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入侵港島較公開資料早10小時

今年是香港保衛戰81周年。1941年12月8日,日軍在偷襲珍珠港後數小時又悍然入侵香港,短短18天後香港開始陷入三年零八個月的至暗時期。日前,一本由日本朝日新聞社出版的1941年12月31日與1942年1月7日合訂版刊物《朝日畫報(新春特別號)》在遼寧瀋陽曝光。在這份由瀋陽收藏家張能向香港文匯報披露的史料中,一篇名為《太陽旗在積怨百年的香港上空飄揚》的文章中,一組新的侵略時間線首次曝光。文中提到「(日本)陸軍各部隊……拚死從香港島的東、西面各處登陸,終於於18日上午9點50分成功登陸香港島。」這一登島時間比目前公開資料中的「晚8時15分至30分」提前了逾10個小時。此外,文章還記載了更為詳細的登陸細節,如「沿寶馬山向香港城區背部丘陵線進攻推進」、「19日中午我軍便快速佔領寶馬山山頂」等。

在這本畫報的封面上,明確又清晰地標明了書中內容均為日軍炫耀其海陸軍在侵略戰中的所謂「輝煌戰果」。張能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書中涉及日軍攻打香港的部分主要為三頁,且用大量照片和大篇幅的文字詳細記錄了1941年12月18日登陸香港島前後的軍事行動。上述名為《太陽旗在積怨百年的香港上空飄揚》的文章就刊發在畫報關於侵略香港部分的顯著位置。經翻譯,這份史料也揭開了一個新的時間線:

—「12月17日,陸海軍攻城司令官向香港總督楊慕琦發起第二次勸降。」;「同時,陸軍各部隊冒着敵軍垂死掙扎的炮火,拚死從香港島的東、西面各處登陸,終於於18日上午9點50分成功登陸香港島。」

—「緊接着,登陸部隊沿寶馬山向香港城區背部丘陵線進攻推進,逐漸擊破英軍防線的頑抗。」

—「19日開始,我方某增援部隊炮擊英軍,登陸部隊直逼英軍守備軍退守西部。中午,我軍便快速佔領了寶馬山山頂,各部隊齊心決死猛烈進攻,迅速殲滅英軍。」

—「征戰伊始的第十二天,鮮艷的太陽旗終於在這個可惡的榨取我國人民血汗的香港上空飄揚。」

根據維基百科及公開史料,目前日軍登陸香港島的時間普遍認為是1941年12月18日晚間,維基百科的「香港保衛戰」詞條中這樣寫到:「晚上8時15分至8時30分,第230聯隊第3大隊、第228聯隊第2大隊及第229聯隊第3大隊,分別在北角、太古及愛秩序灣登陸。」

對於登島時間的提前,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原館長助理、現任瀋陽市文物保護協會博物館專業委員會主任崔俊國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分析,由於日軍攻佔香港的過程中有海、陸、空以及海軍陸戰隊等多兵種參與作戰,文中披露的或是更早一批兵種登陸香港島的時間。「從這份史料中的圖片來源可以看出,書中圖片和主要戰績均出自日本的陸軍省和海軍省等軍方統計,具有相當準確性,可作為相關歷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參考。」

射擊瞄準鏡視角血腥鐵證

據收藏者張能介紹,這類畫冊為日本國內出版物,主要職能之一就是在戰爭期間向日本本國國民宣揚戰績,意圖美化、粉飾其惡劣的侵略行徑。「為盡快結束香港的百年積怨,我軍奮然向香港島發起了炮火猛攻。」在上述文章中,日軍將侵略香港的野蠻惡行謊稱為「拯救無辜百姓的使命和滿懷的武士道精神」,更假模假樣地稱「近百年來,英國一直佔領着香港,侵吞着中國大陸四億黎民的民脂民膏。」

而在該本畫冊刊登的日軍隨軍記者所攝照片中,大量日軍轟炸香港、在香港街頭巷戰等歷史照片,則也確證了日本的侵略本質。在上述文章的配圖中,巨大的射擊瞄準鏡視角下的香港戰火紛飛,圖片說明中稱這正是在日軍轟炸下瀕臨擊潰的香港維多利亞港灣內的昂船洲,以及「懾服於陸鷲威勢下的香港最後的模樣」。在另一張標註拍攝日期為1941年12月18日的照片中,俯視視角下的香港島黑煙滾滾。

罪行纍纍 不能抹殺忘記

同時,在展現日軍在香港水域戰績的內容中,包括香港在內的太平洋上的多個地點被在地圖上「插上」日本國旗,顯示其侵略戰果。其中一張拍攝於1941年12月17日的照片上,5艘日軍艦艇整齊航行在香港水域,這正是為侵略香港島做着戰前準備。

目前這份畫報已由收藏者張能捐贈給瀋陽北大營舊址陳列館。「希望這些文史資料,在揭露侵華日軍侵佔香港的各種罪行的同時,激發更多的香港青年和愛國人士以及國際愛好和平的人們了解歷史,這些罪行是不能允許抹殺和忘記的。」他表示。

日軍「不許可」照片揭在港暴行

由日本每日新聞社出版發行於1999年的刊物《不許可寫真》中,關於日軍侵佔香港後「不許可」曝光的多張照片於日前由瀋陽民間抗戰收藏家裴復向香港文匯報披露。這本完整記錄日軍從1937年到1945年侵華歷史照片的史料刊物中,記錄了日軍經過審查後不允許公開披露發表的一大批歷史照片。其中,在被分類為「香港攻略戰」的一頁上,6個紅色的「不許可」印章分外搶眼,這其中有日軍「抓捕英人」、「抓捕印度人」的照片,也有日軍在香港街道上列隊持槍的照片。

在「香港攻略戰」的分類頁面中可以清晰看到,整理於1941年12月22日的多張被蓋有紅色「不許可」印章的照片分別反映了日軍在香港對外國反戰軍人的抓捕和在香港街道行軍的場面。「從這些照片中不難看出,日軍在佔領香港以後,不但對英軍進行搜捕,對反日的志士進行抓捕,也對同時參加反戰的印度軍人和加拿大軍人進行了大量的搜捕和逮捕。」崔俊國分析,「這些照片被列入不許可,也正是日軍害怕遭到國際社會輿論譴責的歷史罪證」。香港淪陷後,日軍在香港進行了法西斯統治,抓捕反戰人士、鎮壓香港的抗日行動。

「不許可」只為掩蓋罪行

收藏者裴復表示,這本刊物曾在日本少量發行,其中關於香港的「不許可」內容尚屬首次曝光。他介紹,日本戰敗後對這些「不許可」歷史照片進行了銷毀,而出版方日本每日新聞社悄悄將這批照片保存下來,並終將其公開發行,成為日本侵華不可辯駁的鐵證。

據資料顯示,「七七事變」之後,日本為了掩蓋侵略罪行,採取了嚴格的審查制度,對涉及軍事情報等機密信息以及反映日軍侵華暴行、有損日軍「形象」等的照片均蓋上紅色的「不許可」印章,嚴禁對外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