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凈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深圳,每四個家庭有三個租房住。考慮深圳人口持續凈流入對住房的需求,中國中央政府決定加大深圳保障房的補助。
據第一財經報道,財政部昨日發布文件提到,考慮深圳人口持續凈流入對住房的需求,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對深圳保障性住房籌集建設的補助,加大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對深圳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老舊小區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動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秘書長華洪分析,財政部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應對深圳住房問題,體現深圳肩負解決大城市居民住房問題方面的重要探索任務,也意味著,深圳本身長期存在的住房矛盾一定程度上已削弱了深圳在創新發展方面的優勢。
深圳2020年淨流入人口全國最多
据統計,至2020年,人口凈流入最多的十個城市,深圳凈流入達到1179萬人,位居第一。此外,深圳原有的「土著」佔比很低,很多戶籍人口也是近二十多年才陸續落戶的。
在大量人口凈流入之下,深圳目前的承載力也逐漸趨於飽和,特別是住房、教育、醫療的短板較為明顯,深圳的公共設施面臨非常大的壓力。
以住房為例,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深圳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超大城市,高度城市化的城市,外來人口多,高地價高房價,騰挪空間小。當住房工作轉向以公共住房為主,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向新市民和年輕人全覆蓋,深圳面臨的高建設成本和財政負擔凸顯。
從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來看,七人普數據顯示,深圳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21.5平方米,其中南山、福田、鹽田三個區位居前三,而光明、龍華和寶安三個區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低於20平方米,也就是說,這些地方不僅租房比例高,而且住的空間更小。
中央此舉有望穩定或降低居民的住房成本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中國財政部發布的文件,是一次創新之舉。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教授、深圳市漢侖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袁易明說:「通過中央財政來支持深圳保障房供給能力,有望穩定、甚至降低居民的住房成本。」此舉也有利於發揮中央財政的資金撬動效應和導向性作用,在全國來看都很創新,給社會傳遞出非常積極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