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全會公報強調「兩個確立」:習核心具有決定性意義

中共七中全會今日(12日)閉幕,公報指,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強調全黨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

據新華社報道,七中全會公報指出,全會強調,黨的十九大以來5年黨和國家事業的重大成就,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取得的。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全黨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債息撲 4 厘 納指挫 1.1% 道指逾 400 點升幅幾全蒸發

美債息高企,10 年期債息一度突破4厘水平,納指率先跌穿 2 年低位後續受壓;道指低開後不久轉升,中段升勢曾擴至超過 400 點,尾市升幅幾全蒸發。

道指收市升幅收窄至 36 點,報 29239 點;標指跌 23 點,報 3588 點;納指跌 115 點或 1.1%,報 10426 點。

道指成份股 Amgen(美:AMGN)獲美國政府採購 2.9 億美元輻射疾病治療藥物,大摩唱好,Amgen 股價升 5.72%。

英倫銀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表示,英國金融市場穩定性面臨嚴重風險,任何市場干預措施都只能屬暫時性質,央行在本周末預料結束緊急救市行動,基金公司只有3天時間來做好最壞準備。歐股收市挫 0.56%。

克利夫蘭聯儲銀行行長梅斯特(Loretta Mester)表示,持續高通脹率顯示儲局進一步加息仍有必要,需要進一步收緊政策來平抑物價,市場波動水平可能將高於往常。
她指儲局承諾使用所有工具來降低通脹,居高不下且持續的通脹仍是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預計未來幾年美國經濟增長乏力。

高盛發表評估報告認為,鑑於金融條件收緊、俄烏地緣衝突升溫、經濟陷入低增長,以及受高通脹夾擊,美股進一步下行的可能性較上升為高。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曾貶破 7.2 人行:不會出現「單邊市」

在美元指數強勢拉升影響下,人民幣兌美元連續兩個交易日大幅走低,在岸價今曾跌破 7.19,離岸價曾跌破 7.2 。人民銀行官方微信公眾號晚上發貼文指,在市場化的滙率形成機制下,滙率的點位是測不準的,雙向波動是常態,不會出現「單邊市」。

貼文稱,從近年來走勢看,人民幣對美元雙邊滙率和美滙指數沒有一一對應關係,美元升值、人民幣更強的情形也曾經出現過。前兩次人民幣對美元滙率「破 7」後,隨着市場形勢變化,滙率重新回歸7元下方,市場供求始終起著決定性作用,外滙市場有能力實現自主平衡。

貼文指,人行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滙率制度,堅定不移深化滙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滙率彈性,更好發揮滙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堅決抑制滙率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幣滙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摩根資產管理:美滙強勢可能引發下一場危機

美滙指數高見 113.5 ,達 20 年高位,據彭博報道,摩根資產管理認為,美元急升可能引發下一場市場震盪的危機。摩根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 Bob Michele 目前持有現金規模,接近10年來最高水平。

他預警危機,外國投資者因為較高收益、安全性,以及相比其他市場有更好的盈利前景,而在爭奪美元資產,其中很大部份是通過衍生品市場對沖本幣,例如歐元及日圓,並會涉及造空美元,當合約展期,如果美元升值,投資者需要補倉,可能不得不出售其他資產來支付。

簡單來說,美國加息期間刺激美元強勢,投資者開倉時,則對賭明年儲局加息步伐,一般預期息口接近見頂,或因衰退而有機會減息,則影響美元走勢,部份投資者買入遠滙合約時,可能考慮相關因素,若儲局加息幅度超預期,或轉軚減息,則令投資者失預算,衍生工具將增加市場波動。

梅斯特:沒有必要調整縮表計畫 預計加息力度將略高於儲局預測中值

克利夫蘭聯儲銀行行長梅斯特(Loretta Mester)表示,雖然金融市場持續動盪,但美國聯儲局仍應堅持縮減龐大資產負債表的計畫,沒有必要調整。她表示,持續高通脹顯示儲局進一步加息仍有必要,需要進一步收緊政策來平抑物價,市場波動水平可能將高於往常。

梅斯特預計,加息力度將略高於儲局官員的預測中值,因預計通脹將更持久。她表示,決策官員必須權衡緊縮過多與緊縮不足的風險,而目前更大的風險來自緊縮力度不足,這會讓高通脹持續,並在經濟中扎根。

她指,儲局承諾使用所有工具來降低通脹,居高不下且持續的通脹仍是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預計未來幾年美國經濟增長乏力。

IMF 降明年全球 GDP 增長預測至 2.7% 報告稱:最差的時刻尚未到、今年的問題明年會惡化

受俄烏戰爭、能源及食品價格高企、高通脹,以及利率大幅上調的問題影響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下調 2023 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至 2.7%,並警告上述的情況在明年將進一步惡化。

IMF 周二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中表示,明年全球 GDP 增長預測將由今年 7 月預計的 2.9%,下調至 2.7%。該組織亦預期,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經濟體將經歷至少連續兩季的負增長,而美國、中國及歐洲三大經濟體將繼續停滯不前。報告又指,經濟最差的時刻尚未到來,對許多人而言,2023 年將會是一場經濟衰退。

報告列出了目前阻礙增長的三大事件,包括俄烏戰爭、生活成本高企危機,以及中國經濟放緩。該等事件共同創造出了一個使經濟、地緣政治及生態「動盪」的時期。該組織強調,現時全球經濟是「有史以來最脆弱」的,因國家在貨幣、財政,或金融政策方面的「校準錯誤」的風險急劇上升,金融市場亦呈現受壓的跡象。

英倫銀行全日買逾 13.6 億英鎊國債 為買債計劃開展後單日最多 英鎊曾升穿 1.11

英倫銀行公布今日已通過購債操作買入了價值 13.63 億英鎊的英國國債,為買債計劃 9 月 28 日開展以來,單日買債最多的一日,英鎊滙價靠穩,兌美元一度升穿 1.11,兌港元則重上 8.7 算水平。

在結束買債倒數 4 日前,英倫銀行今日再推新招,即日起會擴大買債範圍至指數掛鈎國債,故今日為擴大買債範圍後的首個買債日。當局重申會關注國債息率波動對債務主導投資(Liability Driven Investment,LDI)基金的影響。

英倫銀行周一已公布,在最後一周的買債操作中,每日買債規模由最多 50 億英鎊,調高至 100 億英鎊,並會設立流動性工具,以協助紓緩 LDI 基金的流動性壓力。

英特爾據報裁員數以千計 最快月內公布

彭博報道,英特爾(Intel)正在計畫大裁員,裁員人數可能數以千計,包括銷售和營銷在內的一些部門可能會裁員約20%。以削減成本,應對不景氣的個人電腦市場,裁員最快月內宣布,英特爾計畫在10月27日公佈第三季度財報的同時採取行動。截至7月,英特爾擁有 11.37 萬名員工。

Intel 第二季時已下調全年收入預測,由 760 億美元下調至 650 億至 650 億美元,毛利率預測由 52% 下調 49%。分析師預計 Intel 第三季度營收將下降近20%。加上拜登政府推出先進晶片出口限制令,進一步打擊生意。

另一方面,美國就業市場強勁,若有大規模裁員,對美國加息步伐亦會有影響。

英倫銀行促養老基金完成重整:計劃只餘 3 天 業界冀起碼多兩周

英倫銀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向養老基金發最後通知,周五前完成重組倉位配置,當日央行將鐵定停止緊急買債計劃,該計劃在過去半個月拯救了脆弱的債市。

「央行已宣布周末將結束計劃,並認為基金倉位重組一定要完成。」貝利在IMF華盛頓年度會議上表示,「我對這些基金及管理基金的公司所說的是,你只剩下 3 天,你必須要完成這件事。」

不過,養老基金及終身儲蓄協會希望敦促英倫銀行將緊急買債計劃延長到 10 月 31 日,甚至可以更長久。

但貝利強調,緊急買債計劃只是央行暫時穩定金融措施的一部份,不是貨幣政策。

滙豐英國利率策略主管 Daniela Russell 表示,兩周是不夠的,還有更多工作要做,退休基金正在採取措施解決流動性問題,不過,隨着利率繼續上升,他們只能完成階段性目標。

Monex 歐洲外滙分析師 Simon Harvey 表示,市場將再迫使央行長計劃,或者開一個新計劃直至 11 月中,央行的強硬立場將不利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