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板塊何解績升 價跌? 8圖剖析背後邏輯

疫情踏入後期,市場復甦將是近期關注重點。物流板塊的業績雖然因為踏入盈利增長期不斷上升,惟股價卻跑輸大市,下文將分析背後邏輯。

東興證券發表研究報告,指交通運輸行業在業績和股價上出現背離,例如物流板塊業績大幅提升卻跑輸大盤;油運板塊雖然下半年才有起色,但上半年股價早就一飛衝天。

東興證券解釋,核心的原則仍是疫情。疫情導致了當期的業績難以測算,又或者業績不具備參考性。因此現階段真正決定股價走勢的,不是當期業績,而是對疫情後業績復甦的「預期」。

重視兌現能力

東興證券又指,隨著疫情管控的逐步放開,疫情造成的不確定性下降,業績指標的可參考性將不斷提升。2023年交運板塊整體風格從「重預期」到「重兌現」會是大概率事件,市場終究要用業績說話。因此在選取標的,特別疫後復甦標的時,要重點關注業績彈性以及業績兌現的確定性。

業績與股價背離

由於郵管局出台政策干預物流業惡性價格競爭,物流行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進入盈利增長期。伴隨價格競爭退潮的是業務量增長的放緩,以往「以價換量」的經營思路不再佔據主流。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行業件量增速就呈現快速下行趨勢,2022年增速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這其中雖然有疫情影響的因素,但行業整體增速的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

疫情影響下,今年通達系物流的業績分化為上下兩個梯隊,單票市值走勢與單票盈利走勢同步,也拉開了較大差距。從股價表現看,市場對規模指標的關注度開始下降,轉而開始考察公司是否能將規模優勢轉化為利潤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