218。可是,自從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於10月底議息後突放風年尾減息或生變,市場轉軚押注「鷹派減息」,刺激美滙指數於11月5日重上100,其後更高見100.4。
惟上周五(11月7日)因美國企業裁員創20年新高,且關注特朗普關稅政策或敗訴,累美滙指數再跌穿百關,今天(13日)報99.481。
專家對美滙指數預測:
大摩料美元明年底跌穿90:摩根士丹利G10外匯策略主管David Adams預計,明年底美元將大跌至89,較現價百關低約10%;但美元兌日圓將由154升至124
名宿料未來3年美元再插水近14%:提出「美元微笑論」(Dollar Smile Theory)、長期看空美元的任永力(Stephen Jen)、現為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資產管理公司Eurizon行政總裁。他指,盡管美元近期反彈,但仍將繼續走低。他押注在特朗普剩餘任期內,美滙指數將進一步下挫13.5%。惟本地老行尊以美元今年已跌約7%,表現為8年最差;倘3年累插近14%,攤開計按年跌約4%非太驚嚇
大新溫嘉煒:料年底前在97至102上落
中信銀行(國際)個人及商務銀行業務投資主管張浩恩:料短期阻力在100.3水平
OCBC華僑王灝庭:短綫阻力料在100.3到101.2,年底目標價維持97.84;明年中預測為95.91
星展香港環球市場策略師李若凡:短綫阻力位料為100和200日均綫的100.265,除非突破這關口,否則可能主要在98至100區間内波動
花旗廖嘉豪:料美元3個月為97.58,6到12個月預測為102.21
大摩估明年底美滙指數插穿90關 低見89
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認為,美元最近轉強,主因是市場對聯儲局12月減息預期降溫,以及避險需求上升。預期儲局在12月仍有機會再減息25基點,明年可能再減息兩次。美匯指數今年底前預料在97到102之間上落。
華僑銀行香港經濟師王灝庭表示,美元近日呈現分歧走勢,兌高波動性貨幣的強勢較為明顯,反觀兌日圓及歐元等低收益貨幣則小幅走軟,呈雙向波動。但相信短期有兩大因素令美元向下,美國數據公布後顯示經濟走弱、以及儲局或將採取更果斷減息。
他說,私人部門數據進一步印證美國就業市場正在放緩的觀點。除了新增就業職位放緩之外,裁員規模亦持續擴大。據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報告顯示,10月企業裁員人數環比9月激增183%,達15.3萬人,今年以來企業已宣布裁員總計110萬人,為自2020年疫情以來最高。另一Indeed招聘職空缺與薪資增長追蹤指標全年持續下滑,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亦不及預期。
王灝庭補充,技術面已浮現美滙指數短期走弱的跡象,短線阻力水平估計在100.3到101.2,年底目標價維持在97.84;而明年中預測為95.91。
華僑銀行王灝庭估計美滙指數今年底目標97.84
恒生首席市場策略員溫灼培指,特朗普急於在11月27日感恩節前結束停擺鬧劇;美國政府倘重開,有3大注意:
(1)美元由強轉弱:停擺期間,由於美國政府無法通過正常的開支渠道向市場散發資金,導致美元明顯短缺,市場紛紛搶購美元。然而,一旦恢復正常,美元的緊張局面得到緩解。當美元回落,其他外幣有機會上升
(2)經濟影響:美國政府倘重開,經濟數據將陸續公布。如果財長貝森特的估計正確,停擺美國每日經濟損失達150億美元,41天的停擺合計損失6150億美元,這對美國經濟衝擊大,數據又將如何影響儲局的貨幣政策決策,亦需密切關注。但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引述經濟學家估計指,政府停擺將令美國增長率下降約1至1.5個百分點。但他派定心丸,料明年首季GDP應恢復到3%至4%的增長水平
(3)臨時法案僅容許美國政府運作到明年1月30日
美元短缺令美元滙率升
綜合分析,下半年美元罕有破百呈強勢,有6大主因,包括「錢荒」等:
(1)華府停擺:美國政府破紀錄停擺逾40天,美國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壓力持續加劇,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曾出現自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即使壓力緩解後,部分短期隔夜回購利率仍高於儲局的政策工具利率,反映融資成本的緊張局面,美國貨幣市場鬧「錢荒」,抽乾流動性猶如多次加息
(2)末季美債湧出台:華府「閂門」,但美國財政部仍如期在第四季發行5690億美元新債,包括本周擬拍賣1250億美元國債,原本財政部囤積現金已令流動性 「告急」,復添大量新債進入市場,自然抽走市場資金,但由於政府部門關閉,無法通過正常開支渠道將資金回流到市場,造成市場缺乏美元
(3)縮表:儲局在11月仍繼續縮減資產負債表,鲍威爾明言要到12月才停止,當市場面臨美元短缺時,投資者拋售外幣、黃金及比特幣等換取美元,令美元搶高
(4)避險意識增:繼美國股神巴菲特及鮑威爾早已指美股估值高後,近期華爾街大行如高盛、大摩、美銀等亦指Al科技股呈泡沫,「畏高症」下,令美股、金價及比特幣等罕有齊現「見頂論」
(5)緩減息:鮑威爾改口儲局12月12日(本港零晨時間)減息0.25厘非定局,跟9月點陣圖預測有大出入
(6)歐元+日圓弱:日圓及歐元佔美滙指數逾70%,兩主流貨幣積弱間接推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