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理式醫療」商機蓄勢待發

對任何國家來說,醫療開支都是非常龐大,但資源卻是有限。管理式醫療的目標, 是在合理控制費用的情況下,提供高質量的醫療健康服務。

管理式醫療的最常見模式,是由保險公司和醫療機構緊密結合的「保險+醫療」模式,讓參保人在支付一定費用後在特定的醫療網絡中獲得服務。

保險公司作為支付方,通過整合不同服務提供方包括醫生、醫院、健康管理機構、藥品商等,協商減低醫療程序的費率,在醫療過程中加強對這些提供方行為的監控,實施有效的風險和成本控制,從而實現醫療服務的成本和效果最佳化。

管理在於合理控費

換句話說,管理式醫療的核心就是構建一個支付方、服務方和使用者三方利益共贏的生態系統來提供最大成本效益的服務。這一模式將有望帮助解決中國的醫療資源和服務失衡問題。

管理式醫療模式的落地有政策支持,今年5月發佈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就提出了「鼓勵保險機構開展管理式醫療試點」。

平安如何創造三方共贏

作為具規模實力的保險企業(支付方),加上超過 2.25 億的強大客戶基礎(使用者),中國平安保險(02318)絕對有力整合不同的優質醫療服務資源。

目前,平安自有醫生團隊及外部簽約醫生人數超過 4 萬人,合作醫院超過 1 萬家,合作健康管理機構 9.6 萬家,通過家庭醫生會員制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全生命週期的線上線下服務。

平安創新推出中國版管理式醫療模式,將差異化的醫療健康服務與作為支付方的金融業務無縫結合。在保單設計環節便已嵌入針對不同客戶需要的醫療服務,包括專屬家庭醫生和覆蓋健康、亞健康、慢性病、疾病養老五個方面的健康管理方案。

醫療健康服務已經成為平安保險業務的重要差異優勢,覆蓋平安壽險達到 2000 萬人。平安客戶中使用醫療健康服務的客均合同數和客均 AUM 分別為不使用服務的 1.6 倍和 2.8 倍,醫療健康服務提升客戶價值的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