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隧收60紅隧東隧劃一收30 下一步引入「不同時段不同收費」

西區海底隧道的專營權將於明年8月1日屆滿,政府將收回專營權並推「三隧分流」方案,據運輸及物流局提交予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的文件,政府建議,西隧私家車收費減15元至60元,紅隧及東隧則分別加10元及5元至30元。

文件顯示,政府建議三條過海隧道繼續維持全日固定收費;以及較溫和調整私家車的收費水平,和調整的士隧道費,而其他車種的收費則維持不變。

在私家車收費方面,政府稱,紅隧和東隧分別於1999年及2005年上調收費後便沿用至今,整體過海車流持續增加。在繁忙時段,過海私家車流量在過去十年顯著上升20%,導致紅隧和東隧的擠塞情況日益加劇。因此,政府首要藉著收回西隧的契機,在下調西隧收費以回應市民普遍期望的同時,避免引發大量額外車流;此外亦須適度上調紅隧和東隧的收費,以維持現時整體過海交通量。

至於的士,政府建議對使用任何一條過海隧道的過海的士,全日劃一收取25元的隧道費。與目前的附加費安排一樣,過海的士乘客需要支付去程及回程隧道費,即共50元。 政府認為,有關安排可避免沒有載客的士集中使用收費較低的紅隧和東隧回程過海,減輕這兩條已擠塞隧道的壓力。

文件也提到,政府會在實施全日固定收費,一年內全盤檢視情況,引入「不同時段不同收費」,並會在草擬第一步的法例修訂時,研究加入條款允許政府能適時按照交通情況的考量以及在特定的條件下微調收費水平,或調節收費時段的實施時間,而無需事先通過修例才可實施,當局計劃在明年第一季開展相關法例修訂。

美聯儲加息疑近頂峰 惟轉態迹象需觀望

現時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惟美聯儲仍堅持加息抗通脹。加息背後,每次都增加了全球經濟衰退機率。幸而部分國家的通脹情況已開始見頂,市場亦開始樂觀認為「最大一次加息」可或已過去,所以,市場持續關注各國央行的一舉一動,尤其是美聯儲的講話,以找出「轉態支點」的迹象。不過,美聯儲加息轉態支點真會實現?這一切對你的投資而言又意味什麼?

央行的轉態「支點」與通脹關係

當國家中央銀行改變其貨幣政策立場時,我們稱之為轉態「支點」,這種轉態是從貨幣緊縮(加息)轉向貨幣寬鬆(減息)或相反。以美聯儲為例子,如果想美聯儲轉態成真,需要達成2個條件:

  • 通脹率需接近央行的2%目標;
  • 勞動力市場表現明顯更為疲軟。

現時美國通脹率雖高企但明顯有降温迹象,10月份的總體通脹率按年下降至7.7%,按月下降0.4%,低於市場預期;核心通脹率(不包括食品及能源成本等波動較大的板塊)也放緩至按年6.3%。就此結果,市場抱樂觀反應,似乎看到以下希望:

  • 美聯儲可能開始放緩加息;
  • 預期的加息時間表未必會出現。

所以,即使通脹率仍遠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但這個放緩趨勢對市場而言仍屬好消息,也有迹象表明美聯儲可能會進一步減息:如市場租金下降,表明住屋成本(佔消費者物價指數中三分之一)可能即將見頂,反映整體通脹率有下降趨勢。

如圖顯示,目前的通脹軌迹與以前的通脹高峰形成了鮮明對比,按歷史數據,特別是自1940年以來的通脹平均峰值,現時通脹趨勢可能會回落至目標數字。

通脹以外的影響轉態關鍵點

對美聯儲而言,美國勞動力需求表現過熱的問題更近在眉睫。疫情期間,美國工人因健康或提前退休等各種原因退出勞動力市場。因勞動力萎縮,不少公司增加工資以爭奪工人,最終使通脹加劇。現時,就業市場勢頭依然強勁,10月的最新失業率升至3.7%,但依然接近歷史低位置(低於5%的歷史平均水平),甚至低於「自然失業率」(或通脹開始加劇前的最低失業率)的預期數字。

在過去75年的美國經濟衰退期間,失業率中位數增長了3.3個百分點,但年初至今,失業率下降了0.3個百分點,反映勞動力市場可能就是通脹壓力的來源之一,而美聯儲預期,明年底的失業率將升至4.4%,但前提是經濟需出現大幅放緩。

關注未來全球量化緊縮問題

除拉高利率外,各國央行還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來調整貨幣狀況。買入政府債券等資產便是方法之一,其中透過增加貨幣供應量(即「量化寬鬆」或QE),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活動。另一個反面操作就是賣出這些資產或放待資產至到期日,以減少流動性及提高利率,同時冷卻經濟(即「量化緊縮」或QT)。

現時我們已經開始看到QT行動的迹象:

  • 美聯儲已開始縮減其資產負債表,從疫情前4萬億美元增加到2022年4月的8.9萬億美元高位,增加約1倍多
  • 過去幾個月市場動盪,英倫銀行於11月開始延期多時的縮減資產負債表計劃
  • 預計歐洲央行將於明年結束加息周期後,加入減息計劃

勞斯萊斯夥航空公司easyJet 研氫噴氣引擎 

為對抗全球氣候變化,各國航空公司都紛紛制定減碳排的政策。但受燃料所限,航空業在環保路上,仍困難重重。國際知名汽車、航空發動機製造商勞斯萊斯(Rolls-Royce),夥歐洲航空公司easyJet,研發氫噴氣引擎,近日更成功進行地面測試。

據外媒《The Verge》報道,由於製造電動飛機,比製造電動汽車困難得多,加上使用可再生太陽能和風能充電的電池,對於長途飛行來說仍然過於笨重。因此,勞斯萊斯和easyJet正共同開發可以使用氫氣等更清潔燃料的飛機。

地面測試初步成功 以飛行測試為目標

兩間企業近日在英國進行的地面測試中,使用了改裝的勞斯萊斯AE 2100-A支線飛機引擎,以及以歐洲海洋能源中心用風能和潮汐能製成的氫,為是次測試的燃料。有別於現時航空業所用的燃料,氫氣在燃燒時,會產生水蒸氣,而不是二氧化碳。

雖然近日的地面測試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要實現氫燃料飛行,仍有很多後續開發。勞斯萊斯指,該企與easyJet將以進行飛行測試為「長期目標」。在此之先,兩間企業正計劃進行更多的地面測試。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稱,氫燃料飛行的另一個主要障礙,是引進和認證新的飛機設計。為了使用氫氣運行,飛機需要重新設計並放置更大的燃料箱。另據《衛報》報道,一架波音747大型噴氣式飛機,需要超過100萬升氫氣,才能達到與25萬升噴氣燃料大致相同的航程。基於這些限制,氫能在應用於航空業的初期,或只適合作短途飛行。

生前4次訪港 曾住過紅磡海逸酒店 到訪新港城中心商場

據央視新聞消息,前任國家主席江澤民於2022年11月30日12時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江澤民生前曾經在6年之內4次訪港,分別見證香港回歸儀式,以及第二屆政府就職典禮等,據資料顯示4次訪港分別住過長實旗下的紅磡海逸酒店等,而在1998年訪港期間就到過沙田醫院,以及恒地旗下新港城中心商場。

翻查資料,江澤民生前曾經4次訪港,分別是「出席1997年香港回歸慶典」、「1998年回歸一周年慶典」、「2001年財富全球論壇」,以及「2002年出席回歸五周年慶典及第二屆政府就職典禮」,當中曾多次入住紅磡海逸酒店,亦曾下榻過灣仔君悅酒店。

據當時政府新聞處新聞稿就提及,當時江澤民訪問沙田醫院時,獲醫院管理局主席吳光正於大門歡迎,探訪後,前往附近馬鞍山的新港城中心商場逗留15分鐘,晚上則出席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大會堂舉行的慶祝回歸一周年晚宴。

PS5供貨不足挫玩家遊戲意欲 Sony遊戲機龍頭地位受動搖?

Sony推出的遊戲機PS5一直面對供應不足的問題,炒價更一度達8000元。除了貨源緊張外,現時更要面對市場競爭加劇的挑戰,為往後PS5的銷情埋下隱憂。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供應鏈混亂、半導體短缺等問題,令PS5由2020年11月正式推出市面以來,便一直陷入缺貨。Sony本月初更將2022財年的遊戲業務營業利潤預期下調300億日圓(約16.9億港元),至2,250億日圓(約126.7億港元)。原訂PS5銷售目標為1,800萬部,亦在半年內僅完成3成多。

雖然供應鏈漸漸恢復正常,PS5 7至9月的產量超出計劃的650萬部,但電器店反映,到貨後仍迅速缺貨。另一方面,亦有店員指出,最近有關庫存的查詢基本上都消失,憂長達2年的缺貨潮,已打擊了玩家的遊戲意欲。

PC遊戲、Xbox搶走PS5部分玩家

事實上,在美國市場已開始出現此趨勢。該市場佔PS5的全球銷量約37%,但銷量首位的寶座卻落於同樣在2020年11月推出的新款Xbox。Sony在遊戲機市場的市佔原本擁有優勢,但現時出現了變化。

另一方面,電腦遊戲的崛起,亦 PS5帶來挑戰。不少用戶亦會藉電腦玩電競遊戲。以Microsoft的Game Pass為例,若僅計算電腦遊戲,截至10月下旬的會員人數在一年內增至2.6倍。每年發行1萬多款的遊戲平台Steam等競爭對手,亦漸變得強大。

Sony如何迎戰?

Sony為了應對市場變化,已開始改變偏重PS遊戲機的戰略。除了推出面向遊戲用電腦的新品牌「INZONE」外,7月更推出顯示器和頭戴式耳機。

同時該企亦加快增產PS5,該企正在全力推進年底商戰提前供貨。2023財年的PS5銷售目標將比本財年目標增加約3成。到2023年2月推出PS5專用的虛擬現實(VR)眼鏡的新一代機型「PSVR2」,還將加強應對元宇宙(Metaverse)。

英國人聖誕節恐無火雞食? 禽流感致供應短缺

英國人慶祝聖誕節的大餐少不了火雞。不過禽流感疫情下有半數放養火雞死亡,導致火雞供應面臨短缺。英國人今年聖誕節勢必要以更高價格購買火雞,甚至可能要過一個沒有火雞的聖誕節。

英國國會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委員會周二(29日)就禽流感疫情舉行聽證會,徵詢專家有關今年疫情為何更嚴重及持續時間更長。

據悉,英國目前有60萬隻放養的火雞因禽流感病死或遭撲殺,相等於畜牧業為假期準備的一半數量,將導致英國面臨嚴重短缺。

埃塞克斯郡火雞場負責人凱利(Paul Kelly)透露,其中一個農場本身共飼養9,500隻火雞,上周四(24日)首次爆發禽流感,到了周一(28日)中午所有火雞都已病死,農場也損失7萬英鎊(約65.3萬港元)。

凱利指禽流感疫情重挫小型火雞生產商,他認識一家諾福克郡的小企業有飼養鴨、鵝及火雞,主要供應給當地肉店和餐館。但疫情導致這家企業飼養的禽畜全部病死,變相沒有生意可做。

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上月宣布一項新的支援計劃,協助畜牧業者應對禽流感的經濟影響。根據新計劃,政府會改為提早於計劃撲殺階段向家禽飼養商支付補償金。

新規定更會允許火雞、鵝或鴨飼養者提前宰殺並冷凍家禽,然後解凍並安排於聖誕節前出售,希望能緩和短缺情況。

拜登興奮大叫「USA」 賀美國擊敗伊朗

美國在世界盃最後一輪小組賽上,順利以1比0擊敗政治上「死敵」伊朗,晉身16強淘汰賽。美國總統拜登得知消息後,即使當時已完成演講,仍沖回台上大叫「USA」,與在場人士分享好消息。

美國在香港時間周三凌晨(30日)舉行的B組小組賽中,以一球小勝伊朗,取得小組最後一個出線名額,將會與A組首名﹑歐洲「無冕之王」荷蘭爭入8強。拜登(Joe Biden)知道美國隊取勝後,立即回身上台公布喜訊。

拜登大叫兩聲「USA」後,稱今場賽事至關重要,指世界盃開幕前自己曾與教練及球員通話,一早預言他們會成功。最終美國亦如拜登所料擠身16強,繼續今屆世界盃之旅。

其時,拜登身處密歇根州灣城(Bay City)演說,宣傳自己政府通過法案刺激經濟的政綱。拜登正在全美巡迴演說,參觀各地的半導體物料生產工廠。

C朗頭槌頂入變詐胡 足球傳感器揭曉曾否觸球

自世界盃揭幕以來,不少賽事都備受關注。在葡萄牙隊對烏拉圭隊的世界盃賽事中,葡萄牙足球國家隊隊長Cristiano Ronaldo(C朗)指其頭槌入球,卻被判歸隊友,令C朗到底有沒有接觸到球一事,成為網民熱話。國際足協事後,根據官方比賽用球中的傳感器數據,揭示結果。

該場賽事中,C朗嘗試以頭槌接應隊員Bruno Fernandes(B費)的傳球,並成功入球。雖然大會當下曾認定C朗入球,但裁判翻閱片段後,便指C朗沒有觸球,將該入球判給B費。

事件隨即引起球迷熱論,國際足協亦發聲明指,根據球賽專用足球Al Rihla Pro中的傳感器數據,足球在飛行的過程中,沒有監測到任何具有「心跳」的碰觸,加上「球內的500Hz IMU 傳感器使分析非常準確,我們能夠明確顯示C朗在比賽的開場進球中沒有觸球。」

雖然官方已證實C朗未有觸球,但仍有大批網民翻看片段指,C朗的頭髮能有觸球,更以「Hair of God(上帝之髮)」一詞,力撐該入球應屬C朗。「Hair of God」亦隨即在Twitter上,迅速地被網民大量引用。

兩岸不太平 「江八點」以談為主

江澤民在台灣問題上提出俗稱「江八點」的八項主張,堅持「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同時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大致繼承了鄧時代的做法,為後來方針奠下基礎。江尤其重視兩岸對話,他曾表明只要在一中前提下,兩岸甚麼都可能談。但他任內兩岸關係完全稱不上太平,第三次台海危機就是在這期間爆發。

「談」是江時期的一個特點,他在1992年十四大上提出︰「在一個中國前提下,甚麼問題都可以談,包括就兩岸正式談判的方式問題同台灣方面進行討論,找到雙方都認為合適的辦法。」5年後的十五大,他又說︰「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甚麼問題都可以談。只要是有利於祖國統一的意見和建議,都可以提出來。」

到了十六大,江正式提出「三個可以談」,即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台灣國際活動空間和台灣政治地位。另外,江還不止一次提出,兩岸領導人應在一中前提下以適當身份互訪,他在2000年時說︰「我們過去說過,現在仍然認為,台灣不管誰當權,我們都歡迎他來大陸談,同時,我們也可以到台灣去。」

至於江1995年初提出的八項主張,則是他認為實現統一的具體方法,包括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兩個中國」及以「一中一台」為目的的國際活動、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大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促成兩岸領導人互訪,並明確提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的事,不需要藉助任何國際場合。江也同樣主張採用「一國兩制」模式,他在澳門回歸後說過,該制度在港澳的實踐,將繼續為解決台灣問題發揮重要的示範作用。

在推動談判的基調下,海協會和海基會在1993年和1998年分別舉行會談(兩次汪辜會談),標誌着當時兩岸關係的重大突破,很大程度促進了商貿交流。

不過,兩岸當時並不太平,特別是時任台灣領導人李登輝訪問美國及提出「兩國論」,觸發了1996年的台海導彈危機,解放軍分別向台外海發射導彈、進行兩棲登陸演習,美國急調兩個航母戰鬥群進入台海,海峽一時戰雲密佈。最後在美國介入施壓兼聲明「一個中國」政策不變、減少與台互動下,保證支持中國加入世貿後,危機有驚無險地解決。

曾有台灣學者總結中共前三任領導人的對台方針,認為毛澤東主張武力收復,但不放棄和平統一。江則和鄧小平同樣主張和平統一,但不排除動武,這與中共近年的態度相類近。

任內中美曾爆3大危機 最後這樣處理迎來好景

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逝世,享年96歲。江澤民主政期間,中美關係多有起伏,中國與美國曾爆發銀河號事件、炸館事件及撞機事件3大危機。但江澤民任內中美關係整體向好,他既曾與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小布殊共同召開記者會,也曾到夏威夷游泳、演奏,以至教訓香港記者時,亦稱自己跟美國記者「談笑風生」。美國911恐襲後,江澤民不計撞機前嫌,表明中方支持美方反恐,更可謂為之後一段時期中美關係穩固定下基礎,為中國迎來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江澤民酷愛游泳。他1997年訪美時,在夏威夷威基基海灘當眾下水。美國作家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在《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一書中這樣描述:江在15名保鏢的保護下,遊離海岸300英尺,使人們感到非常驚訝。

江澤民也喜歡和擅長音樂。他當年在夏威夷期間,於州長宴會上以結他彈奏當地歌曲《Aloha ‘Oe》,並邀請州長夫人演唱,成為一時佳話。

江澤民英語十分流利,2000年曾用英文接受美國記者華萊士(Mike Wallace)專訪,談到很多話題,甚至包括不少敏感政治事件。

江澤民對那次中美交流甚是得意,當年不滿意香港記者關於特首連任的問題時,直指「美國的華萊士,比你們不知高到哪裏去!我跟他談笑風生!」

江澤民任內,中美關係也經歷3次嚴重考驗,3次事件被視為美國對中國的戰略試探。

1993年銀河號事件,美國指控中國向伊朗運送化學武器,要求截查中方銀河號貨船,雙方僵持,最後同意美國經沙特阿拉伯方面登船檢查,證實一無所獲,中美關係一度陷入低谷。

1999年炸館事件,美國為首北約轟炸南斯拉夫期間,美軍聲稱「誤用舊地圖」,炸毀中國大使館,造成3死數十傷,江澤民憤而拒絕接聽克林頓電話。兩國多番談判交涉後,美方表示歉意並賠償。

2001年撞機事件,美軍在南海對華抵近偵察,碰撞攔截解放軍戰機,中方飛行員王偉犧牲,美機受損逼降海南島,人員一度遭扣押。最後美方表示遺憾,中方同意將美機拆解後運美。

江澤民對撞機當年後續中美關係的處理,可謂顯出高度政治智慧。美國遭遇911襲擊,江澤民在數小時後即致電時任美國總統小布殊,向美方表示慰問和哀悼,並譴責恐怖襲擊,強調中方願向美方提供必要支持和幫助。

中方當年在美方危難時刻,以最快速度予以支持,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美關係,影響在21世紀開首十幾年中延續,直至美國特朗普政府時期。中國在2001年底加入世貿組織,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美國則捲入了中東戰爭泥潭,國力與中國此消彼長。江澤民當年一個政治決斷,可說就造了中國黃金戰略機遇期。